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大汪哥
冬至,本來是個充滿溫馨氣氛的日子,卻被楊幂、劉恺威的離婚事件刷屏了。
兩人達成協議,和平分手,通過媒體官宣 “雖然不再以夫妻關系共同生活,但兩人今後也将以親人的身份共同照顧撫養孩子,同時以朋友的身份真誠的祝福彼此的未來”。好聚好散,認真生活,感恩。
不禁感慨,曾經的愛情誓言是多麼甜蜜,而如今的一紙離婚聲明又是多麼令人惋惜。
楊幂是繼謝娜和何炅之後,第三位微博粉絲過億的明星,如此驚人的流量意味着巨量的影響力及天量的财富。事件發生後,楊幂的“造富神話”歸向何方也會成為輿論的焦點。
2013年福布斯名人榜數據顯示,楊幂收入4370萬元,劉恺威2990萬元,一年收入7360萬元。2017年福布斯名人榜數據顯示,楊幂收入達到2億元,劉恺威7500萬,兩人一年收入2.75億元。 數據說明一切,二人是賺錢能力十足的吸金狂魔。離婚事件曝出之後,不少人一定會問,這麼多錢是如何賺到的?該怎麼分配?
01 楊幂到底有多少錢? 很顯然,劉恺威的吸金能力要比楊幂差的太多,經查詢,含有“劉恺威”名字的公司隻有一家東陽橫店劉恺威影視工作室,還是已注銷狀态。
而楊幂就太多了。查詢“楊幂”名字可以發現,楊幂擔任了6家公司的法人代表,有2家已注銷,其中3家公司是2017年後成立。
楊幂劉恺威2014年結婚,理論上來說,如果公司是婚後成立的,這部分要屬于夫妻共同财産。
圖片來源:企查查
所有的公司裡,有一家公司格外耀眼,就是嘉行傳媒,因為公司曾經登陸過新三闆市場,數據也是公開的,而且能單獨列出來。
所以,我們可以把楊幂的資産大緻分為3大類:
① 嘉行傳媒的股票資産(公開數據,已退市)② 楊幂劉恺威的工作室資産(非公開)③ 過億粉絲的隐含價值(巨量粉絲流量意味着巨量财富,跟工作室挂鈎) 先來介紹最耀眼的嘉行傳媒。
1、股東情況
根據2018年第一季度報,西藏嘉行是第一大股東,持有嘉行傳媒37.5%的股權,而楊幂持有西藏嘉行18.75%的股權。據此計算,楊幂在嘉行傳媒持股約在7.03%左右。
嘉行傳媒的主要收入靠藝人經紀和影視發行等業務。2017年營業收入4.78億元,影視發行為2.36億元,占49.57%;藝人經紀收入為2.25億元,占47.19%。
可以說,嘉行傳媒走的是“藝人 影視”兩條腿商業模式,占比約為1:1。
管理内部也各負其責,楊幂重在培養自己和推廣新藝人,并不參與諸如工商注冊、資本運作、借殼上市等經營管理,資本運作主要由普華永道的李娟一手操辦。
大家都是股東,隻有發揮各自優勢,才能實現效益最大化。
2、經營業績表現不俗
從業績上看,公司收入、淨利潤,連年增長态勢,經營性現金流也為正數,達到2.24億。
圖表1:公司近五年營業收入情況
圖表2: 公司近五年歸母淨利潤情況
圖表3:2017年經營現金流情況
3、核心客戶有保障
根據2017年年報顯示,公司第一大客戶是A股上市公司華策影視(300133.SZ)的孫公司上海劇芯文化創意有限公司,騰訊視頻跟嘉行傳媒也有合作。
4、有戰略投資者不斷湧入
(1)2015年引入戰略投資者尚世影業(東方明珠,600637.SH,子公司)成為第三大股東,
(2)2016年與芒果影視(芒果超媒,300413.SZ)簽訂為期五年戰略合作協議,影視劇制作、IP開發、培養新人等合作。
(3)2017年5月,與華特迪士尼中國(迪士尼DIS.US)簽訂《聯合開發電影項目合作協議》。
(4)2017年3月,完美世界(002624.SZ)參與公司定增,成為公司第四大股東,推進“遊戲 影視”的IP生态建設。
5、持有資産估值
根據2018年聯訊證券發布的研究報告數據顯示,PE動态估值為31.49倍,結合2017年淨利潤計算,嘉行傳媒的市值最高達60.08億。
根據楊幂持有的7.03%比例,這部分股票估值就達4.4億元。
再來算算第二類工作室收入資産和第三類隐含資産,兩人合體在2014,我們從2015算起,到2018年已有四年的進賬,按照粉絲數量直線增長,預估收入也随粉絲數量直線增長趨勢判斷,2017年兩人收入為2.75億,那麼均算過去四年兩人年收入均值為2億元。
所以,楊幂資産合計:
四年的合計收入8億 持有股票市值最高達4.4億,楊幂和劉恺威資産至少是12億元。
02 影視股權市值暴漲,未來不具有可持續性 首先,楊幂在娛樂圈是出了名的拼命三郎之一,一定程度上來說,她的付出和收獲具有一定的關聯性。
開公司當老闆,摸爬滾打很多年,拍戲是一部接一部,各種IP大劇、熱門電影更是數不勝數。廣告代言費也是不斷,有數據顯示,2018年楊幂總代言數達29個,其中包括雅詩蘭黛、Michael Kors、力士、HM新年系列、58同城、高露潔等知名品牌。
拍戲很賺錢,但投資影視股權更似乎賺錢,而且是賺到爆。
2015年,嘉行傳媒通過借殼西安同大,曲線登陸新三闆,當時嘉行傳媒的估值僅為2500萬元。2017年,嘉行傳媒主投的《三生三世十裡桃花》 “一鳴驚人”,估值就一下子達到60億元,兩年暴漲240倍。 體現在楊幂身上,楊幂持有的7.03%的股權,2015年隻值175萬元,到了2017年就暴漲至4.4億元。
兩年暴增250倍,估計連楊幂本人都想不到資本市場會這麼賺錢吧。
明星收入高早已經是不争的事實,尤其是身處頂級流量的明星,吸金能力驚人。但随着近期監管的關注,眼下影視行業開始告别野蠻生長階段。
2018年4月,霍爾果斯國家稅務局下發公告,要求霍爾果斯2017年度公司企業利潤占營業收入比重超過50%以上的企業進行稅務自查,涉及多家上市公司的子公司。2018年7月,國家稅務總局下發新《通知》,要求各級稅務機關深入推進稅收領域“放管服”改革,進一步加強影視行業稅收征管,規範稅收秩序等。 在這樣大環境下,明星如馮小剛、趙薇、劉詩詩等都開始注銷并退出名下公司。
2018年11月,東方明珠(600637.SH)子公司尚世影業挂牌出售嘉行傳媒9.5%的股權。而這時,嘉行傳媒的估值隻有40.5億元,較2017年的估值已縮水近20億元。這已經是尚世影業第二次出售嘉行傳媒股權了。
相應的,楊幂的持有股權價值從4.4億元縮水至2.8億元。
03 未來的潛在風險 1、過度依賴“明星光環”
2015年A股華誼兄弟(300027.SZ),用10.5億收購馮小剛隻有1.36萬的資産公司,十萬倍溢價,資本市場驚呆。邏輯就是馮小剛的個人IP價值,而随着馮小剛的大撤退,其IP不知要縮水多少。華誼兄弟自收購馮小剛公司以來,股價跌了73%。
而楊幂持股公司嘉行傳媒,依靠“造星IP”模式,随着監管趨嚴,2018年影視行業“遇冷”,經過一番大浪淘沙後,大IP、流量明星不再是收視率的保障,好作品的特征也被重新定義。
上市就沒有成交量的嘉行傳媒,退市後那40億的估值不知道又要打多少折扣呢?
2、樂視等壞賬
根據2017年嘉行傳媒年報公布,考慮樂視網目前經營狀況,管理層出于謹慎性原則,對其應收賬款計提70%壞賬準備,且公司将持續關注樂視網經營及财務狀況。
3、影視劇适銷風險
影視劇的價值在于能否滿足消費者的主觀體驗,這種體驗會随着社會文化改變而改變,消費者對于影視作品的要求在不斷提高,且不同時期主觀喜好各不相同。
如預測2018年,嘉行傳媒的《談判官》、《烈火如歌》大賣,事實結果截然相反,且其口碑跌入谷底,豆瓣評分隻有:3.4分、5.9分。
04 總結 這幾年,資本的瘋狂湧入催生了影視傳媒行業的巨大泡沫,很多明星順勢将其轉化為證券資本,獲取了巨大收益。
合法的賺錢,這本無可厚非。但影視行業不确定性是巨大的,尤其是明星IP,更是一個無法估計的變量。
一旦資本浪潮退去,國家開始嚴厲監管,整個行業的泡沫也就随之垮掉。
在稅收風波與政策調整之下,整個影視行業利空重重,近半數股票股價慘遭腰斬。
中南文化、唐德影視、奧飛娛樂、慈文傳媒、華錄百納、長城影視、華誼兄弟等個股跌幅均超過50%。
在寒冬裡,神話版的愛情故事可以崩塌,影視行業的投資邏輯同樣也可以崩塌。
這個冬天,對于明星、影視公司來說,實在是太冷了。
聲明,原創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