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時尚

 > 純潔的輪舞曲遊戲

純潔的輪舞曲遊戲

時尚 更新时间:2025-09-14 03:38:24

  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是西班牙的國寶級導演佩德羅·阿莫多瓦(Pedro Almodóvar)和他的電影:情迷高跟鞋(Tacones Lejanos)。

  純潔的輪舞曲遊戲(情迷高跟鞋佩德羅)(1)

  《情迷高跟鞋》海報

  佩德羅·阿爾莫多瓦是西班牙著名導演。他出身貧寒,沒有上過專業的電影學校,省吃儉用購買了攝影機,在友人的資助下拍攝短片。

  他的作品具争議性,着重表現欲望、暴力、宗教等議題,并通過鮮豔的色彩,展示出一種後現代的審美眼光,以及對權威的極大藐視。

  以下是他作品的不完全展示:

  吾栖之膚(2011)、回歸(2006)、不良教育(2004)、對她說(2002)、我的母親(1999)、顫抖的欲望 (1997)、窗邊的玫瑰(1995)、高跟鞋(1991)、捆着我,綁着我(1990)、崩潰邊緣的女人(1988)、欲望的法則(1987)、鬥牛士(1986)、激情迷宮(1982)、烈女傳(1980)

  從這些标題不難發現,佩德羅·阿莫多瓦電影的大緻主題,主要圍繞“女性”、“欲望”等。

  今天介紹的《情迷高跟鞋》是他在1991年的作品。

  阿莫多瓦獲得威尼斯電影節終身成就獎時,作為評委會主席的阿根廷導演盧奎西亞·馬特爾(Lucrecia Martel)的緻辭内容這樣說道:

  “我們都知道,他沒有上過電影學院,而這一缺失值得慶賀。他的聽覺在美發店的風言風語中、在河邊浣衣的婦女中、在瘾君子夜遊的小巷中,和街坊鄰居的閑話中變得敏銳。”

  佩德羅·阿莫多瓦的電影大多是通俗題材,他沒有經過正統的培訓,仿佛就從生活中的那些八卦閑談取材,因此與那些電影學院培育出的正襟危坐的主流電影有很大的差異。

  “早在女性們、同性戀們、變性人們開始對自己在曆史中的悲慘地位感到厭倦之前,佩德羅已經把我們塑造成了英雄。他早就已經為了我們自我創造的權利而呼籲。”

  阿莫多瓦的電影常常聚焦一些在曆史中處于被歧視和迫害地位的人,因此他的電影具有非常強烈的人權色彩。

  “在阿莫多瓦的道德觀中,不存在‘應當是’,隻存在‘創造’、‘構想’。他搗毀了藏匿于各種電影中的假道學,他把多種類型混合,最後使得通俗片超越了‘驚悚片’的高度。不好意思,應該是‘劇情片’,而不是‘驚悚片’。他擁抱荒謬,并以之為前所未有的武器來對抗虐待。”

  阿莫多瓦主要的電影叙事風格:荒謬。這裡把他的電影與常規的劇情片比較,開了一個小玩笑,把後者諷刺為“驚悚片”,來體現對他電影的高度贊揚。

  下面進入電影分析的部分。

  我将主要從幾個方面入手分析:色彩、隐喻、主旨。

  這部電影标題的中文翻譯是《情迷高跟鞋》,電影的明線是一樁槍殺案,暗線是主角母女的和解過程。

  在瑞貝卡的童年時期,作為當紅歌手的母親抛下她,為了事業而遠走他鄉。瑞貝卡為了能讓母親追求夢想,不惜暗中害死了一直阻撓的繼父,然而還是被不知情的母親抛下。

  母親的光彩太耀眼,瑞貝卡盡其一生去模仿追趕,想要成為母親那樣的人;同時,母親的無情和永遠無法超越的高度,卻令瑞貝卡對她充滿妒和恨。因為那種近乎變态的勝負欲,為了“赢”母親一次,她不惜嫁給母親的舊情人:一個冷酷花心的男人。但是母親回來後,卻和瑞貝卡的丈夫愛火重生。某天,丈夫被發現死在卧室的床上,而作為新聞主播的瑞貝卡在新聞播報時,當着全國觀衆的面,坦誠了自己的罪行。

  究竟是否是瑞貝卡殺害了丈夫?她與母親又該如何彌補巨大的裂痕?這些謎底,留給大家自己揭曉。

  01 首先,對這部電影的色彩運用進行賞析。

  就像頒獎緻辭裡提到的那樣:“他童年收集的電影女星卡片和插畫上,印着各種亮眼色彩,他說,他那張奇異的調色盤正是由此獲得了靈感。”阿莫多瓦的電影用色大膽鮮豔,體現出一種後現代主義的審美情趣。

  色彩在電影裡的作用遠不止裝點門面,當色彩經過精心安排,與藝術家的強烈情感達成共鳴時,便會一起迸發出前所未有的力量和震撼。通常電影裡色彩的使用會具有一些重要的隐喻意義。譬如在這部電影裡,紅色就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

  “紅色是最具象的顔色。”紅色來源于兩個最基本的經驗,一個是血,一個是火。因而,紅色通常與力量、暴力、血腥、極端、愛情、情色、女性、禁忌等聯想挂鈎。

  而這些意象幾乎都在這部影片裡有所體現。從這個角度來看,紅色就是這部電影最好的代表色。

  另一個方面,紅色是暖色,也被稱為主動色。當暖色和冷色處于同一平面的時候,暖色看起來有一種空間上的前進感,而冷色有一種後退感,所以當冷暖色處在一起時視覺上更容易注意到暖色。

  很多抽象派藝術家就運用這一特點來處理畫面的空間關系,比如塞尚。

  影片的服裝設計也運用了色彩的這一特點,來襯托出人物在場景中的主次地位。(值得一提的是,這部電影的配置非常豪華,它的服裝設計是有“時尚界的凱撒大帝”、“老佛爺”之稱的卡爾·拉格斐;音樂監制是坂本龍一。)

  紅色最精妙的使用還是在主角母女的服裝上,紅色在母女身上的不斷變化,暗示了母女關系的變化過程。“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

  下圖是母親剛回國,女兒接機的場景。這個時候母女裂痕還非常大,母親此時還是習慣把事業放在第一位,一身豔紅,氣場十足、豔光四射;而女兒則處于情感上的依附地位,渴望母女溫情,從頭到腳白色。

  純潔的輪舞曲遊戲(情迷高跟鞋佩德羅)(2)

  下圖是母親打定主意做一個好母親,因此去拜訪女兒家。母親穿着暗綠色的服裝,而女兒穿着紅色的套裝。這個場景裡因為母親潛意識裡收斂自己的光芒來迎合女兒,主動降到情感上的弱勢。

  純潔的輪舞曲遊戲(情迷高跟鞋佩德羅)(3)

  Manuel死後警察叫來三個嫌疑人(從左至右:女兒、母親、死者的情人)問話的場景。

  母女二人此時都是畫面主體,氣勢均等。母親在此之前已經無法自抑地和舊情人破鏡重圓,親手打碎了做一個好母親的誓言,重新開始鋒芒畢露;而瑞貝卡則對母親失望透頂,不再像以前一樣委曲求全。

  純潔的輪舞曲遊戲(情迷高跟鞋佩德羅)(4)

  女兒入獄後的母女相見,這個場景主要是女兒控訴自己多年來受到的忽視,以及母親的光芒給自己帶來的陰影,母親處于一個贖罪者的身份,穿着一身仿佛葬服一樣肅穆的黑色套裝。

  

  女兒因為懷孕被準出獄,然而隻有她知道這個孩子是她背叛丈夫的結果。背叛的罪孽感和丈夫已死的悲傷使她決定結束生命;而此時母親收到了女兒提前訂的花,附有一張寫着原諒話語的卡片,然而她并不知道女兒已經決定慷慨赴死。在這一刻,母女二人達成了短暫的和解。這個時候兩人都身穿紅衣。

  純潔的輪舞曲遊戲(情迷高跟鞋佩德羅)(6)

  女兒的自殺被警察打斷,而母親卻心髒病發,奄奄一息。這個時候母親的生命已經走到了盡頭,而女兒新的人生才剛剛開始,母女二人的生命力的對比開始迅速逆轉加大。

  最終母親在自己兒時的房間去世的場景,母親身穿白衣赤腳,女兒身穿紅衣紅色高跟鞋。

  純潔的輪舞曲遊戲(情迷高跟鞋佩德羅)(7)

  再次對比片頭和片尾母女的裝扮,會發現兩人服裝的顔色完全互換,就好像象征着一種生命的傳承和交接,随着一個生命結束,另一個生命開始了。

  純潔的輪舞曲遊戲(情迷高跟鞋佩德羅)(8)

  02 接下來要說到的是影片的标題,也就是高跟鞋在影片中有什麼象征含義。

  母女兩人的人生執念或者說悲劇都與童年的高跟鞋記憶有關。

  母親雖然光芒四射,但其實出身低微,雙親是看門人,出生成長在地下室裡,整個家都在地下,隻有窗戶高于路面。後來她功成名就,卻疾病纏身,于是回到馬德裡,買下了兒時的故居,并重新住在這裡。

  片頭母女剛剛重逢,母親帶着女兒到自己兒時的家,母親告訴女兒她小的時候能透過窗戶看到路上行人的腳,有時她會害怕,因為覺得他們是朝着她來的。

  當她去世的時候,床頭的牆壁上印着窗邊行人高跟鞋的影子,就好像夢回過去,那個看門人的女兒,聽着行人的高跟鞋聲,看着她們走近走遠,一邊有點膽怯,一邊又向往着窗戶外面那個多彩的高跟鞋的世界。所以她的人生中最重要的就是她的藝術事業,哪怕放棄親情、健康,也要燃燒生命去點亮她兒時夢想的“充滿高跟鞋”的世界。也正是這樣的執念造就了母女關系的悲劇,并在女兒的人生延續下去。

  純潔的輪舞曲遊戲(情迷高跟鞋佩德羅)(9)

  純潔的輪舞曲遊戲(情迷高跟鞋佩德羅)(10)

  母親臨終的時候叫女兒幫自己打開窗,想最後看一眼兒時看過的景象。女兒一邊開窗一邊告訴母親:“在我小時候,我們還住在一起時,每當你關上我的房門後,我就一直聽着你高跟鞋的聲音,飄過走廊,漸行漸遠。我不在乎你什麼時候回來,總是醒着,直到聽到你高跟鞋的聲音為止。”

  純潔的輪舞曲遊戲(情迷高跟鞋佩德羅)(11)

  女兒的童年雖然生活優渥,但是卻缺少母親的愛。她對于母親依賴、向往、仰慕。母親對于她來說就是完美女性的代表、不可逾越的标杆,也是陰影,所以她一直模仿母親,她的人生目标就是成為像母親那樣的女性。

  03 在母女和解的故事之上,影片還傳達了一層更高的意旨。

  我在第二遍觀影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小細節:

  瑞貝卡在監獄暈倒,醒來的時候身在醫院,一位醫生告知她懷孕的消息。

  純潔的輪舞曲遊戲(情迷高跟鞋佩德羅)(12)

  這個醫生的眉毛造型很奇特,讓人聯想到那個以一字濃眉為标志的、蜚聲世界的著名墨西哥女畫家:弗裡達·卡羅。

  純潔的輪舞曲遊戲(情迷高跟鞋佩德羅)(13)

  弗裡達·卡羅

  這裡簡單梳理一下她的傳奇人生:

  6歲小兒麻痹,右腿萎縮、跛行;

  18歲車禍,遍體鱗傷;

  22歲和叠戈·裡維拉結婚,成為第三任夫人

  婚後想要孩子,3次流産,失去生育能力;

  1932年的一次流産,差點喪命,畫出《亨利·福特醫院》;

  兩個月後母親去世,弗裡達把對孩子和母親的複雜感情描繪在《我的誕生》中;

  丈夫和妹妹發生關系,分居;

  情人衆多;

  46歲右腿截肢;

  47歲在出生的房子離世,畫出最後一幅作品VIVA LA VIDA

  ……

  一旦有了這個聯想,就能發現,這部電影裡的很多要素都跟弗裡達的人生有重合的地方,譬如母親燃燒生命奉獻給藝術、留戀情場、情人衆多等等的人物設定。

  還有最重要的一個核心,就是母女之間的生命聯系。

  相繼經曆了幾乎流産而死和母親去世之後的弗裡達,通過思考母親和子女之間的生命聯系,創造出了很多藝術作品。

  而這部電影就是緻敬弗裡達的這些思想:母親去世,女兒生還;母親贖罪,女兒脫罪;女兒懷孕,成為母親……影片裡母女的生命是此消彼長的。母親用生命給子女生命——母子之間既是一種生命的掠奪和汲取,也是一種愛與生命的延續和循環。

  本次的介紹就到此為止了,希望大家能通過我的介紹,對于佩德羅·阿莫多瓦、弗裡達·卡羅和《情迷高跟鞋》這部電影有所了解,更希望大家能通過觀影,自己發掘更多埋藏在這部影片中的寶藏。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時尚资讯推荐

热门時尚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