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時尚

 > 人在河邊走早晚會濕鞋什麼意思

人在河邊走早晚會濕鞋什麼意思

時尚 更新时间:2025-08-26 16:52:10

  “乍穿新鞋高擡腳,腳下沒鞋窮半截”這句話,在過去農村,是人們經常說的一句俗語。大多數情況下,根據不同的語境,前半句和後半句分開講,可以視為獨立的俗語,也就是說,兩句連在一起說,是一句俗語,兩句分開就成了兩句俗語。

  人在河邊走早晚會濕鞋什麼意思(農村俗語乍穿新鞋高擡腳)(1)

  乍穿新鞋高擡腳 “乍穿新鞋高擡腳”,意思是說,剛剛穿上新鞋的時候,有人習慣性地把腳高高擡起。這句話從字面上來看,非常簡單明白,實際上蘊含了兩層含義。

  一是指過去農村平時很少有新鞋穿的人

  過去農村,條件艱苦,很多家庭兄弟姐妹又多,有的人很少有新鞋穿,一旦有了新鞋,剛穿在腳上的時候,怕新鞋子被弄濕、弄髒、弄破,破有水,有污穢物,有刺的地方,把腳高高擡起來,要看準了才把腳落下去。雖然這句俗語有一定的戲谑的意思,但也說明過去農村對來之不易的新鞋的愛惜。

  出生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放過牛,砍過柴、打過豬草、上山采過蘑菇、吃過紅薯飯、把玉米和高粱杆當甘蔗吃的農村人,對這句俗語的印象非常深刻。他們大多還經曆了天寒地凍時,穿哥哥的舊衣服、舊鞋子,鞋尖還有破洞,從破洞裡露出一兩個腳趾。有頑皮的同伴用手去捏露出來的腳趾,或者摳破洞,被戲稱為“捉鴨子”。鞋子實在太長了,不合腳,就在鞋尖塞些碎布,或稻草麥草;天氣炎熱時,大多數的小孩子打着赤腳滿地奔跑,練就了一副鐵腳闆,不怕路上的尖石,也不怕山裡的荊棘,隻怕大腳拇趾踢到石頭上,踢趾頭破了,鮮血直流,好長一段時間也不能痊愈,有時舊傷未好,又添新傷,走起路來一瘸一拐,被稱之為“鐵拐李”。因此,高擡腳的不僅隻有穿新鞋的人,打赤腳的人有時也要高擡腳,看準了才落腳。

  人在河邊走早晚會濕鞋什麼意思(農村俗語乍穿新鞋高擡腳)(2)

  到了農曆年底,很多人家不管家裡有多困難,父母總會想辦法給孩子做一身新衣服,其中就包括新鞋子,大多是棉布鞋。新鞋子上腳,正是大年初一,平時野慣了的孩子,到别人家串門拜年,好像讓新鞋捆住的兩條腿,走路特别注意,總是把腳擡得高高的,看準了才把腳落下。主要是怕鞋子髒了後,初二到外婆家拜年,鞋子就顯得不是新的了。實際上,成年人穿上新鞋也同樣如此,有時比小孩還要講究,他們的腳擡得比小孩高,擡的次數也多,畢竟小孩子走着走着就會把腳上的新鞋給忘記了,而成年人的記性比小孩子好,時時注意腳上的鞋子。

  除了過年有新鞋穿外,哥哥(包括堂哥哥)娶親,嫂子進屋的時候,從她娘家帶來的見面禮,通常來說,每個家庭成員都有兩雙做工精緻的布鞋。這種鞋穿在腳上特别溫馨,更加值得珍惜。因為這些鞋子是嫂子在娘家種麻、割麻、泡麻,經過多道工序才做成線,又一針一線納鞋底,上鞋面,然後才做成鞋子。為了做好這些鞋子,在臨近出嫁的一年或半年時間内,不知熬了多少個夜晚。鞋子剛剛穿到腳上去的時候,當然要擡高腳,選準地方才落腳。

  人在河邊走早晚會濕鞋什麼意思(農村俗語乍穿新鞋高擡腳)(3)

  現在的農村,這種情況幾乎沒有了,布鞋基本被淘汰了。人們穿新鞋不再是很難的事,市場上各式各樣的鞋子非常豐富,且物廉價美,既經濟又實惠。因此,這種情況隻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以前農村出生的人,才經曆過的艱苦生活。然而,現在的人剛穿上新鞋時,也同樣不願意把鞋子弄濕、弄髒和弄破,尤其是穿上自己喜歡的品牌鞋子,就更是如此了,剛剛穿上的時候,在農地土路上行走,或者在田間地頭行走,同樣要高擡腳,選準地方落腳。愛護新物件的心理,人皆有之,沒有過去和現在的區别。

  “乍穿新鞋高擡腳”的這種說法,既表現了人們對某種新物件的愛惜,也人們是對這種愛護新鞋子舉動的肯定。同時,人們也常用這句話來比喻,人們在做事時投鼠忌器,不敢放大膽子去做。

  二是穿上新鞋喜歡在人前顯擺的人

  古代有錢買漂亮鞋子的人,都是一些穿長衫男子或者穿衣裙的女人,長衫或裙子的下擺罩到了腳背上,将鞋子隐藏起來,穿了新鞋子也不容易被人看見。于是,他們為了顯擺自己的新鞋子,特意把自己的腳高高擡起,以引起人們的注意。

  人在河邊走早晚會濕鞋什麼意思(農村俗語乍穿新鞋高擡腳)(4)

  過去,農村流傳着這樣一個故事。很久以前,有三個非常要好的朋友相邀聚會。原來這三人,一個剛買了一頂如意新帽子,另一個剛做了一件稱心的新衣服,還有一個穿了一雙價格不菲的新鞋子。他們聚會的目的,就是想在朋友面前顯擺一下各自的心愛的新物件。三人見面後,各人隻在乎自己新穿的衣服、鞋子,或帽子,他們在意的是能否讓朋友看見自己心愛之物,渴望得到兩個朋友的奉承,來滿足他們的虛榮心理。因此,他們之間哪有心思去觀察另兩人的新穿戴,可三人見面時,誰也沒有把這層意思說破。就這樣,三個人坐下來後,都不說話,等待另外兩人來奉承幾句。

  為了引起另兩人的注意,戴新帽子的人不停地搖頭晃腦,還不時用手摸帽子,意思是說,我今天戴了新帽子;穿新衣服的人則在兩人前面走來走去,不時用手拍拍衣服,假裝拍身上的灰塵,向兩人暗示,我今天穿了新衣服;穿新鞋子的人則用兩隻腿輪番架着二郎腿,有意把腳露出來,翹得很高,一直瞪着鞋子看,意思很明顯,我的腳擡得這麼高,難道你們沒有發現我的新鞋子嗎?但是,三個朋友誇張的動作,相互間好像視而不見,誰也沒有開口奉承誰,就這樣長時間僵持在那裡。

  人在河邊走早晚會濕鞋什麼意思(農村俗語乍穿新鞋高擡腳)(5)

  正是場面比較沉悶的時候,從外面來了一位不期而至的朋友,看到三個人的舉止很奇怪,經過一番觀察才恍然大悟。原來一個人是有意在顯擺新帽子,另一個人故意在顯擺新衣服,還有一個人則特意在顯擺新鞋子。這位朋友便一一對三個人的帽子、衣服、鞋子進行一番奉承。經過這位朋友的點撥,三個人才幡然醒悟,開始相互奉承。好在這位朋友來得挺及時,也算是給了這三位朋友的台階下,達到了他們在人前顯擺的目的。

  這雖然是過去農村一個笑話故事,但是,有好東西,喜歡在人前顯擺,社會之中不乏其人,不僅過去社會存在,現在同樣也存在。現在一些人,買了新衣服、新鞋子,還包括新包包、新手機、新車等等之後,都喜歡在熟人、親戚、朋友、同事面前展示一下,希望得到别人的評價和贊揚。

  也就是因為如此,在農村,“乍穿新鞋高擡腳”這句俗語,通常被人們引申為故意在人前顯擺、炫耀的意思。也有的用于形容那些剛剛取得一點成績,或者剛剛得志之人,就目空一切,不把所有的人放在眼裡。一般用于比喻小人得志之後,趾高氣揚的神氣模樣。這兩種引申意義,都含有調侃和譏諷的意味。現在這句俗語運用,大多數情況下,要表達的就是這兩種意義。

  事實上,向人展示自己新東西這種做法也無可厚非,隻要不過分張揚和炫耀,隻是單純想要得到人們的贊賞,這也是人們普遍認可的。本來人們的穿着打扮,既是讓自己穿在身上有精神、舒服和漂亮,也是讓别人欣賞自己的漂亮和氣質,為社會增加一抹亮色,愛美和喜新之心人皆有之。

  人在河邊走早晚會濕鞋什麼意思(農村俗語乍穿新鞋高擡腳)(6)

  腳下沒鞋窮半截 “腳下沒鞋窮半截”這句俗語,農村又通常說成是“腳下沒鞋,人窮半截”,或者“腳下無鞋,人矮半截”。

  這句俗語之中最關鍵的“沒鞋”這個詞,既有原本的意思,也有引申的意思。

  一、“沒鞋”的原本意思

  “沒鞋”就是沒有鞋子可穿,隻能赤足光腳。過去,民間有一句俗語說:“光腳的不怕穿鞋的”。這句話的意思是:“光腳”,舊時代指家裡窮得一無所有的人,做任何事情沒有什麼顧慮,相對那些有錢有地位的人來說,他們沒有絲毫害怕,做任何事情都敢于魚死網破;“穿鞋的”,是指家裡有錢的人,或者有地位的人,他們做事之前,會有很多方面的顧慮,也就是有一種前怕狼後怕虎的心理。

  在舊時的農村,“光腳”指長年下地幹活的農民,尤其是稻作區的農民,在水田裡做事必須得把鞋子脫掉,光腳幹活,這些人除了寒冷的季節穿鞋子(穿着鞋子也是粗布鞋)外,一年之中大部分日子都光着腳闆做事。因此,“光腳”在過去農村,通常用來比喻家庭比較貧窮或地位比較低的人。“穿鞋的”指有錢和有地位的人,這些人的田地都是請長工和短工來耕種,或者把田地租給人種,收取田租,他們生活優越,不用下地幹活,一年四季都穿鞋襪,且鞋子做得十分精緻。因此,舊時代的農村,“穿鞋的”成了有錢的人或有地位的人身份的象征。

  人在河邊走早晚會濕鞋什麼意思(農村俗語乍穿新鞋高擡腳)(7)

  如此,“腳下沒鞋窮半截”這句俗語就好理解了,舊時代的農村,“沒鞋”指赤足光腳從事農業生産的貧苦農民,或者穿草鞋和粗布鞋的貧苦之人。他們與一年四季穿鞋襪,腳不沾泥水,不勞而獲的人相比,家裡要貧窮一些,社會地位也要低一些,即農村所說的“人窮半截”和“人矮半截”。

  二、“沒鞋”的引申意義

  随着時代的變遷,“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也與時俱進,演變成“穿草鞋的不怕穿皮鞋的”。“腳下沒鞋窮半截”這句俗語也派生出了新的含義。

  “沒鞋”這個詞與“草鞋”的意思是一樣的,并不一定指真的沒有鞋可穿,打赤腳,而是指穿在腳上的鞋子不太合适、不像樣、比較差,與穿的衣服整體不搭配,不能提高個人品位和穿衣打扮的檔次,在人前感到自慚形穢,或者在外部形象上“人矮半截”。

  比如,舊時代的男子身上穿了新長袍(舊時有身份或讀書人穿長袍,做事的農民穿短衫),而腳上穿了一雙草鞋。女子纏過小腳,身上穿着漂亮的衣服,腳上卻穿了一雙又長又大的舊布鞋。這樣看起來就很協調,整體不搭配。

  人在河邊走早晚會濕鞋什麼意思(農村俗語乍穿新鞋高擡腳)(8)

  又比如,上世紀八十年代,男士喜歡“西裝革履”,女士喜歡各式連衣裙,如果男士穿了一套筆挺的西裝,腳上卻穿了一雙解放鞋,而女士穿了一件時髦的連衣裙,腳上穿了一雙老布鞋,即便鞋子是新的,但讓人看起來不太順眼,男士應該穿布鞋,女士應該穿高跟鞋才搭配。雖然說未必不可以,但從穿着的整體搭配上說,讓人看起來不是很完整,不能完整地體現一個人的氣質和品味。

  還有,随着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人們的穿衣打扮的觀念又進一步發生了變化,搭配理念也發生了變化,人們對時尚的理解也與上世紀八十到九十年代的時候有所不同了。比如,男子過去穿西裝必須穿皮鞋,女子的服裝絢麗多姿,,但以高跟鞋最為流行和時髦。如今,男子不管是穿西裝還是休閑衣服,女子則衣裙飄飄,絢麗多彩,但現在的人,不管是男的還是女的,也不管是年少的還是年老的,都喜歡穿各樣花色品種的休閑鞋。

  不同的鞋穿出來不同的風格。休閑鞋也能搭配男子的西裝,休閑鞋也能搭配女子的衣裙,這似乎成為現在人穿衣打扮的一種常态。休閑鞋可以和任何衣服搭配,體現穿衣打扮的個性,但前提條件是所穿的鞋子不能破舊,髒乎乎的,泥土灰塵沾滿,顯得很邋遢。因此,鞋子不一定是新的,但至少要幹淨整齊。如果所穿的鞋子不講究,不整潔,或者不得體,衣服穿得再高檔,再有個性,在人的氣質、品味上就會差上一截。

  人在河邊走早晚會濕鞋什麼意思(農村俗語乍穿新鞋高擡腳)(9)

  最後,這裡要說明的是,我們平時生活中強調不能以貌取人,也不能以貌取人,很多有身份地位和富有的人,非常低調,平時不講究穿着打扮,穿着非常樸素。因此,我們不能以“穿鞋的”和“沒鞋”作為标準,來随意評判一個人,更不能因為别人衣裝樸素就瞧不起人。

  俗語說:“人靠衣裝馬靠鞍”,能穿上一身得體的衣服,包括腳上的鞋子,還是很有必要的,能夠顯現一個人的精神面貌,這也是民間大多數人所認同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時尚资讯推荐

热门時尚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