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長壽的方法 細數活百歲不癡呆的11秘訣

長壽的方法 細數活百歲不癡呆的11秘訣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8-21 17:29:02

  長壽是現代人的追尋目标,他們不滿足于現在壽命的時間,可是長壽了要能健康腦袋正常不癡呆的也是個問題。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長壽時也能健康不癡呆的11秘訣,讓你能夠健康正常的生活。

  長壽的方法

  早起習慣

  1.起床後馬上喝杯溫開水

  人體在一夜睡眠中會丢失500毫升水分,起床後需要立刻補充。而且溫開水有助提升體溫,體溫每上升1℃,人體基礎代謝也會随之提高10%,喝水可以減肥。

  2.一周至少喝3次蔬果汁

  一周至少喝3次蔬菜或水果汁,能把得認知障礙症(老年癡呆症)的風險降低75%。

  3.每天曬15分鐘太陽

  适量多曬太陽能幫助人體制造維生素D,而研究表明維生素D有抗癌作用。

  上班習慣

  公務包裡帶上幾塊黑巧克力。吃上幾塊黑巧克力能為你補充能量,有助提高工作效率;而且黑巧克力富含多酚,有助抗老化。同時它的升糖指數低,有助控血糖。

  家務習慣

  愛做飯。有研究表明,喜歡做飯的人不易得認知障礙症,操心一天三餐對大腦就是種良性刺激。

  日常生活習慣

  盡量避開碳酸飲料、加工食品。可樂等碳酸飲料及快餐等加工食品含有大量的磷,會妨礙人體吸收鈣,不利骨骼健康。

  運動習慣

  1.适當出汗

  運動量要以出汗為宜,幫助排出體内蓄積的毒素。

  2.設法減重5%

  健康活到百歲者的一大共同特征就是不胖,體重隻要降低5%,得糖尿病和高血壓的風險就會下降。

  3.每天步行30分鐘

  有研究表明,死亡率最高的人是那些平時幾乎不走路的人,每天步行30分鐘,能促進血液循環,有助健康長壽。

  晚飯習慣

  1.生吃洋蔥

  洋蔥所含的硫化物能預防動脈硬化和高血壓,生吃效果更好,建議切成薄片,做成蔬菜色拉吃。

  2.八九點後不吃東西

  脂肪在半夜2點最易蓄積,如果此時處于空腹狀态,脂肪就不易蓄積,按照一般消化時間推算,就要在晚八九點後不吃東西。

  如何長壽 男人怎麼吃枸杞補腎長壽

  枸杞全身都是寶,枸杞的葉、花、根也是上等的美食補品。這并不是開玩笑的說。現代研究,枸杞子有降低血糖、抗脂肪肝作用,并能抗動脈粥樣硬化。另外,枸杞不但可以滋陰壯陽,滋陰補腎、益氣安神、強身健體,對慢性肝炎、中心性視網膜炎、視神經萎縮等療效顯着;對抗腫瘤、保肝、降壓、以及老年人器官衰退的老化疾病都有很強的改善作用,腎虛患者要多吃枸杞。

  1.延緩衰老

  枸杞在古代就是滋補的上品,有古書為證,因為枸杞有延衰抗老的功效,所以又名“卻老子”。枸杞中的維生素C含量比橙子高,β-胡蘿蔔素含量比胡蘿蔔高,鐵含量比牛排還高。

  2.壯陽

  枸杞所起到的壯陽功能令人喜出望外。

  3.美白養顔

  對于女性而言,常吃枸杞還可以起到美白養顔的功效。

  4.養肝明目

  枸杞性甘、平,歸肝腎經,具有滋補肝腎,養肝明目的功效,常與熟地、菊花、山藥、山萸肉等藥同用。

  5.補虛生精

  枸杞全身都是寶,枸杞子能補虛生精,用來入藥或泡茶、泡酒、炖湯,如能經常飲用,便可強身健體。

  6.抑癌防癌

  枸杞對體外癌細胞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可用于防止癌細胞的擴散和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

  吃什麼長壽 揭秘花生7大養生功效

  1、降低膽固醇:

  花生性味甘、平,可健脾和胃、潤肺化痰、益氣止血,用于脾虛消瘦、食少乏力、幹咳少痰、産後乳汁不足等症。花生中的脂肪可使肝内膽固醇分解為膽汁 酸,促進排洩,從而降低血中膽固醇含量,用以預防動脈粥樣硬化。>>>花生的營養價值 經常食用補氣潤肺促排洩

  2、花生可以暖胃:

  花生對付霜降後高發的胃痛,有意識地選擇一些暖胃食物,如花生、南瓜、紅薯、胡蘿蔔、甘藍等,便可以達到養胃暖胃的目的。

  3、緩衰老:

  花生中高含量的蛋白及氨基酸還可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它所含的VE可延緩組織老化,并增強肝髒解毒功能。

  4、促進兒童骨骼發育:

  花生含鈣量豐富,可以促進兒童骨骼發

  5、預防腫瘤:

  花生、花生油中含有一種生物活性很強的天然多酚類物質——白藜蘆醇。而富含白藜蘆醇的花生、花生油等相關花生制品将會對飲食與健康養生發揮更大的作用。

  6、凝血止血:

  花生衣中含有油脂和多種維生素,并含有使凝血時間縮短的物質,能對抗纖維蛋白的溶解,有促進骨髓制造血小闆的功能,對多種出血性疾病,不但有止血的作用,而且對原發病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對人體造血功能有益。

  7、提高智力:

  花生蛋白中含十多種人體所需的氨基酸,其中賴氨酸可使兒童提高智力,谷氨酸和天門冬氨酸可促使細胞發育和增強大腦的記憶能力。

  9大長壽秘方

  長壽方法一:每天曬太陽10分鐘

  男人缺少維生素D會導緻脫發、性欲低下、肌肉無力及關節疼痛等問題。

  每天曬10—15分鐘太陽就可避免維生素D缺乏。

  長壽方法二:每天吃蘋果

  50歲以上男人比女人更容易得腸癌。英國慈善組織“抗擊腸癌會”,吃蘋果還可以減肥。

  建議:每天攝入18克纖維素。1根香蕉含纖維素1.8克,1個蘋果(帶皮)含纖維素4克,是最方便的選擇。

  長壽方法三:常過性生活

  澳大利亞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在排卵期前一周,如果男性每天都有性生活,可以改善精子質量,提高妻子的受孕率。

  長壽方法四:護牙能防秃頭症

  西班牙格拉那達大學科學家發現,秃頭症除了與遺傳和壓力有關之外,與牙病也關系密切,因此秃頭症患者應該去看牙醫。

  長壽方法五:降低膽固醇

  美國坦普爾大學醫學院泌尿學專家建議,戒煙、減肥、降低膽固醇能促進血液循環,提高性生活質量。

  長壽方法六:加強盆底肌肉訓練

  可有效鍛煉膀胱和陰莖功能,從而防止勃起障礙和尿失禁。

  長壽方法七:少吃肉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研究表明,少吃肉可以減少癌症和心髒病危險,有助于保持男性陽剛之氣。

  長壽方法八:反手刷牙

  用不經常使用的一隻手刷牙或端杯子,有助于大腦産生新的記憶細胞,從而防止老年癡呆。

  長壽方法九:錢包别放屁股後

  如果經常開車或坐班伏案工作,容易導緻下腰疼痛。理療專家稱之為“錢包神經病”。錢包會壓迫後背坐骨神經,導緻小腿、腳踝部疼痛或麻木。

  吃什麼長壽

  1.蘋果

  每日吃一個蘋果可以大幅降低患老年癡呆症的風險。蘋果含有的栎精不僅具有消炎作用,還能阻止癌細胞發展。

  蘋果同時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能夠提高人體免疫力,改善心血管功能。

  2.魚

  關心心髒健康的人應當多吃魚,每周做三頓魚菜或每天吃30克魚肉,能夠使中風風險降低50%。

  醫學研究證明,經常吃魚的日本人和愛斯基摩人與很少吃魚的民族相比,患心血管疾病的比例要小得多。

  3.大蒜

  大蒜不僅能夠防治感冒,還能降低胃癌、腸癌風險,增強消化功能。

  另外大蒜還能很好地淨化血管,防止血管堵塞,有效預防血管疾病,大蒜是很好的養生食品。

  4.草莓

  隻要多吃草莓就能充分補充維生素C,草莓同時富含鐵,可以提高機體免疫能力。

  草莓中的染色物質和香精油,能形成特别酶,預防癌症。

  5.胡蘿蔔

  胡蘿蔔富含β-胡蘿蔔素,不僅能夠保護基因結構,預防癌症,還能改善皮膚,增強視力。

  6.香蕉

  香蕉是碳水化合物含量最高的水果,還含有各種各樣的微量元素,能阻止糖迅速進入血液。

  其中鎂含量豐富,吃上1根香蕉就能滿足人體24小時所需鎂元素的1/6。

  7.豆腐是老人喜歡的美食

  老人們普遍愛吃豆腐。他們說:“魚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

  《随息居飲食譜謂:“處處能造,貧富攸易,詢素食中廣大教主也,亦可入葷馔,冬月凍透者味尤美。”

  豆腐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和異黃酮。豆腐具有益氣、補虛、降低血鉛濃度,保護肝髒。

  促使機體代謝的功效,常吃豆腐有利于健康美和智力發育。

  老人常吃豆腐對于血管硬化、骨質疏松等症有良好的食療作用。

  8.長壽老人很喜歡喝粥

  從長壽老人的飲食習慣看無一不喜歡喝粥。着名經濟學家馬寅初和夫人張桂君,夫妻雙雙都是百歲老人,倆人尤其喜歡喝粥,粥是很好的養生食品。

  每天早晨,把50克燕麥片加入250克開水,沖泡2分鐘即成粥。天天如此,從不間斷。

  上海第一百歲老人蘇局仙先生,一日三餐喝大米粥,早晚喝稀粥,中午喝稍稠的粥,每頓定量為一淺碗,已形成習慣。

  他們說:“喝粥渾身舒坦,對身體有益。”曆代醫家和養生家對老人喝粥都十分推崇。《随息居飲食》說:“粥為世間第一滋補人物。”

  粥易消化、吸收,能和胃、補脾、清肺、潤下。

  清代養生家曹慈生說:“老年,有竟日食粥,不計頓,亦能體強健,享大壽。”他編制了粥譜一百餘種,供老年人選用,深受歡迎。

  9.大白菜人人愛

  大白菜,平常菜,老年人,最喜愛。白菜味道鮮美、勞素皆宜,國畫大師齊白石先生有一幅大白菜圖,獨論白菜為“菜中之王”,并贊“百菜不如白菜”。

  老人常說:“白菜吃半年,大夫享清閑”。可見,常吃白菜有利于祛病延年。大白菜含有礦物質、維生素、蛋白質、粗纖維。

  從藥用功效說,大白菜能養胃、利腸、解酒、利便、降脂、清熱、防癌等七大功效。

  10.米是老人的最佳補品

  老人最喜歡小米,把小米當成最好的滋補佳品,小米是谷子去皮後的顆粒狀糧食,曆來就有“五谷雜糧,谷子為首”的美稱。

  體弱有病的老人常用小米滋補身體。祖國醫學認為,小米益五髒,厚腸胃,充津液,壯筋骨,長肌肉。清代有位名醫說:“小米最養人。

  熬米粥時的米油勝過人參湯。”可見,長壽老人喜歡小米很有道理。

  四項長壽的“秘訣”介紹完了,讓人很驚訝的是,這些“飲食佳品”都是很常見的,隻不過很少有人相信進食這些常見的食品就能長壽,香型的人也很難堅持。

  不過,隻有相信才能得到,正在為自己找尋長壽秘方的你,不妨試一試。

  長壽食品

  吃肉類“腿”越少越好

  “吃四條腿的不如兩條腿的,吃兩條腿的不如沒有腿的。”很多年前,我國營養專家就對人類食肉方式給出以上說法。

  意思是說,吃四條腿的牛、羊、豬的肉不如吃雞、鴨等禽類的肉,吃禽類的肉不如吃魚肉。

  上海養生保健委員會傅善來教授指出,食用過多的肉類會造成體内脂肪和蛋白質等營養超标,從營養角度來說,天上飛的和水裡遊的屬于白肉,自然比在地上跑的紅肉營養均衡。

  不過,飲食講究的是少食多餐的原則,隻有當食物種類夠雜,才能使營養均衡。而不是因為某一種食物營養好而盲目攝入很多。

  吃粗糧類越雜越好

  記者發現,報道中提到的領導食譜,不像一般人想像的滿是山珍海味,恰恰相反,他們吃更多的粗糧,更少的肉類;他們一系列飲食方法,絕大部分普通老百姓也可以如法炮制。

  上海營養學會副理事長蔣家琨教授告訴記者,現在飲食單一,白面、大米,很少食用雜糧,使得人體熱量增加,也是癌的發生誘因之一。

  現代人吃飯不注重糧食而攝入的菜類和脂肪太多。其實一個人每天需要攝入4兩米飯,如果能增加一些粗糧的攝入,對身體會更好。

  盲目的光吃菜少吃或不吃飯也是違背營養學原理的。

  零食選擇越健康越好

  油炸類、硼化類、酸辣類……現代人茶餘飯後的小零食越來越多,但對身體健康和養生的危害卻不容小觑。

  據報道,領導們的零食多為酸奶、堅果、水果、銀耳蓮子羹或麥麸等。

  因為這些食物可以健腦、養心,尤其是有宴請時,吃些含維生素B群的食物,會避免胃黏膜損傷,所以需要在喝酒前用粗糧、雜糧、瘦肉、花生等“打底”。

  健康膳食的一二三四五

  一指每天喝一袋牛奶

  可以有效改善我國膳食中鈣攝入量普遍偏低現象。

  如有牛奶不耐症,可用酸奶,低乳糖奶或兩倍豆漿代替。

  二每日攝入碳水化合物

  指每日攝入碳水化合物250-350克,即相當于主食6-8兩,可依個人胖瘦情況而增減,如為超重者,應減少主食攝入量。

  三指每日進食三到四份高蛋白食物

  每份指:瘦肉1兩,或雞蛋1個,或豆腐2兩,或雞鴨2兩,或魚蝦2兩。以魚類、豆類蛋白較好。

  四指四句話

  有粗有細(粗細糧搭配);不甜不鹹(廣東型膳食每日攝鹽6-7克,上海型8-9克,北京型14-15克,東北型18-19克。

  以廣東型最佳,上海型次之);三四五頓(指在總量控制下,分餐次數多,有利于防治糖尿病、高血脂);七八分飽。

  五指每天吃500克新鮮蔬菜及水果

  是預防多種疾病的有效措施。當然配餐時可再用适量烹調油、幹果及調味品等。

  科學長壽的養生方法

  1、女性在飲食上要學會營養搭配均衡

  不能夠依照自己的喜好,而不至于養生,可是很容易讓自己的健康出現一些小的狀況。

  特别是春天,不要多吃辛辣的食物,不然會導緻肝火旺盛,影響到肝髒功能。多吃清淡的食物才能更好的養肝護肝。

  2、吃飯時,盡量蔬菜多一些

  因為蔬菜中含有人們所需要的大量維生素等微量元素,而且綠色蔬菜具有清腸胃消脂的作用。

  讓體内的脂肪不會過多,又可以達到排毒的效果,排出毒素身體一身輕松,這樣身體才會更加的健康。

  3、早餐一定要吃的好和營養

  要養成在9點前吃完早餐的習慣。并且以豆漿、五谷類食物為主,五谷類食物可以讓腸胃更好的消化和吸收,又能夠給幫助腸胃有序的蠕動。

  不吃早餐很容易讓身體引發腸炎、胃病等腸胃疾病,而且還會誘發膽結石的症狀。

  4、中餐要吃飽、晚餐要吃少

  中午要吃含有蛋白質高的食物如魚肉、豬肉等但不要烹饪的過于油膩和辛辣,不然就破壞了健康的飲食。

  晚餐要吃到7成飽即可。特别是女性随着年齡的增長,很容易身材走樣,所以晚餐要吃少,才有利于消化和吸收。晚上吃的太飽出現消化系統和心血管疾病。

  5、對于吃,不能過于的随便

  更不要吃泡面等方便食品代替自己的三天。雖然快捷,但是十分的不健康和補營養。

  長期使用這些含有防腐劑的食物會導緻癌症的高發率。長壽的身體就必須要健康的飲食,也不要讓自己的三餐時間混亂,必須要按時有規律的進食。

  長壽新方法

  1.每天吃一份未加工蔬菜,可延壽2年

  該發現出自意大利研究人員的試驗。但記住,一定是未加工的,因為蒸煮會消耗掉蔬菜中30%的抗氧化劑。

  但如何達到規定攝入量呢?研究人員建議,把剁碎的辣椒、青椒、胡蘿蔔等蔬菜塞滿面包,将其當成早餐或午餐。

  2.将身體質量指數(BMI)保持在25~35,可延壽3年

  美國阿拉巴馬大學研究人員發現,多餘的脂肪會增加糖尿病、心髒病等幾率。

  而BMI(體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保持在25~35則會延遲這些疾病發生。但這需要堅持鍛煉。

  杜克大學研究表明,如果有伴侶陪着鍛煉,慣于久坐的男性每周鍛煉三次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3.每周吃5次堅果,可延壽3年

  美國洛瑪連達大學調查發現,一周中有5天堅持嚼堅果的人,比一般人多活2.9年。而每天吃2盎司(約合57克)堅果就足夠了,堅果是很好的養生食品。

  4.多交朋友,可延壽7年

  澳大利亞研究人員發現,朋友圈廣的人平均延壽7年。

  所以,盡量在工作中多認識新面孔或主動向素未謀面的鄰居問好。

  5.告訴自己,“退休後的生活依舊五彩缤紛”,可延壽7.5年

  該研究出自耶魯大學。

  專家們指出,老年人應多給自己的晚年生活找點兒樂子,培養些興趣,或多做公益事業。

  《身心醫學》雜志研究報告顯示,無私的行為将對人的生活産生積極的影響,并能将注意力從一些讓人不開心的事情上移開。

  長壽秘訣

  一是性格樂觀,笑口常開

  在采訪包廷琴老人的過程中,他給我們留下的最深印象就是老人的樂觀開朗。

  老人耳朵不好,聽不見别人說話,但一見對方開口,就一定會樂呵呵點頭。

  包廷琴的女兒透露,老人沒有“隔夜愁”,遇到煩心事,總是睡一覺起來就全消散了。

  二是起居有規律,睡眠質量好

  早睡早起,按時作息、吃飯,幾乎是百歲壽星共同的特點,包廷琴老人也不例外,睡眠好對健康養生有益。

  一般晚上8、9點是這位百歲壽星的休息時間,清晨7點,最晚8點多,老人就會起床。

  随後,老人會自己穿好衣服,慢慢走到衛生間刷牙梳洗。至于吃飯時間,老人通常很有規律,按時吃飯,雷打不動。

  三是飲食有節,不挑食

  在采訪百歲老人飲食習慣時,我們得到最多的回答是“什麼食物都吃”。

  百歲壽星在飲食上基本沒有特别要求,家人吃什麼,老人就跟着吃什麼。

  據了解,包廷琴老人不飲酒、不吸煙,隻是原先一些飲食習慣還不太科學。

  比如喜歡吃甜食等,不過後來在貼身護士的循循善誘下,老人逐漸調整了飲食結構。

  四是喜歡勞動,閑不住

  包廷琴老人的一大特點就是勤勞。盡管已百歲高齡,但每天起床後,老人都要自己穿衣洗梳,從來不假他人之手。

  而且老人閑來無事,還會動手擦擦桌椅窗戶,幫忙揀揀菜。“生命在于運動”這句話在百歲老人的身上體現得淋漓盡緻。

  五是愛幹淨,講衛生

  記者看到,包廷琴老人的家裡窗明幾淨,居室整整齊齊,通風順暢空氣新鮮。據了解,老人很愛幹淨,衣服時時更換,經常洗澡更是老人長期以來的習慣,就連冬天也不例外。

  有段時間包阿婆經常便秘,在社區護士的指導下,老人自己學會了腹部按摩法來治療便秘——每天2次,用手掌分别順時針和逆時針按摩腹部各50下,增加腸蠕動。

  便秘治好後,包廷琴依然堅持使用這個簡單的保健方法。

  六是子女孝順,生活無憂

  包廷琴生活在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兒孫們在生活中都争着孝敬老人,經常陪老人遛彎、聊天、看電視,按照老人意願做可口的飯菜。

  此外,社區衛生中心還特别安排了資深護士來管理老人的健康計劃,使老人生活得無憂無慮,心情舒暢。

  七是有一定的遺傳因素

  醫學上已經證明長壽可以遺傳。記者在采訪中也了解到,百歲老人大都有長壽家族史,他們的父母兄弟大多活過80歲。

  包廷琴老人的後代,看起來也比同齡人年輕。老人的女兒今年70多歲了,但皮膚依然白皙光滑,看不出絲毫老态。

  十佳長壽習慣排行榜

  1.多喝水

  水不僅能拯救人們的生命,還是長壽的第一要素。美國疾控中心的相關數據表明,很多疾病是由于攝入水不足引起的,多喝水可以減肥。

  養成勤飲水的好習慣,并适量攝取果汁、各種湯品,增加水分的攝入。

  2.倒金字塔的飲食習慣

  你的飲食結構必須像一個金字塔:以充足的早餐為基礎,接下來是吃好午餐,晚餐絕對要少,就像金字塔的塔尖。

  切記大餐後不要立即上床睡覺。确保多吃堅果和幹果,少吃薯條和油炸零食。每天都必須遵循這些飲食規則才能保持健康。

  3.消除壓力

  歡笑是壓力的克星。别再為小事憂慮,讓你的生活更輕松些。

  不要讓自己背上不必要的工作負擔,能做多少就做多少。這樣你才能選擇對你最重要的事情,從而實現長壽的願望。

  4.幫助别人

  你可以資助貧困的人,與饑餓的人分享食物,向有困難的人伸出援助之手。當看到别人快樂,自己會更加快樂。

  這能給你帶來一種自我滿足感。

  5.樂觀

  樂觀的人更易産生長壽的信念。在對美國百歲老人的調查中發現,所有老人之前都對自己活過百歲充滿信心。

  這種信念使他們在面對生活困境時,仍然保持良好的健康習慣和充滿鬥志的心态。

  6.生活隻取所需,勿戀舒适

  保持簡單、基本的需求對健康有益。選擇喝白開水而不是碳酸飲料,選擇步行而不是開車,選擇自己烹饪而不是去餐館用餐。

  基本的生活所需不僅滿足你的需求,還能讓你的身體不會因貪戀舒适而産生惰性。

  在這種生活節奏中,你會越來越勤快,而不是成為每天看電視的“沙發族”。

  7.愛家人

  在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熱愛家人的人心理健康指标非常平均,更有可能達到活過百歲的目标。

  這是因為,熱愛家人能讓你産生對自己健康的責任感,同時,多點時間與家人在一起,工作時間少些,能消除消極想法和緊張情緒。

  8.拒絕服用成瘾性食物和藥物

  烈酒、香煙、安眠藥等都會讓你遠離長壽。吸煙會讓壽命減半,而烈性白酒會讓記性越來越差。

  依賴安眠藥則會讓你失去自己入睡的能力

  在你能看到的任何地方貼上便利貼,提醒自己戒掉壞習慣,按醫囑服藥,多去戶外,能有效幫你解除成瘾。

  9.旅行途中結識新朋友

  到各地旅行能遇到很多新朋友,看看美景,了解新地方的曆史,會收獲新的人生價值觀。

  結識新朋友可以使頭腦清晰,改變思維方式,為生活帶來新的希望。

  10.練習瑜伽和冥想

  瑜伽能放松身體的每一塊肌肉,通過連續運動排出汗液來消除所有的體内毒素。冥想可以使你的大腦保持平靜,清除一切雜念來保持大腦健康。

  總結:人活的越老腦子也就越不靈光,那是人體正常衰退的迹象。我們光想着讓自己如何長壽可是你活到百歲你的腦子不是正常的對于你想要做的事也是于事無補的,通過以上小編的叙述相信大家對于到老也不癡呆有所了解了吧,小編希望大家能夠健康快樂的到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