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漢靈帝末年到李氏父子建立大唐,這400多年間,是中原大亂的年代。雖然天下在隋朝開始統一,但是短暫的隋朝給人的記憶仍然是天下大亂,否則李氏父子也沒啥機會。因此瀚海狼山把大唐的建立作為真正結束400年的大亂。隋唐皇族實際上是姨表親戚。都屬于關隴集團,因此400年後再次完成統一的仍然是陝西人。在這400年的連續大亂之前,有同樣差不多400年的穩定統一的時代,除了中間因為王莽篡漢而導緻的動亂外,大體上還算穩定,因此兩漢的400 年是奠定我國大一統傳統的時代,也是主體民族确立的時代。在此之後,無論國家有多亂,完成統一大業,讓四海清平安定,都是不分階層和族群的任何中國英雄人物的基本目标。而分裂搞亂國家的人,一定會被釘在曆史的恥辱柱上,這就是兩漢大統一400年的直接影響。
而東漢末年到三國時代的諸葛亮等人,明知實力不濟,還要高舉克複中原,複興漢室的大旗,有人看做是對漢朝的愚忠和争奪正統,其實何嘗不是一種樸素的維護大統一的,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的最高理想。因此諸葛亮雖然沒有最終成功,但是後世評價極高。基本就是聖人的級别。而那些幫助曹操父子篡漢的士大夫,則基本都要背負千古罵名。包括曹操父子本身的奸雄本色也永遠洗不掉。曹操家族到被司馬氏消滅也沒有完成統一。其實也不是偶然的。因為從秦朝開始,到劉邦建立大漢,直到隋唐時代再次完成大統一,其實都是“陝西人”完成。秦朝的嬴氏家族雖然起源于東海之濱東夷的一支,但是從西周時代就已經西遷到陝西,在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後,周人基本丢掉了關中的土地,就把秦朝的先人提拔為諸侯,讓他們和西戎去幹架,等于封給了他們一塊已經丢失了的土地。
但是嬴氏家族非常争氣,不但奪回了關中宗周的所有土地,而且到秦穆公時代還稱霸西戎,土地反向西擴張了。但是嬴氏家族畢竟是來自海邊的人,這種原始的記憶讓這個家族一直不遺餘力的想向東擴張,當然他們在關中已經住了幾百年,說是陝西人也錯不了。後來奮六世之餘烈,最終一統天下。統一後秦始皇最着急的事情就是登泰山封禅和到海邊視察,也可以看做嬴氏家族曆史記憶基因的再次喚醒。有人說秦始皇是呂不韋的兒子,但是即使是真,得天下也是靠人家嬴氏家族的政治資本。而不是呂不韋的小錢錢。秦始皇活着的時候,如果誰敢當面說他不是嬴氏家族的嫡傳子孫,他一定會立即宰了亂講的人,因此這種上不得台面的說法,并不能改變秦始皇的出身。
至于漢朝的統一,其實也是陝西人為絕對主力。這個問題在以前的推文中也曾經談到過。劉邦和他的主要文臣武将絕大多數是楚人,尤其是沛縣人。劉邦第一次打進關中也是這個楚人高層率領的10萬楚人士卒。其實能夠成功入關,是因為項羽集團牽制了章邯的秦軍主力。沒有經過太大的戰鬥就摘了桃子。雖然項羽的40萬大軍随後就到了。但是劉邦的約法三章,給秦川父老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人心歸附,讓關中成了劉邦的真正根據地。而劉邦二次奪關中後,馬上主動進攻項羽,在彭城之戰中,十萬楚兵老底子基本徹底打光。是蕭何與韓信組織關中從60歲到13歲的小孩傾巢出動,才穩住了局面,最終擊敗項羽統一天下,因此表面上統一天下的是楚人劉邦,但是實際統一主力仍然是陝西人。
若再往前推,炎黃都可以算是陝西人,炎黃的陵墓都在今天的陝西。而夏禹是黃帝的直系後裔。至于周人也是黃帝之後,起源于周原自然更是地道陝西人。除了商朝皇族起源于東夷,算是一個例外。不過夏商周算不算大一統有争論,狼山認為可以算小一統,直到秦始皇以後才可以算是真正的大一統。新莽之亂很快平息,劉秀像神話開挂一樣,迅速再次統一,根本因素還是大一統的慣性在哪裡,所謂“再見漢官威儀”。而即使東漢末年,黃巾董卓之亂後,大漢的統一慣性仍在,有一人本可再次快速統一天下,可惜了榆木腦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