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故鄉風景小學生

故鄉風景小學生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8-21 19:42:58

  故鄉風景小學生(故鄉山川劉貴香)(1)

  文/劉貴香 圖/網絡

  每當看到一年級的小學生,在校門口拽着家長的手哭喊着不願上學時,我就會在搖頭歎息的同時,想起自己小時候對校園生活的無限向往。

  我是一直到十虛歲才上小學的。而大我兩歲的三哥七歲時便入學堂了。每逢看到三哥他們背着書包興緻勃勃上下學的樣子,心中好生羨慕。八歲那年,當聽到父親與高中畢業後在我們村教書的大哥商量是不是該讓我上學時,我心中一陣竊喜。可大哥看了看瘦小的我,憐愛地說:“太小了,明年再上吧。”

  那一年秋天,粉碎“四人幫”的喜訊通過牆上的小喇叭傳播到了千家萬戶。我們村舉行了隆重的慶祝活動,慶祝儀式就在我們村小學前舉行。當村支書宣讀完上級的文件後,遊行活動開始了。一隊小學生從教室裡魚貫而出,他們胳膊上都戴着紅袖标,氣宇軒昂地走向小學門前的中心公路。隻見他們邊走邊振臂高呼……口号聲震耳欲聾。大人們也不由群情激昂,配合着學生敲鑼打鼓。隻見三哥昂首挺胸走在隊伍最前面,甚是威風。一群還未入學的男孩子跟在隊伍後面邊喊口号邊起哄,被隊尾的高年級學生喝斥後趕跑。我遠遠地跟在學生隊伍後面,從村東頭跟到西頭。我當然是不好意思喊口号的,因為我覺得隻有隊列中的學生才有資格。當時感覺做一名小學生是多麼榮耀啊!

  第二年,國家出台了恢複高考的政策,大哥在衆多考生中脫穎而出,成為國家恢複高考後的首批大學生。也許是全家人都太過興奮,抑或是身為村會計的父親賬務太過繁忙,竟又把我上學的事給擱下了,連我自己也因沉浸于大哥上大學的喜悅之中忘記追問父親上學之事,稀裡糊塗又耽擱一年。好在我們村東頭有好幾個與我同歲的男女玩伴也沒入學,我們便一起優哉遊哉玩到了十歲。

  一九七八年的一個夏日,我們村的兩位老師親自到各家統計學齡兒童。當老師在入學名冊上登記上我的名字時,我既羞澀又激動。

  開學啦!我興高采烈地奔向學校,踏進了向往已久,雖簡陋但還算寬敞的教室。那一刻,我感覺我們的教室就是神聖的殿堂。我每天都在興奮和期待中度過,發誓要在這裡“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這八個大字就貼在黑闆正上方的牆上。雖然我們胳膊下是冰涼粗糙的水泥闆桌面,腳下是舊磚壘成的桌腿,但我毫不在意。我全神貫注地聽課,認真工整地寫作業,很快被老師立為同學們的“學習榜樣”。因為字寫得工整漂亮,老師誇我的字就像印版印出來的。課間,同學們就追着我喊:“小印版!小印版!”不久,又因我讀書時聲音洪亮,吐字清晰,老師又安排我在早讀時間領讀。于是,我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從不遲到,更不會曠課。

  一天夜裡,我突然從夢中醒來,望向窗外,天色已微白。我趕忙起床,生怕誤了早讀。那個時候的農家還沒有鐘表,更别說鬧鐘了,平時都是靠雞鳴報時的。父母被我吵醒後,看看窗外,也以為将要天明,還說自己睡得太沉,連雞叫聲都沒聽到。

  我背上書包,一路小跑奔向學校。可到了學校,發現教室的門還關着,難道老師還沒有起床?魏老師家在較遠的外村,他隻有周末才回家,平時就住在教室的那間裡屋裡,那間屋子既是老師的宿舍,又是辦公室。我輕輕地走到教室窗前,向裡張望,教室裡黑洞洞的,空無一人。我非常詫異,今天這是怎麼了?是不是來得稍早了點兒?可别吵醒老師。我蹑手蹑腳地離開教室窗戶,又怕一會兒被同學看到因為領讀來得太早難為情,便找了教室前面一戶人家的東牆作為屏障,靜靜地等待老師開門。可等了一段時間後,教室門不但沒開,天色竟漸漸暗了下來。此時,我不由一激靈,恍然意識到離天明也許還很久。

  這是不是就是大人們說的起早了五更了?我的心開始怦怦亂跳,瞬間出了一身冷汗。我平時是極膽小的,又特别怕黑。此刻,我想快點跑回家,但試了幾次,終沒有勇氣投入到茫茫夜色中。我覺得腿一陣發軟,便瑟縮着蹲到牆根下,不敢大聲喘氣,更不敢向四周張望,隻感覺黑夜正在吞噬着我。那一天,我是真切感受到了什麼是黎明前的黑暗。感覺過了好久,天色漸明,我開始聽到由遠而近的說話聲,同學們陸續來上早讀了。我不想讓大家知道剛剛經曆的恐懼,慢慢站起,活動活動蹲麻了的雙腿,蹒跚着向教室走去。

  上完早讀回家後,我發現父母并沒有發覺我起早的事,原來他們在我走後覺得做飯還早,想再躺一會兒,結果又睡了過去,外面天色的變化并不知曉。為了不讓父母擔心,我便把這件事藏在了心底,此後,再也不敢早起獨行了。

  二年級時,魏老師調回他本村任教,我們村的民辦教師郭老師接手我們年級。那時,農村小學大多都是複式班,郭老師帶的是二四五年級。

  二年級下學期,學校初次成立少先隊,那時少先隊員還被稱作紅領巾。因表現優秀,我被老師選為少先隊小隊長。已經五年級的三哥被任命為少先隊大隊長,另一位五年級的學生被選為中隊長。當帶着一道紅杠的小隊長臂章戴到胳膊上時,我既激動又自豪,同時覺得身上又多了一份責任。有一次,我還以小隊長的身份阻止了一場“坷垃大戰”。

  那時,農村的孩子沒有多少書讀,更沒有電視可看。周末,在玩夠了常玩的遊戲後便經常到村子南面的田野裡遊蕩玩耍。那天,鄰村楊莊的一群男孩子也正好在附近玩,他們覺得我們侵占了他們的地盤,便出言不遜,說我們妨礙了他們。我村男生也不甘示弱,與他們大聲理論。對方人多勢衆,又依仗有兩個高年級的大個子,便盛氣淩人,撿起地上的土坷垃向我們這邊投來。我村男生立馬反擊。我和幾名女生見狀趕快勸阻,但對方氣焰嚣張,不但不聽,還向我們女生也投來了土坷垃,我們幾個隻好遠遠躲開。我村男生更加生氣了,撿起更大的土坷垃向對方扔去。你來我往,投擲的坷垃越來越大,我們這邊被大坷垃砸中的同學頭上已經起了包。可對方氣勢不減,且漸漸向我們逼近,眼看要發生一場混戰。情急之下,我想起了我的小隊長身份,心想:他們也都是學生,也許用我小隊長的身份能壓住他們。我鼓起勇氣,趁雙方坷垃暫停的間隙,迅速跑到他們的中間地帶,雙手插腰,大喊一聲:“都住手!”我故意把戴着小隊長臂章的胳膊對着鄰村的同學,并大聲說:“你們老師難道沒教育你們不準打架鬥毆嗎?”對方瞬間安靜了下來。隻聽有人說:“小隊長!她是小隊長!”我們這邊的女生趁機說:“對,她是小隊長,她可以去找你們老師告狀!”對方顯然被震懾住了,都紛紛扔掉了手裡的土塊。一個高年級的男生一聲令下:“撤!”他們便一窩蜂似地跑了。我們村的男生歡呼起來:“哦,敵人逃跑喽!”

  現在想起當時的情形,仍感覺有趣又好笑。其實,那個年代,這種村與村男孩子之間的土坷垃大戰時常上演。

  随着年級的升高,我渴求新知的欲望也越來越強烈。可在那個信息閉塞,物質匮乏的年代,鄉村小學汲取知識的主要渠道無非就是課本和《基礎訓練》,唯一的課外讀物就是老師辦公室的《中國少年報》。但正因在學校沒其他書籍可讀,我們便反複複習課本知識,所以基礎知識掌握得極為紮實。數學考試前我是從不用複習的,因為課本上那些題的計算方法和做題思路已經爛熟于心,所以數學幾乎次次滿分。而語文考試前,我則能合上課本,從第一課一字不差地背到最後一課,真的達到了老師要求的倒背如流,字詞句也能全部默寫無誤。曆史、地理及思品三門副科的知識點也是不看課本,背得滾瓜爛熟,這是毫不誇張的,因為老師親自檢查驗證過。現在,當看到有的學生在背誦方面吃力、犯愁時,我便教給他們我當年背誦的訣竅,諸如理解句意、熟讀成誦等方法。

  付出總是會有回報的。因我對數學的喜愛,且對智力題的熱衷鑽研,小學四年級時,我在我們鄉(那時還叫公社)舉行的數學競賽中,以滿分的成績榮獲全鄉第一名,并代表馮家鄉參加了縣裡的數學競賽。這在當時還是比較轟動的,各村老師都驚歎一名女孩子竟能在數學方面有如此高的天賦。鄰近村子的老師甚至還帶着智力題來我們學校現場考我,我都能很快解答出來。這時候,郭老師就會不無得意地說:“服了吧?”“服了!服了!”外村老師啧啧贊歎着。當時,鄉裡還專門組織了一次全鄉教師表彰大會,為獲獎學生及老師頒發了獎狀和獎品。我的獎品是一個鉛筆盒和一本日記本,這在當時可是稀罕物。郭老師也因教學有方,成績突出而被評為鄉“優秀教師”。

  當時,喜不自勝的郭老師在村子裡常見人就自豪地炫耀一番:“那可是一千多名學生中的第一喲!”可第二年,在五年級舉行的數學競賽中,我以二分之差屈居第二,這讓我難為情了好久。不過,很快在小升初的全鄉統考中,我又以數學滿分第一,語文第二,史地思第一的好成績再次榮登全鄉榜首。那時,外出串門時,聽到的都是大人們誇贊的聲音。就連郭老師在批評成績差的同學時也說:“你看看你,長個傻大個,比人家劉貴香高了半頭,成績卻比人家差好幾頭,光長個,不長腦子來!”湊巧的是,那幾個成績下遊的同學都長得身強體壯。那時,我是同學們中個子最矮的,成年後仍是一米五的小個頭,但這麼多年從沒覺得自己個子矮是弱點,這種自信還真與當年老師和大人們的調侃不無關系。其實,當時在各種成績和榮譽面前,我還從未驕傲過,隻是有時覺得這些成績似乎來的太輕松了一些兒,就不免在心中偷偷懷疑,那些同學是不是真的頭腦簡單,四肢發達?

  五年級時,郭老師讓我擔任我們班的班長,并說我是我們學校有史以來的第一個女班長。到農忙時,郭老師偶爾要下地幹活,我便充當起了小老師的角色,先給高年級布置好各項學習任務,再教低年級學習課本知識,有模有樣地過了一把老師瘾。當然,有時也有意外發生。住在我們學校附近的一戶人家,男主人兄弟六個,便覺腰杆很硬,說話做事有恃無恐,頗有村裡人說的那種“泥腿子”之風。據同學們說,他有時趁人少的時候闖入我們教室,撕同學們的作業本卷旱煙抽,誰若不讓,他還打人,有幾個男生就挨過他的踹。

  一天上午,郭老師向我交代好學習任務後又下地幹活了。“泥腿子”也許是看到郭老師走了,便向我們教室走來,同學們知道他來了準沒好事兒,便都緊張起來,問我怎麼辦?此時,課本中的劉胡蘭、秋瑾等女英雄的形象在我腦海中閃過并壯了我的膽。我拿起老師的戒尺,伸開雙臂,擋在教室門口,對嬉皮笑臉湊上來的“泥腿子”說:“同學們正在上課,閑人免進!”“你老師都不在,上什麼課?我進去拿點紙卷煙抽。”“泥腿子”想推開我的胳膊往裡闖。我此時不知哪來的勇氣,義正辭嚴地說:“同學們的作業本是用來寫作業的,不是讓你抽煙的!”我的話看來讓“泥腿子”很沒面子,他沉下臉,惡聲惡氣地說:“再不閃開,我可要動手了!”我此時也來了倔勁,高高地昂起頭,怒視着他,大聲地說:“你動我一下試試!”也許是自知理虧,也許是真的被我的氣勢震住,“泥腿子”不再硬闖,狠狠地瞪了我一眼,悻悻地離開了。同學們都長舒了一口氣。此後,我勇鬥“泥腿子”的事被同學們津津樂道了很長一段時間。正所謂“邪不壓正”,這一點,我一直深信。

  充實而快樂的小學生活在小升初統考後結束。初中開學那天,郭老師騎自行車親自送我到南集中學報到。當初一的班主任李老師從教室裡迎出來時,郭老師又自豪地說:“李老師,瞧,我把全公社第一名給你送來了!”李老師驚喜地瞅了我片刻,又親切地拍了拍我的頭,說:“這就是劉貴香?!”我覺得很不好意思,心想:“郭老師也太高調了吧?”

  是的,郭老師就是這樣一位熱愛教育事業的高調之人。起初,他隻是村裡的一名民辦教師,不喜稼穑之事,唯獨鐘愛教育工作。因當時民辦教師掙得工分并不多,且後來分田到戶,家庭需要勞動力,别的民辦老師一般幹不了幾年就辭職務農了,唯有郭老師一直在教育這方熱土上認真執着地耕耘着。終于,守得雲開見月明,後來囯家出台政策,将郭老師這批一直堅守在教育戰線上的民辦教師轉為公辦。幾十年來,郭老師用他豐富的教學經驗和認真的教學态度為我們村輸送出了一批又一批人才,赢得了村民和鄉裡同行的肯定和贊譽。

  時光流轉,歲月更叠,那些令人難忘的童年往事,已成為我心底永恒的紀念。

  感謝,那些伴我成長的人和事!感謝,那段帶給我快樂和榮光的小學時光!

  【作者簡介】:

  劉貴香,山東省濱州市沾化區第一實驗小學教師,山東省寫作學會會員,先後從事中小學語文教學工作達三十年。一直以來,靜心教書,潛心育人,始終不忘為師之道、為師之德。工作之餘,常以書為伴,尤喜愛文學、曆史,渴求純粹、甯靜、閑适的書香生活。 暇時偶作小文,憶過往,書真情,歎古今,思人生,惟願世間真善常駐,美好長存。

  故鄉風景小學生(故鄉山川劉貴香)(2)

  壹點号葵邱文學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