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運動後肌肉酸痛這種情況,不管是專業運動員還是初學者都會遇到。這并不意味着你運動錯了,而是說明你在運動中的拉伸已經達到了改變一些肌肉的程度。下面和作文庫知識百科一起來看看吧。
根據美國運動醫學學院的定義,運動後24到72小時内人們所感受到的酸痛感叫做“遲發性肌肉酸痛”。其實運動本身不會帶來這種酸痛感,隻有當你進行了那些你的身體并不适應的,比如新的運動,或者高強度運動後才會出現。
那麼怎麼緩解這種全身酸痛呢?
适當休息。在疼痛感不能消除或消除較慢時,應适當休息(靜坐或半卧)。因為休息能減緩肌肉酸痛,并可慢慢促進血液循環,加速代謝産物的排除,提高肌肉酸痛部位營養的供給與修複能力。
前期冷敷。大重量訓練後用冰袋冷敷訓練目标肌肉,一般冷敷10-15分鐘,可減緩新陳代謝,加速肌肉酸痛的緩解和恢複。冰袋與肌膚間隔衣物或毛巾,防止凍傷皮膚。
伸展練習。靜态伸展牽伸肌肉可加速肌肉的放松和拮抗肌的緩解,有助于疲勞肌肉的恢複,對酸痛局部進行靜态牽張練習,保持伸展狀态2分鐘,然後休息1分鐘,重複進行,每天做幾次這種伸展練習有助緩解痙攣。
補充營養。鍛煉後2小時内攝入大量碳水化合物有利于恢複肌糖元水平,所以訓練後應在2小時内進餐。一般性健身訓練不必吃補劑,注意适時補充碳水化合物,多吃水果蔬菜以及補充食物蛋白即可。
拍打按摩。對酸痛部位進行拍打按摩,可使肌肉放松,促進血液循環,有助于肌肉損傷修複及痙攣緩解。拍打時不可用力過猛,用手一點一點輕輕按摩,來回循環10分鐘左右。
充足睡眠。睡眠時身體以同化作用為主,肌肉的修複很大程度都是在睡眠過程中完成,所以每天充足的睡眠很重要,要保證7-8小時高質量睡眠,睡覺前不要長時間看電視、玩手機、看書、喝茶、喝咖啡等。
運動後注意酸痛和拉傷的區别
用手指按壓肌肉時,正常運動後肌肉酸痛成大面積疼痛,而且有對稱性。比如卧推後胸肌疼痛成大面積疼痛,而且是左右胸肌相同部位都有痛感。而肌肉拉傷通常是某一點疼痛,無對稱性。
正常運動後肌肉酸痛,在靜力拉伸肌肉時,疼痛感減輕;用力收縮肌肉時疼痛感加重;而肌肉拉傷表現為拉伸肌肉時疼痛感加重。
此外嚴重的肌肉拉傷,比如肌肉撕裂情況,會伴有劇烈痛感,而且受傷後馬上發作,并伴有局部腫脹和發熱。
因此,發現自己是輕微肌肉拉傷後,在下次訓練時要避開受傷部位肌肉的發力,待疼痛感完全消失後,再逐步恢複力量訓練。
用泡沫軸來做下肢肌肉放松
1、側支撐
這是一個側支撐來做的泡沫軸滾動,這個動作可以幫助我們緩解下肢肌肉的酸痛,減少腿部訓練帶給腿部肌肉的損傷。首先我們要先将泡沫軸放置在我們的腿部下方,然後我們在泡沫軸上保持一個側面平闆支撐的姿勢,固定好我們的身體,然後身體上下移動,轉動身體,幫助我們緩解大腿部位的肌肉群。
2、坐姿滾動
做完了上一個放松之後,我們來完成一個坐姿的泡沫軸滾動放松,首先我們需要将泡沫軸放在我們臀部下方,然後手臂伸直向後,做一個支撐的動作,将我們一側腿部彎曲卷起,也支撐在地面上。然後我們就像圖中示範的一樣,來完成這個坐姿滾動的動作,這個動作可以幫助我們放松臀腿部的緊張肌肉。
3、俯身腿部滾動
接下來我們來做一個俯身的腿部滾動動作,這也是一個幫助我們放松腿部的動作,我們首先需要俯身向下,然後用雙臂彎曲支撐在地面上,随後将我們一側腿部彎曲,放在地面上,另一側腿部伸直。将泡沫軸放置在伸直腿部的下方,然後做一個腿部的滾動,幫助我們放松腿部肌肉。一側做完後,我們換到另外一側接着完成。
4、大腿内側滾動
我們再來介紹一個腿部的放松動作,這個動作主要是幫助我們放松大腿内側,因為我們做很多動作的時候,容易讓大腿内側肌肉拉傷,所以我們用這個方法來幫助我們放松一下大腿内側的筋膜。和圖中示範的一樣,我們需要将身體保持到俯身支撐的狀态,然後将泡沫軸放在大腿内側下方,做一個滾動的動作。做完一側後,我們換到另外一側接着完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