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夏季中醫養生小常識

​夏季中醫養生小常識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8-17 16:15:09

  養生是很多人喜愛的選擇,養生對身體各方面有很好幫助,而且長期養生也能夠延年益壽,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養生的時候,都是要正确的進行,這樣養生的時候,才不會對身體造成損害,那夏季中醫養生小常識都有什麼呢,也是有很多方面,同時夏季養生要堅持進行。

  夏季中醫養生小常識:

  在一年四季中,夏季是一年裡陽氣最盛的季節,氣候炎熱而生機旺盛,對于人來說,此時是新陳代謝旺盛的時期,人體陽氣外發,伏陰在内,氣血運行亦相應地旺盛起來,并且活躍于機體表面。為适應炎熱的氣候,皮膚毛孔開洩,而使汗液排出,通過出汗,以調節體溫,适應暑熱的氣候。在談到夏天如何養生時,汪绮石在《理虛元鑒》裡指出:“夏防暑熱,又防因暑取涼,長夏防濕”,這裡再清楚不過地指明了夏季養生的基本原則:在盛夏防暑邪;在長夏防濕邪;同時又要注意保護人體陽氣,防止因避暑而過分貪涼,從而傷害了體内的陽氣,即《黃帝内經》裡所指出的“春夏養陽”,也就是說,即使是在炎熱的夏天,仍然要注意保護體内的陽氣。

  暑為夏季的主氣,為火熱之氣所化,獨發于夏季。中醫認為,暑為陽邪,其性升散,容易耗氣傷津。這是它的病理特點。暑邪侵入人體,常見腠理開而多汗,汗出過多導緻體液減少,此為傷津的關鍵,津傷時,即見口渴引飲、唇幹口燥、大便幹結、尿黃心煩、悶亂等症。如果不及時救治,開洩太過,則傷津可以進一步發展,超過生理代償的限度必然将耗傷元氣,此時可出現身倦乏力、短氣懶言等一系列陽氣外越的症狀,甚至卒然昏倒,不省人事、而導緻死亡,由此觀之,夏季防暑不可等閑視之。

  濕為長夏之主氣,在我國不少地方,尤其是南方,既炎熱又多雨。人們所說的濕病就多見于這個季節。這個季節裡空氣中濕度最大,加之或因外傷暴露,或因汗出沾衣,或因涉水淋雨,或因居處潮濕,以至感受濕邪而發病者最多。

  中醫認為,濕為陰邪,好傷人體陽氣。因其性重濁粘滞,故易阻遏氣機,病多纏綿難愈,這是濕邪的病理特征。不僅如此,濕邪亦好傷脾陽,因為脾性喜燥而惡濕,一旦脾陽為濕邪所遏,則可能導緻脾氣不能正常運化而氣機不暢,臨床可見脘腹脹滿,食欲不振,大便稀溏,四肢不溫。尤其是脾氣升降失合後,水液随之滞留,常見水腫形成,目下呈卧蠶狀。

  中醫還認為,濕邪重濁,故外感濕邪後多有身重倦困,頭重如裹等症狀。又因濕邪粘滞,病損往往着而難易,若其侵犯肌膚筋骨,每每既重且酸,固定一處,故有“著痹”之稱。一般他說,濕邪為病,病程較長,如濕溫病,常有如油入面難分難解之臨床特征。風濕夾雜,侵犯肌膚,關節所形成的風濕痹症則往往反複發作。内濕病常見其病理性産物多呈穢濁不潔之物,如皮膚病變之滲出物,濕熱帶下之分泌物,質粘而腥臭。因此,人們常稱濕為“有形之邪”,其性穢濁。

  由于濕的形成往往與地之濕氣上蒸有關,故其傷人也多從下部開始。臨床所見之下肢潰瘍,濕性腳氣,帶下等症往往都與濕邪有關。

  “又防因暑取涼”,這是告誡人們在炎熱的夏天,人們一定要注意保護體内的陽氣,正如《黃帝内經》裡所說:“春夏養陽”,那麼,在夏天又怎樣注意保護陽氣呢?

  首要的一點是,人們不能隻顧眼前舒服,過于避熱趨涼,如在露天乘冷過夜,或飲冷無度,緻使中氣内虛,從而導緻暑熱與風寒之邪乘虛而入。在乘涼時,要特别注意蓋好腹部,不少農村地方喜穿“兜肚”,是很符合養生之道的。《養老壽親書》裡指出:“夏日天暑地熱,若檐下過道,穿隙破窗,皆不可乘涼,以防賊風中人。”《攝生消息論》亦指出:“不得于星月下露卧,兼使睡着,使人扇風取涼。”這些都是寶貴的養生經驗,符合夏季“養陽”的精神。夏季養生,古人之所以提出保養陽氣,關鍵在于暑熱外蒸,汗液大洩,毛孔開放,這樣機體最易受風寒濕邪侵襲。

  其次要謹防冷氣病:所謂冷氣病,是指由于人們久處冷氣設備的環境下工作和生活時所患的一種疾病。輕者面部神經痛、下肢酸痛、乏力、頭痛、腰痛、容易感冒和不同程度的胃腸病等;重者會出現皮膚病和心血管疾病。而老年人中出現的各種症狀更加明顯。

  冷氣病發生的原因有兩點:

  第一點是,人們由于每天多次出入冷氣環境,這樣人體多次經受冷适應的條件反射,促使交感神經對腎上腺素的大量分泌,無形中給心髒增加了負擔。而在中醫理論中,早就有夏季宜養心的說法,因為五髒應五時,具體到夏季是心與之相應。夏季人們室外活動多,活動量也相對增大,加之夏天晝長夜短,天氣炎熱,故睡眠時間也較其他季節少一些。因此,體内消耗的能量多、血液循環加快、汗出亦多。顯而易見,在這個季節,心髒的負擔是很重的,倘若不注意對心髒的保養,很容易使心髒受到傷害。由上可知,夏季人們多次反複出入冷氣環境,于心髒是不利的,而心屬火,傷心即傷陽氣。

  第二點是,在久處冷氣環境中的人,一旦進入炎熱的自然環境時,體内就要發生一系列的生理反應。除體溫迅速上升外,皮膚開始出汗,而帶汗的皮膚又往往粘有許多細菌。當人們再回到冷氣環境中時,皮膚和血管馬上收縮,細菌很容易利用開張的毛孔進入人體内而引起感染。

  在對夏季中醫養生小常識認識後,夏季養生的時候,對這些都是要注意的,而且夏季養生過程中,在動上也是要合理安排,夏季運動對消化身體多餘脂肪有很好幫助,利于達到很好瘦身效果,這對減肥的人群是不錯之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