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夏季三伏天養生湯

夏季三伏天養生湯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9-09 06:59:18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薛仁政 通訊員 王雯玉

  嶺南夏季,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将臨,雷雨增多,天氣又熱又潮濕,在這一時節,養陽氣、健脾胃、祛濕濁成為了廣東人民的養生重點。

  夏初飲食應以溫熱為主 俗話說“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中醫理論認為,在夏季人應該以養護陽氣為主。

  所謂“陽氣”,是指人的各項生理功能,在夏天均處于旺盛的狀态。廣州市中醫醫院脾胃病科中西醫結合副主任醫師樊春華介紹:“陽氣可以溫養全身組織并維護髒腑功能,陽氣足使人精神飽滿、身體強壯,陽氣虛則生理功能容易出現減弱或衰退。故夏季養生應着眼于保護人體的各項生理功能的正常發揮,适應夏季萬物成長的特點是主要的養生原則。”

  樊春華建議,在飲食方面應以溫熱飲食為法,寒涼冰冷之物應慎食,特别是初夏陽升。飲食冰冷會直損人體陽氣,大大削弱機體抗寒能力,冬季之時必不耐寒。而且,寒涼飲食腸胃受傷,消化吸收功能減弱,營養跟不上,到盛夏之時人體能量消耗更大。

  此外,生活中亦不能貪涼過度。如長時間待在空調房,或電風扇不離身,或徹夜露宿當風,對身體健康均十分不利。室内外溫差不宜過大,以不超過5℃為好,室内空調溫度設置不宜低于25℃。

  濕重于熱,祛濕應當重視 嶺南立夏,氣候既有春末的潮濕,又有初夏的濕熱,濕重于熱是這一時期的氣候特點。此時,濕邪易困于體内,很多人會出現精神不振、身體困重、食欲下降、大便稀爛、皮膚起濕疹等情況。

  氣候從潮濕向悶熱過渡,應選擇清淡的食品,如鴨肉、鲫魚、蝦、瘦肉、食用蕈類(香菇、蘑菇、平菇、銀耳等)等,煲湯中藥材宜選健脾祛濕之品,如淮山、芡實、扁豆、小米等以幫助身體排濕,即使清熱也不宜過于寒涼,也可用利濕之物,如薏米、赤小豆、玉米須、茯苓等。胃寒的人可加入生姜、陳皮以溫中理氣和胃,即使清熱也不損脾陽。

  樊春華為讀者推薦了雞骨草土茯苓薏仁炖雞湯,可以清熱祛濕,宜在立夏時節飲用。

  夏季三伏天養生湯(這份湯方請收好)(1)

  雞骨草土茯苓薏仁炖雞湯 材料:

  雞骨草30克、土茯苓20克、薏苡仁20克、母雞1隻。

  做法:

  1.雞骨草30克加适量清水煎,去渣留汁。

  2.母雞1隻切開,去髒雜、尾部,清洗内髒,把土茯苓、薏苡仁洗淨後置于雞腹内,加入藥汁,武火煲沸後改文火煲1個小時,加入少許鹽、姜絲即可。

  湯解:

  雞骨草還可在春夏潮濕季節用來煲湯作食療,甘、微苦,涼,歸肝、胃經,有清熱利濕之功效。

  土茯苓味甘、淡,性平,歸肝、胃經,有解毒,除濕作用;薏苡仁味甘、淡,性涼。歸脾、胃、肺經,有利水滲濕,健脾止瀉作用。

  湯方備注:

  1. 禁忌人群:脾胃虛寒、脾胃氣虛者忌服。

  2.适合人群:對于脾胃濕熱、肝膽濕熱的人常表現頭痛而重、身重而痛,胃脹,腹脹,口幹口苦,大便黃爛、排便不爽,尿黃而短,疲倦乏力,舌質紅,舌苔黃膩,脈濡數。

  了解更多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