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我們在野外遊玩的時候最需要避免被毒蛇蟲蟻所咬傷,因為這是最緻命的,而且往往由于事發突然,我們也來不及看清究竟是什麼蛇咬傷的,那麼我們就隻能依據傷口來辨别了,下面小編整理了相關的毒蛇咬傷的症狀供大家參考。
判斷毒蛇的種類
1、是否為蛇咬傷:道先必須明确除外蛇咬傷的可能性,其它動物也能使人緻傷,如娛蚣咬傷,黃蜂螯傷,但後者緻傷的局部均無典型的蛇傷牙痕,且留有各自的特點:如蜈蚣咬傷後局部有橫行排列的兩個點狀牙痕,黃蜂或蠍子螯傷後局部為單個散在的傷痕。一般情況下,蜈蚣等緻傷後,傷口較小,且無明顯的全身症狀。
2、是否為毒蛇咬傷:主要靠特殊的牙痕,局部傷情及全身表現來區别。毒蛇咬傷後,傷口局部常留有一對或3~4毒牙痕迹。且傷口周圍明顯腫脹及疼痛或麻木感,局部有瘀斑,水泡或血泡,全身症狀也較明顯。無毒蛇咬傷傷後,局部可留兩排鋸齒形牙痕。
3、是哪一種毒蛇咬傷:準确判斷何種毒蛇緻傷比較困難,從局部傷口的特點,可初步将神經毒的蛇傷和血液毒的蛇傷區别開來。再根據特有的臨床表現和參考牙距及牙痕形态,可進一步判斷毒蛇的種類。如眼鏡蛇咬傷病人瞳孔常常縮小,蝰蛇咬傷後半小時内可出現血尿,蝮蛇咬傷後可出現複視。
毒蛇頭部略成三角形,身上有色彩鮮明的花紋,上颌長有成對的毒牙,可與無毒蛇相區别。毒牙呈溝狀或管狀與毒腺相通,當包在腺體外的肌肉收縮時,将蛇毒經導管排于毒牙,注入被咬傷的人和動物體内。
被毒蛇咬傷後,病人出現症狀的快慢及輕重與毒蛇種類,蛇毒的劑量與性質有明顯的關系。當然咬傷的部位,傷口的深淺及病人的抵抗力也有一定的影響。毒蛇在饑餓狀态下主動傷人時,排毒量大,後果嚴重。
毒蛇咬傷後的症狀
1、神經毒緻傷的表現:傷口局部出現麻木,知覺喪失,或僅有輕微癢。感傷口紅腫不明顯,出血不多,約在傷後半小時後,覺頭昏,嗜睡,惡心,嘔吐及乏力。重者出現吞咽困難,聲嘶,失語,眼睑下垂及複視。最後可出現呼吸困難,血壓下降及休克,緻使機體缺氧,發绀,全身癱瘓。如搶救不及時則最後出現呼吸及循環衰竭,病人可迅速死亡。神經毒吸收快,危險性大,又因局部症狀輕,常被人忽略。傷合的第1-2天為危險期,一旦渡此期,症狀就能很快好轉,而且治愈後不留任何後遺症。
2、血液毒緻傷的表現:咬傷的局部迅速腫脹,并不斷向近側發展,傷口劇痛,流血不止。傷口周圍的皮膚常伴有水泡或血泡,皮下瘀斑,組織壞死。嚴重時全身廣泛性出血,如結膜下瘀血,鼻衄,嘔血,咳血及尿血等。個别病人還會出現胸腔,腹腔出血及顱内出血,最後導緻出血性休克。病人何伴頭尾,惡心,嘔吐及腹瀉,關節疼痛及高熱。由于症狀出現較早,一般救治較為及時,故死亡率可低于神經毒緻傷的病人。但由于發病急,病程較持久,所以危險期也較長,治療過晚則後果嚴重。治愈後常留有局部及内髒的後遺症。
3、混合毒緻傷的表現:兼有神經毒及血液毒的症狀。從局部傷口看類似血液毒緻傷,如局部紅腫,瘀斑,血泡,組織壞死及淋巴結炎等。從全身來看,又類似神經毒緻傷。此類傷員死亡原因仍以神經毒為主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