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女人一生要跨的四個坎 都與它的變化有關

女人一生要跨的四個坎 都與它的變化有關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8-29 17:38:53

  女人的健康,需要女人一輩子的守護,但是往往在女人的一生當中,卻出現了很多的問題,下面我們看看女人一生的健康與什麼有關?

  性激素的變化貫穿女性一生。幾個重要的生理期都與激素的劇烈變化相關,如果不重視,很容易出現問題。為此,《生命時報》記者專訪了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産醫院内分泌科主任阮祥燕,請她教女性如何安度幾個重要時期。

  月經初潮,一般發生在10歲~12歲,此時在丘腦下部和腦垂體激素的影響下,女性卵巢開始産生性激素。這是女性雌激素開始大幅增長的階段。由于卵巢功能及排卵機制還沒有完善,容易造成卵巢功能失調,月經紊亂。

  從青春期到育齡期之間,在15歲~20歲之間,這期間,性激素急劇增高,伴随生理發育的不斷成熟,也可能出現内分泌紊亂的問題,常表現為月經紊亂及多種心理問題。後者也常被稱為“青春期綜合征”,對此,家長應重視孩子發育過程中發生的生理變化,以及由此帶來的心理波動,多加關注,幫助她們順利度過此階段。

  第三個時期是女性産後。相比來講,女性在20歲~40歲的育齡期,激素水平相對平衡,但産後激素波動比較大。孕期女性的雌激素水平非常高,而一旦生産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再加上産後哺乳,進一步抑制了雌激素的升高,所以産後哺乳階段是雌激素水平很低的時期,也稱為低分泌期。與此相對應,産後抑郁的風險較高,多表現為持續的情緒低落、疲倦、易流淚、愛發脾氣、對日常活動缺乏興趣、自卑自責等。當産後抑郁撞上哺乳期,用藥安全是個大問題。因此,建議産婦通過專業的心理咨詢、飲食調整、找人傾訴等方法進行緩解。如果抑郁病情較嚴重,患者則需要斷乳,接受調節激素的治療,以免因長期精神抑郁引發更大傷害。

  第四個時期是更年期前後。阮祥燕說,更年期是卵巢功能衰退、性激素分泌迅速下降的階段,通常發生在45歲~55歲,也有些人會因卵巢功能早衰引起更年期提前。更年期後,女性的激素分泌水平會維持在相對很低的水平,是女性人生中重要的低分泌期。此時要關注兩個問題,首先是月經不調,如果一年内出現兩次月經不規律(量多、持續時間長等)就應就診,不能心存“更年期亂經很正常”這個錯誤認識。很多婦科腫瘤在這個時期高發,很容易被患者以為是正常情況而錯過了早期發現的時機。另外,更年期異常子宮出血需要激素周期序貫治療,不能總靠刮宮止血。

  女性健康養生的五大調理法

  一、腎精足,衰老慢

  中醫常說“腎主藏精”,“精”相當于人體的固定資産。腎為先天之本,也就是說,這筆固定資産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父母給的,所以有的人天生腎精足,好比“富二代”,有的人則天生孱弱。無論窮富,都要節約,若揮霍無度,都會腎虛。

  女性的衰老尤其和腎虛關系密切,面色晦暗、黃褐斑、更年期提前等,都有腎精不足的原因。女性屬陰,疏洩功能稍微差一點,如果疏洩不利,往往會有經期乳脹等症狀,嚴重的還可能導緻閉經。所以女性不僅要補腎,還要注意疏通。

  【調理方】

  ●首先,作息要規律,熬夜最傷腎;其次,要緩解身心壓力,女性更應該注意心情舒暢,才能使肝腎協調地工作;最後,不可性生活過度。如果生活中注意了這些,腎虛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可以考慮适當進補。

  ●無論腎陽虛、腎陰虛,都以填補腎精為基礎,須選擇一些質重黏稠的藥物,如地黃、枸杞子、阿膠、龜闆膠、海參、核桃等。需要注意的是,腎陽虛忌 諱純用溫熱藥,即在填補腎精的基礎上,用一點熱藥就夠了。女性除了補還要注意調,一要疏肝,可用當歸、白芍、陳皮、枳殼等,把氣機梳理開;二是通腎,如六 味地黃丸中澤瀉的作用。

  ●腎陰虛的女性日常還可以适當吃些肉皮凍,腎陽虛者可以用适量鹿角膠熬粥。總之,肉皮凍、阿膠、龜闆膠等動物膠,都是補腎的好食品。

  二、氣血旺,精神足

  女人氣色好不好,與氣血有直接關系,氣血對女人的重要性遠大于男人。

  盲目減肥、壓力過大等因素是年輕女性氣血不足的主要原因。中老年婦女氣血不足多與以往的經帶胎産(月經、白帶、懷孕、生小孩)及勞累、不重保養有關。女性氣血不足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脾虛引起。

  表現為胃口不好、消化不良、整天沒有精神、上班哈欠連天。

  調理的關鍵是健脾,可多吃山藥、扁豆、粳米、土豆、薏仁等。食療方:人參黃芪山藥炖雞(或排骨)湯,具體做法為:人參6—10克,黃芪15—30克,山藥30克,白術30克,雞一隻,熬湯吃肉。

  ●元氣不足引起。

  中老年婦女最常見,主因是腎虛,主要表現有乏力、胃寒、舌苔白、四肢發涼、愛拉肚子,勞累時更明顯。

  食療方:幹姜肉桂黨參白術炖雞,做法為:黨參15—30克,白術15克,幹姜10克,肉桂10克,雞一隻,熬湯吃肉。

  ●氣血兩虛。

  不少女性血虛或氣血兩虛。血虛引起的氣血不足,主要是與月經、懷孕、生小孩等有關,建議多吃點牛奶、雞蛋等食物。

  氣血兩虛的女性,多表現為沒精打采、頭暈眼花、胃口差、消化不良、容易拉肚子,嚴重的還會心慌。推薦食療方:當歸生姜羊肉湯,當歸15—30克、生姜10—15克、羊肉300克一同熬制。

  ●專家提醒

  女性調氣血注意三點:

  一要保持心情愉快;二要勞逸結合,每天保證8小時睡眠;三是多做面部按摩,可以按摩陽白(瞳孔上方1寸)、四白(瞳孔下方1寸)、足三裡(膝眼外下四指處)、三陰交(内踝上3寸凹陷處)等穴。

  三、脾胃和,臉色好

  脾是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健康,則氣血旺盛,容光煥發。反之,人必精神萎靡,面色淡白,皮膚無光澤。因此,現代女性若要靓麗有神,應從調理脾胃做起。

  脾胃虛弱的女性很常見,她們往往面色晦暗、皮膚粗糙、斑點叢生、皺紋累累,辨證多為脾胃氣虛和脾陽虛。氣虛者多氣短乏力、頭暈、胃脹胃痛、面色萎黃;脾陽虛則胃腹冷痛。一般血虛、血熱等問題都容易導緻脾胃虛弱,所以女性要注意益氣、養血、活血。

  【調理方】

  ●通過飲食健脾養胃。

  飲食應有規律,三餐定時、定量,不暴飲暴食;平時多吃易消化食物,少吃生冷、酸辣、油炸、幹硬和黏性大的食物;

  多吃富含優質蛋白質、微量元素(鐵、銅等)、葉酸和維生素B12的食物,如紅棗、蓮子、龍眼肉、核桃、山楂、黃鳝、海參、烏雞、雞蛋、菠菜、胡蘿蔔、黑木耳、黑芝麻、蝦仁、紅糖等,增加營養的同時,兼具益氣、健脾、養血、活血的功效。

  ●生活作息上

  要勞逸結合,以養元氣,同時保持樂觀愉悅的心情,工作忙碌的職業女性尤其要注意。可參與瑜伽、太極拳、保健氣功等舒緩運動,也有利于健運脾胃。

  推薦2個食療方:

  1.紅棗茯苓粥。大紅棗20枚,茯苓30克,粳米100克,紅棗去核,茯苓搗碎,一同熬粥。

  2.糯米小麥粥。糯米50克,小麥仁60克,煮成粥後加糖适量,調味服用,能健脾益中氣。

  四、調寒熱,知冷暖

  在中醫看來,寒熱是辨别疾病性質的兩綱。很多年輕女性不怕冷,冬天也穿得很少;而有些女性年輕時特别怕冷,但到了一定年齡就怕熱了。這說明,人的體質是先天禀賦,體質各異,對寒熱的感受就不同。

  ●陽虛型

  該體質女孩是“怕冷族”,特别是在月經前後,會渾身發冷、手腳冰涼,容易疲乏,易感冒。這類人平時要注意保暖,不要貪食生冷,可以吃一些溫補脾 腎陽氣的食物,如牛肉、羊肉、韭菜、大蒜、黑米、桂圓、紅棗、荔枝、桂皮、枸杞等,也可在煲湯時加入黃芪、熟地、橙皮、肉桂、當歸等。

  ●痰濕型體質

  多見于胖女孩,表現為身體沉重、腹部肥滿松軟、額頭油脂分泌多、上眼睑腫。這樣的女性,往往既怕冷又怕熱。飲食上,宜食清淡,多吃宣肺、健脾、益腎、化濕的食物,如冬瓜、山楂、赤豆、白蘿蔔、紫菜、海蜇等,少吃肥肉和甜食。要堅持運動,夏天不要長期呆在空調房裡。

  另外,無論是哪種體質的飲食調理,都應強調順應自然變化,“春天減酸增甘以養脾氣,夏季減苦增辛以養肺氣,秋天減辛增酸以養肝氣,冬天減鹹增苦以養心氣。”

  五、月經暢,身體壯

  經前羊肉溫陽 經後雞湯進補

  從14歲左右初潮,到49歲上下絕經,女性一生約有35年與月經為伴,之間隻有在妊娠、哺乳期會生理性中斷。可以說,月經是女性獨有的健康風向标。

  月經的周期性取決于女性身體陰陽消長的動态平衡。月經期,陽盛極而化陰,如果平時身體失衡,就會出現疼痛、惡心嘔吐、腹瀉等症狀。經後期,陰長 而陽消,女性多安靜、娴雅。随着氣血漸漸旺盛,白帶開始增多,清澈明晰,性欲增加。若陰血不足,則白帶稀少;如體内偏熱,則帶下黃稠。

  【調理方】

  ●女性月經的保健要訣就是“順其自然”。

  月經期,陽化陰,多休息調養;排卵期,陰轉陽,增加運動有助于排卵。

  由于這兩個階段變動明顯,要避免起居不規律、寒熱無節制、飲食欠均衡。月經前後,順其陰生陽長,可以适當增加調補。經前期,陽漸生,适當多吃溫性的食物,如羊肉、韭菜、蔥蒜等;經後期,陰漸長,可進補雞湯、排骨,多吃百合、山藥、大棗等。當然調補要适度,不能偏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