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健康養生 拍拍打打更加有助于身體健康

健康養生 拍拍打打更加有助于身體健康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8-27 10:05:22

  現在關注養生的人是越來越多了,養生得到了很多人的重視,很多人都去做按摩、針灸等,其實這些相對于工作很忙的人來說,是非常的費時費事的。小編告訴大家健康養生是很簡單的,我們不管在什麼時候都能做到了,其實拍拍打打某些部位對我們身體是非常的好的。

  拍拍打打更加有助于身體健康

  我們經常在公園裡面看到很多老年人在拍打自己的肩膀、大腿等部位,大家不要感到驚訝。拍打其實是一種非常的簡單易行的健身方法,對每個年齡段的人都是食用的哦。

  對身體的拍打可以通經活絡、強筋壯骨、發達肌肉、活動關節,促進血液循環,增強新陳代謝、提高身體抗病能力,從而起到強身健體、延緩衰老的作用。下面來介紹關于拍打方法及作用。

  拍打頭頸部

  站立或坐在椅子上,雙目平視前方,全身放松,沉肩墜肘,然後舉起雙臂拍打頭頸部。左手拍打左側,右手拍打右側。先從後頸部開始,逐漸向上拍打,一直拍到前額部。

  我們再從前額頭往後面進行拍打,一直到後頸部,就這樣反複拍打7次左右,在心中默默的說着數字,讓精神得到甯靜,配合着自然的呼吸。

  因悲哀憂郁等不良情緒發于左腦半球思維部分,産生愉悅情緒的區域在右腦半球,進行拍打時逐漸活躍的右腦半球占主導地位,并逐漸抑制左腦的活動,故可消除不良情緒,使人情緒穩定。可治療頭痛、頭暈及腦供血不足等,對于中老年還有健腦和增強記憶的作用。

  拍打胸背部

  取站立姿勢,全身自然放松,然後雙手半握拳。先用左手拍打右胸,再用右手拍打左胸。先由上至下,再由下至上,左右胸各拍打200次,拍打完胸部再拍打背部。手仍半握拳,然後用左手伸到頭後去拍打右背部,再用右手拍打左背部,每側各拍打100次。胸背部有豐富的胸壁神經和脊神經,支配人體運動及心肺功能。拍打胸背可刺激胸背部皮膚和皮下組織、促使體内血液循環加快,通過神經傳導,增強内分泌功能。可防治冠心病、高血壓性心髒病、風濕性心髒病、肺心病、肺氣腫及肌肉發育不良。

  拍打腰腹部

  站立,全身放松,雙手半握拳或手指平伸均可,然後腰部左右轉動。随着轉腰動作,兩上肢也跟着甩動。當腰向右轉動時,帶動左上肢及手掌向右腹部拍打。同時右手向右腰部拍打。如此左右反複進行,手掌或拳有意識地拍打腰部、腹部,每側各拍打200次。

  拍打肩部

  我們站立或者坐在椅子上面,用我們的左手拍打自己的右肩,再用右手拍打自己的左肩,每個肩拍打100次的樣子。這樣每天堅持做的話,能夠有效的治療肩痛、肩酸、肩周炎及肺不張等多種的肩部問題。

  拍打雙上肢

  用左手拍打右上肢,用右手拍打左上肢。拍打時要周到,上肢的四周都拍遍,一般每側拍打100~200次,可預防或緩解上肢肌肉發育不良、上肢麻木、肢端紫绀及半身不遂等。

  拍打雙下肢

  正坐在椅子上,先拍打左腿,左腳放在矮凳上,使整個下肢放松。用雙手從上到下、從裡向外,再從下到上、從外向裡,由大腿到小腿進行拍打,然後再換拍右腿。一般各拍打200次。可防治老年性下肢麻木,增強新陳代謝,對偏癱的肢體有一定治療作用。

  拍打雙上下肢和肩部,可以促進血液循環,解除肌肉緊張,使局部關節尤其是肩、肘、腕、指、膝等關節得到适度的放松。由拍打所産生的震動波和沖擊波,可傳導至肌肉的深部,從而促進血液循環、增加血管的柔韌性,有利于肌肉勞損、頸椎病、關節炎的防治。

  注意問題

  全身要放松、自然,不要緊張,頸直胸挺,呼吸平穩,排除雜念。

  用力要适當。應先輕後重、先慢後快、快慢适中、不宜過猛。有病變的關節肌肉處用力可稍大些,節奏可稍快些。拍打胸腹部時動作要稍輕,不要重拍重捶,防損傷内髒。

  循序漸進,持之以恒,周到全面,不可東一下西一下地胡亂拍打。最好安排在早晨起床後進行。

  幫寶寶拍打嗝需謹慎

  2大注意事項

  1 手部姿勢:五根手指頭并攏靠緊,手心彎曲成接水狀,拍在寶寶背上時不要漏氣,而拍的力量應該是能引起振動、又讓寶寶不感覺疼痛。

  2 多次拍打:每一餐可分2~3次來拍打嗝,不要等寶寶全部喝完才拍。遇到容易脹氣、溢奶、吐奶或寶寶很餓的時候,在開始喂食之後不久就要先幫他拍打嗝,這樣可有效避免脹氣或吐奶。

  拍打嗝牢記3“不”

  拍打嗝是一項重要的育兒工作,以下3個“不”請務必留意:

  1 不着急:别催促寶寶喝奶,要給寶寶留出學習喝奶技巧的時間。

  2 不偷懶:督促自身正确學習打嗝技巧,并切實執行。

  3 不粗心:在寶寶滿9個月大之前,要随時留意是否出現脹氣。

  3種常見拍打嗝姿勢

  1 直立抱在肩上

  不論是站還是坐,媽媽都要将寶寶盡量直立抱在肩膀上,以手部及身體的力量将寶寶輕輕扣住,再以手掌輕拍在寶寶的上背部即可。

  醫師叮咛

  1 媽媽在自己肩上放置小毛巾,以防寶寶溢奶、吐奶。

  2 在拍打嗝時,以一定的力量将寶寶固定抱住非常關注,但是要注意不能遮住寶寶的口鼻。

  3 拍打和按摩可以交叉使用,在試過幾次之後,如果寶寶還是沒有打嗝,可将寶寶換到另一側肩膀再繼續拍。

  2 端坐在大腿上

  媽媽坐着,讓寶寶朝向自己坐在大腿上,一隻手撐在寶寶的頭、下颚及家浜之間,另一隻手輕拍寶寶的上背部即可。

  醫師叮咛

  1 準備好小毛巾,随時防止寶寶溢奶、吐奶。

  2拍打和按摩可以交叉使用,在試過幾次之後,如果寶寶還是沒有打嗝,可将寶寶換到另一條腿上繼續拍。

  3 側趴在大腿上

  媽媽坐好,雙腿合攏,将寶寶橫放,讓其側趴在腿上,寶寶頭部略朝下。

  媽媽以一隻手扶住寶寶下半身,另一隻手輕拍寶寶上背部即可。

  醫師叮咛

  1 在媽媽大腿上放置小毛巾,以防寶寶溢奶、吐奶。

  2 此姿勢更适合年齡較小的寶寶,為了防止寶寶滑落,要适當用力把寶寶身體固定在媽媽大腿上。

  結語:下次我們在看到别人拍打的時候就不要感到好奇了哦,其實這是拍打健身法,是非常的有利我們的身體,拍打的方式也是很多的。我們可以更加自己哪裡不适用哪種方法的哦。但是,我們幫寶寶拍打嗝也是需要多加注意的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