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午間常做一事讓你輕松排出毒素

午間常做一事讓你輕松排出毒素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8-30 00:31:21

  冷風瑟瑟,帶來的是一陣陣冬意的寒冷;不僅如此,空氣也一次次惡化,太陽出來的日子也是不多見。在這雙重影響下,人的身體首先就會覺得不是很舒服,周圍的空氣也變得幹冷潮濕,久而久之,人的身體就會因這濕氣而出現微弱的變化。

  濕毒是很多人不願意接觸到的,這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不僅讓身體,心理上也會變得莫名的煩躁。但是你是否知道濕毒對人體到底有什麼樣的傷害呢?

  濕毒的危害性

  濕毒的來源大概可分為兩個因素,分為自身産生的,或者是外部“傳染”的。濕毒可以到全身的各個地方,常見的是身體的中部和下部。

  濕毒,中醫稱之為“濕邪”,在中焦,脾胃易受到影響,脾胃除了管消化,還是人體全身氣體升降的樞紐,把清氣升到上面,把濁氣降到下面,清氣不升,上面的頭腦、五官就受到影響。

  濕邪也會影響氣機的運行,幹擾髒腑的正常工作,有時也會和其他病症結合在一塊,時間久了,有的還會影響到血脈不暢。很多現代疾病比如代謝綜合征、高血壓、高血脂,或者有些亞健康和濕邪都有一定關系。

  既然濕毒對人身體的正常運行有那麼多的阻礙,那麼如何清除體内的濕氣便是非常重要的,否則一拖再拖的後果便是讓身體受到很多讓你意想不到的傷害。

  如何排除濕毒

  尤其在眼下,濕毒可以說是“活動”的比較頻繁,許多人雖有心去除濕毒卻是一籌莫展。

  如今,中醫的傳播力度也越來越大,更多人選擇用這種古老的方式來對身體進行一些保健按摩。穴位按摩便是最受人追捧的!

  中脘穴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中上4寸處,即一個橫掌的距離。

  中醫上講,中脘穴為胃的募穴、又為腑會之所。脾胃互為表裡,同為後天生化之本,共同協作以化體内水濕。

  因此,按摩中脘穴能夠溫中散寒、健脾祛濕、和胃理氣,對于緩解濕邪造成的食欲不振、腹部病症、便秘等都有很好的效果。

  血海穴

  血海穴也是很好找的,繃直雙腿後膝蓋内側會出現一個凹陷,在凹陷的上方有一塊隆起的肌肉群,肌肉群的頂端就是血海穴。

  中醫上說,血海穴屬于足太陰脾經,是治療“血症”的重要穴位,具有養血活血、健脾化濕、祛風止癢的功效,是防治心腦血管疾病、皮膚科疾病及肌肉關節疼痛等病症的主要穴位。

  承山穴

  稍稍用力踮起腳尖,小腿後側肌肉浮起的尾端即為承山穴。

  承山穴是人體最有效的祛濕要穴,能振奮膀胱經的陽氣,排出人體濕毒。有些人輕輕一按自己的承山穴,就會有明顯的酸脹痛感,表明體内有濕。

  濕毒有時總是來的如此的突然,那麼該如何知道自己體内是否有濕毒呢?其實,濕毒的分辨并不是很難,隻要你細心觀察便很容易察覺并能夠“對症下藥”,以便快速清除。

  濕毒的症狀

  眼腫舌大

  如果早晨醒來時,你發現眼皮腫,或有下眼袋;照鏡子時發現自己舌苔厚膩、舌體胖大、或舌邊緣有明顯齒痕,這就說明你體内有濕毒!

  要知道自己是否有脾濕,最準确的方法就是看舌的形态。健康人平時可以養成定期觀察自己舌象的習慣,對照一些中醫舌診的圖片,就可以發現自己健康問題的蛛絲馬迹。脾濕的人常常感覺口内粘膩,面色晦暗,發黃。

  食欲減退

  到該吃飯的時候,沒有饑餓的感覺,而且什麼也不想吃;亦或是吃一點東西就感覺胃裡脹脹的;在吃飯過程中有隐隐的惡心感。那你就要小心了!

  中醫五行學說認為,脾具有“土”的特性,土很容易吸水,所以濕毒進入體内最容易傷脾。自檢脾胃功能,就能發現你是否脾濕。

  脾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我們吃到體内的各種食物和水液,把這些物質轉化為能夠被人體利用的營養物質,為細胞新陳代謝提供能量。

  也有一些人食欲不受影響,有較強的饑餓感,可是吃了東西後馬上會有飽脹的感覺,這是胃強脾弱的表現,也是脾濕的征候。

  結語:體内有濕毒對我們人體來說可能是個噩耗,不過也不是很難防治。從本文的介紹中,從濕毒對人的危害,還有如何去除濕毒,還有濕毒出現時的征兆,全方面的讓你全面認識“濕毒”,認識并清除濕毒便是非常簡單的事情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