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母嬰

 > 小孩半夜發燒怎麼辦

小孩半夜發燒怎麼辦

母嬰 更新时间:2025-09-01 23:41:32

  小孩半夜發燒怎麼辦

  小孩半夜發燒,家長們往往會顯得驚慌失措。其實小孩由于身體機能還未完全成熟,發燒發熱都是正常的病症,家長們可以采取以下三個措施進行處理。

  1、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退燒藥。家裡面應該準備一些适用于兒童、臨床安全性較高的退燒藥。如果經過物理降溫處理,寶寶的體溫還是超過38.5℃,此時就要選用藥物退燒。如果孩子吃退燒藥後仍不退熱,而且精神狀況也不好,應該立即去醫院就醫,以免耽誤寶寶的病情,引起其他的并發症。

  2、物理降溫。孩子體溫在38.5度以下時,可以采用物理降溫法幫助寶寶降溫。

  (1)溫水擦浴,即用溫水毛巾擦拭全身。這是一種很好的降溫方法,也适合所有發燒的寶寶。水的溫度32—34度比較适宜,每次擦拭的時間10分鐘以上。擦拭的重點部位在皮膚皺褶的地方,例如頸部、腋下、肘部、腹股溝處等。

  (2)多喝溫開水、青菜水和水果汁。給寶寶多喝水,補充體液,這是最基本的降溫方法,而且非常有效實用,适合于所有發燒的寶寶。不要給寶寶喝冷水,要喝溫水,因為寶寶發燒時經常伴随有胃腸道症狀和咳嗽,喝冷水會加重這些伴随症狀。

  (3)低溫室法:将病兒置于室溫約為26℃的環境中,使體溫緩慢下降。為使其皮膚與外界空氣接觸,以利降溫,需少穿衣服。有條件者,可采用空調降低室溫。這種方法适用于1個月以下的小嬰兒,特别是夏天,隻要把嬰兒的衣服敞開,放在陰涼的地方,他的體溫就會慢慢下降。如果寶寶發燒時伴随有畏寒、寒戰,就不能使用低溫室法。

  (4)溫水浴:水溫約比病兒體溫低3—4℃,每次5—10分鐘。很多家長認為寶寶發燒就不能洗澡,其實,恰恰相反,給寶寶洗個溫水澡,可以幫寶寶降溫。溫水浴适合所有發燒的寶寶。

  (5)冰敷:可以少量适當使用冰敷,在寶寶兒前額、頸部兩側、腋下、腹股溝等大血管位置冰敷或者冷敷。但一定要注意在冰袋外需裹一層布,以防局部凍傷寶寶的皮膚,而且6個月以内的寶寶也不宜冰敷。這種方法的利弊目前還有很多争議。一般認為冰敷弊大于利,因為冰敷可能會引起寶寶皮膚的毛細血管收縮,阻礙散熱,體溫會更高,特别是伴随有畏寒、寒戰,更不能用冰敷。

  (6)退熱貼:退熱貼是近幾年的新産品,很流行,其實退熱效果一般,并不像廣告誇大的效果。在寶寶額頭貼上一貼,寶寶頭部會舒服一點,家長的心也會舒服一些。應該是有益無害吧。

  (7)酒精擦浴:這種方法已經被摒棄了。嬰兒的皮膚很薄,酒精滲透性很強,可能通過皮膚吸收入血的。而且酒精擦浴也會刺激皮膚,引起毛細血管收縮,阻礙散熱,體溫會更高。

  3、測量體溫。孩子晚上發燒家長們不要驚慌。首先第一件事就是先用體溫表給孩子測試體溫,看看孩子發燒的程度,然後再采取應對措施。

  小孩半夜發燒怎麼回事

  小孩半夜發燒通常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分析,一方面是非疾病因素,小孩易受環境影響,另一方面則是疾病因素。下面為大家詳細分析一下小孩半夜發燒怎麼回事。

  疾病因素:最常見的是感冒、中耳炎、泌尿道感染。中耳炎通常是因感冒的細菌或病毒由耳咽管向上感染到中耳,除了嚴重的中耳炎可以看到膿流到耳朵之外,大部份是無法從外表看到異常現象。

  非疾病因素:小孩體溫容易受外在環境影響:溫度過高(中暑)、衣服穿太多、水份攝取不夠、水份流失(流汗、腹瀉)、房間空氣不流通、劇烈運動前後、某些特殊藥物作用,其它如預防注射也可能引起發燒。若體溫呈現不穩定狀态,則應考慮疾病的可能性。

  此外,當小朋友有原因不明顯的發燒時,驗尿檢查也是很重要的。大小孩在泌尿道感染時可能出現頻尿、小便痛,甚至于有小便失禁、腰痛的現象。小嬰兒則可能隻有厭食、吐奶、腹瀉、黃疸等現象,看不出泌尿道方面的症狀,所以非常容易誤診。少部份的泌尿道感染是因為泌尿器官先天發育畸型,例如腎髒的形狀不對、輸尿管進入膀胱的角度不對等等,需要以手術治療。

  小孩半夜發燒注意事項

  1、退熱藥品種很多,有單一成分的,也有形形色色的複方制劑,但主要有效成分卻相同或相似,故不宜幾種藥品同時使用。有些家長一聽某種藥物安全性好,就喜歡給孩子加大劑量,希望增加療效,這種認識應當改變。

  2、引起發熱的原因很多,可為感冒、扁桃體炎;也可能是肺炎、麻疹和腦膜炎等嚴重疾玻退熱藥物隻能改善症狀,無抗菌、抗病毒能力。因此,在使用退熱藥物之前應找出病因,以免影響診斷,耽誤治療。

  3、尤其是嬰幼兒發熱,須依有經驗的兒科醫生處方用藥,不可大意。曾有報道,應給予嬰兒幾滴對乙酰氨基酚滴劑退熱,父母卻按兒童用量給予了一小勺,結果引起了嬰兒嚴重的肝髒損害。

  4、退熱藥劑量過大容易出現胃腸道症狀,甚至引起肝腎功能損害。退熱作用過強會引起出汗過多,體溫突然下降可緻虛脫。

  5、使用退熱藥後要适當多飲水,這既是兒童機體新陳代謝的需要,也有助于藥物的代謝與排洩,以避免和減輕藥物不良反應。

  寶寶發燒的物理降溫方法

  寶寶發燒之後,在觀察到寶寶并沒有其他諸如嘔吐、大便有血等嚴重症狀,發燒的體溫也不是太高,沒有到吃退燒藥的程度時,我們其實可以做物理降溫來為寶寶降低發燒的痛苦。

  1、溫水洗澡

  洗澡能幫助散熱。如果寶寶發燒時精神狀态較好,可以多洗澡,水溫調節在27~37攝氏度。注意不要給寶寶洗熱水澡,否則易引起全身血管擴張、增加耗氧,容易導緻缺血缺氧,加重病情。

  2、溫水擦拭:

  用溫水蘸濕毛巾,擰得稍幹後,給寶寶擦脖子、胳膊、前胸、後背、大腿等部位,位于肘窩、腋窩、頸部的大血管部位要多擦幾下,以微紅為度。

  3、冷敷降溫

  如果寶寶一直發燒,可以用冰袋或冷毛巾來降溫。媽媽可以在寶寶的額頭、手腕、小腿等處各放一塊濕冷毛巾,起到降低體溫、保護大腦的作用。

  4、熱水泡腳

  泡腳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緩解不适。寶寶發燒時泡腳的另一妙處在于能幫助降溫。泡腳可以用足盆或小桶,倒入2/3盆水,水溫要略高于平時,溫度在40攝氏度左右,以寶寶能适應為标準。泡腳時媽媽撫搓寶寶的兩小腳丫,既使血管擴張,又能減輕發燒帶來的不适感。

  5、用退熱貼

  一般冰敷、冰枕隻适合稍大的寶寶使用,而對于6個月以内的寶寶可以使用市面上的退熱貼,舒緩下發燒帶來的不适。同時要補充水分,促進排尿。

  6、冰枕

  寶寶高燒時可以做個冰枕給寶寶枕着,既舒服效果又好。去醫院買個冰袋(不是熱水袋)。把冰塊倒入盆裡,敲成小塊,用水沖去棱角,裝入冰袋,加入50~100毫升水,不要裝滿,2/3滿就可以,排淨空氣,夾緊袋口,包上布或毛巾放在寶寶頭頸下當枕頭。待冰塊融化可重新更換,很快寶寶的體溫會降下來。

  7、增減衣服

  如果寶寶四肢冰涼又打寒顫(畏寒),表示需要溫熱,需要外加毛毯遮蓋,如果寶寶四肢溫熱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熱,可以少穿點衣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母嬰资讯推荐

热门母嬰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