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輪轉,不知不覺已經到了冬天。和其他季節有所不同的是,冬天的降臨總是讓人無法防備,前一天還是一派風和日麗的大好風景,第二天起床窗外的世界卻已經變成了一片驚心動魄的白。即使人們在心中早有準備,并且穿上了厚厚的衣服,依然抵擋不住刺骨的寒意。
中醫理論認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而冬季又是萬物岑寂的時刻,雖然表面上看不到什麼生機,但其實這些生機都悄悄的潛藏了起來。比如樹木的地上部分枯萎了,但是其地下的部分卻充滿了生機,動物的冬眠是為了減少機體能量的消耗,保存住生命的物質,所以冬天的特征就是“藏”。腎髒在五行中屬水,是為陰藏,所以冬天正是養護腎髒的最佳時期。那麼,又有什麼方法可以在這個寒冷的冬季給腎髒補充元氣呢?
一、飲水補腎
我們身體内的廢物主要是通過腎髒和肝髒來處理的,在人體新出代謝的過程中,腎髒會将體内的廢物以及雜質排出體外,多喝一點水可以幫助尿液的排出,從而減輕腎髒的負擔。《本草綱目》在開篇時就将水作為一種靈丹妙藥,人體中百分之七十五的含量都是水,在水的分配法則中,大腦一直處于絕對領先的地位。如果缺乏水分,就有可能會引起體内毒素的淤積,從而加重腎的負擔。
二、吞津養腎
所謂的津就是我們常說的“口水”,學名唾液。唾液無色無味,正常人每天分泌約一升左右。它主要由唾液腺分泌,具有潤滑口腔黏膜、溶解食物和便于吞咽的作用,其中還含有澱粉酶和溶菌酶,能夠幫助腸胃進行消化,吞咽津液可以起到滋養腎精,保護腎髒的功效。
三、吃“黑”補腎
根據傳統中醫理論認為,“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源。”而腎主要依靠後天的食物來供養,《内經》有雲:“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這句話的大概意思就是告訴人們飲食需要平衡。現代研究表明,食物的顔色的深淺和營養價值的高低關系十分密切,黑色獨入腎經,能夠益腎強腎,同時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延緩各個器官的衰老,而在冬天吃上一些黑色食物,其效果則會更為顯着。
和羊肉、狗肉之類具有補腎作用的食品不同的是,黑色食品不僅營養豐富而且大多數性味平和,即使多吃了一些也不會讓人感到膩。這些食物有: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棗、海帶、甲魚等。
四、運動補腎
進入冬季後,早睡晚起成了保護身體的一個常用方法,早睡可以讓人體内的陽氣不會流失,保持身體正常的溫度。晚睡就是在太陽升起後起床,因為此時人體的陽氣迅速上升,大腦也變得逐漸清醒起來。
在冬天進行一些力所能及的體育活動,不但能夠讓有些抑郁的心情開朗起來,而且還能夠增強人體的免疫能力。另外,腎主納氣,可以幫助肺進行呼吸,預防多種慢性呼吸系統,而腎與膀胱互為表裡,膀胱經脈經過人的背部,如果寒氣想要入侵人體,那麼其必首當其沖。所以,冬天尤其要注意背部的保暖。
五、按摩養腎
人們常言:腰為腎之府,經常按摩腰部,可以防治因為腎虧所導緻的慢性腰肌勞損、腰酸背痛等症狀。具體的按摩手法也十分簡單,首先将兩隻手掌心對掌心搓熱後分别放到腰部,手掌面向皮膚,上下按摩腰部,直到腰部能夠感受到熱量為止,可以每天早晚各做一遍。
此外,中醫認為,人腳部的湧泉穴直通腎經,同時也是人體濁氣下降的地方,經常按摩湧泉穴可以益精補腎,強身健體,防止早衰的症狀,同時對于腎虧引起的眩暈、失眠、耳鳴等都有着一定的療效。在每天上床之前,可以用溫水浸泡一下腳,在泡腳的同時還可以用手互相摩擦按摩兩隻腳的腳掌心,每次做100次左右即可。這種方法可以滋陰補腎,祛除體内的火氣,尤其對于中老年人常見的虛熱症狀有着非常明顯的療效。
結語:以上就是作文庫知識百科給大家帶來的關于冬季補腎的一些小方法。腎在每一個人身體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腎髒功能的好壞直接決定一個一個人精神狀态的好壞。這些補腎的方法對于普通人而言,可以說是簡便易行,希望朋友們可以運用這些方法讓這個冬天不再那麼寒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