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昆曲的全部唱段

昆曲的全部唱段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7-04 05:17:52

  #頭條帶你樂享河北##河北文旅看圖識景##我是大美河北推薦官#

  高陽河西村昆曲/省級非遺

  昆曲的全部唱段(唱腔優美古韻悠長)(1)

  1957年,

  韓世昌(左)與梅蘭芳(右)

  一起排演《牡丹亭》

  保定高陽縣河西村的昆曲藝術産生于明朝末年,已有400多年的曆史。河西村昆曲自産生以來,不斷吸收其他戲曲藝術的養料,形成了程式嚴謹,載歌載舞,唱腔優美動聽的藝術特點。韓世昌、侯益隆、侯玉山、馬祥麟等著名北方昆曲表演藝術家均出自高陽縣,河西村昆曲為他們早期藝術風格的形成起到了奠基作用。

  昆曲的全部唱段(唱腔優美古韻悠長)(2)

  河西村昆曲代表性傳承人侯占山(右,已故)

  早在元末明初,江蘇昆山民間就有了昆曲,也稱“昆山腔”。明萬曆年間,昆山腔開始傳入北京及其周邊地區,包括保定的高陽、安新等地。高陽、安新一帶的昆山腔藝人,将昆山腔與當地的語言、民間曲調相結合,形成了具有粗犷開朗、豪壯奔放風格的高陽昆腔。高陽昆腔當年有許多戲班,其中榮慶社最負勝名。

  昆曲的全部唱段(唱腔優美古韻悠長)(3)

  河西村昆曲劇照

  1917年,直隸高陽專演昆弋戲的榮慶社進京,班中有貼旦韓世昌、黑淨兼老旦郝振基等著名演員,在北京形成北派昆腔。高陽昆腔的演唱、念白使用北方話,與委婉細膩的昆山腔有所區别,為了便于區分,1949年後被稱為北方昆曲。

  昆曲的全部唱段(唱腔優美古韻悠長)(4)

  高陽河西村昆曲《學舌》劇照

  昆曲是融歌、舞、介、白為一體的綜合藝術。

  河西村昆曲念白古雅,融進了北方語言的特點。

  唱、念均有舞蹈動作配合。

  唱腔既有流利悠遠之韻,又有開朗奔放之風。伴奏管樂器有曲笛、箫、大小唢呐、笙等,弦樂器有琵琶、三弦、月琴等,打擊樂器有鼓、闆、大鑼、小鑼、钹等。傳統劇目有《鐘馗嫁妹》、《掃松》、《醉打山門》、《房孝孺》、《出塞》、《學舌》等。

  昆曲的全部唱段(唱腔優美古韻悠長)(5)

  河西村昆曲老劇本

  1959年,高陽縣成立了北方昆曲戲校,整理恢複了29個傳統劇目,以及曲牌八大套,共101個牌子曲。長期活躍在高陽一帶的昆曲演出團體有河西村昆曲子弟會,比較受當地群衆和戲迷的歡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