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在現代社會屬于一種高發性疾病,而且症狀比較複雜容易多變,依據其症狀的不同,分為多種不同的類型,例如頸型頸椎病等等。一般來說,治療頸椎病也可以采用按摩方法,下面就來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頸型
按摩操作:患者取坐位,用握拳磙法松解頸項部三線,
風池→肩井、風府→大椎,岡上肌以及背部豎脊肌。一指禅推痛點,推按風池、大椎,按揉頸項部兩側大筋,由上而下數遍。搖頸椎,拔伸頸椎。直擦頸項部項韌帶以及兩側肌肉,以透熱為度。每日1次,每次30分鐘。
随症加減:頸部肌肉可觸及痙攣的肌腹,常配合按揉風池、天鼎、天柱、天宗及頸椎棘突旁壓痛點,拿風池,拿頸項,拿肩井以提高鎮痛解痙作用。
神經根型
按摩操作:患者坐位,用側磙法松解頸椎旁肌肉,用一指禅推頸項部三線,風池→肩井、風府→大椎。用側攘法施于患肢至麻木手指部。推按風池、大椎,點按患側肩井、臂臑、曲池、合谷。頸項部拔伸法,拿上肢,拿肩部(三角肌)→上臂(肱二頭肌、肱三頭肌)→前臂(伸肌群、屈肌群)。撚、理、拔手指。搓、抖肩與患肢。直擦頸項部項韌帶以及兩側肌肉,以透熱為度。每日1次,每次30分鐘。
随症加減:如果患者頸椎棘突偏外,在以上手法完成後,患者前屈頸部至适當角度,一般上位頸椎前屈幅度小,下位頸椎前屈幅度大,可先以一手拇指觸摸于應複位的頸椎棘突,令患者頸部前屈,當前屈幅度逐漸增大時,該棘突會向上滑動,即令患者停止,并保持此幅度。醫生以一手拇指抵按錯位棘突,另一上肢肘部托住患者下颌,前臂環繞面部颞部,再用手按住病人枕部向上牽引,同時向患側旋轉,使椎間關節整複。整複的标志應以拇指接觸的棘突錯動為準,彈響不應作為整複的标志。
椎動脈型
按摩操作:患者取坐位,用握拳磙法松解頸項部三線,風池→肩井、風府→大椎,岡上肌以及背部豎脊肌。一指禅偏峰推印堂→神庭、前額至左右太陽。大魚際揉前額以及左右太陽。大拇指按印堂→百會,分按前額。掃散法施于頭部兩側颞部,分、合推前額。頸項部拔伸。直擦頸項部項韌帶以及兩側肌肉,以透熱為度。每日1次,每次30分鐘。
随症加減:惡心、嘔吐者,指按揉内關、脾俞、胃俞、足三裡等穴。眩暈、耳鳴者,指按揉太陽、攢竹、百會、耳門、聽官、聽會、翳風等穴。偏頭痛者,掃散法施治于頭之兩側約率谷穴處,指按揉風池、風府、合谷等穴。
交感型
按摩操作:患者坐位,用側磙法松解頸椎旁肌肉,用一指禅推頸項部三線,風池→肩井、風府→大椎。指揉按人迎、氣舍、翳風,按壓上下眼眶12次。從太陽穴起,由前向後,用五指拿頭的中間、兩側和下部12次。拿風池以及頸項部,由上而下數遍,以酸脹為度。頸項部拔伸。直擦頸項部項韌帶以及兩側肌肉,以透熱為度。每日1次,每次30分鐘。
随症加減:胸悶者,可中指按揉膻中、中府、雲門等穴。心悸者,指按揉肺俞、心俞、厥陰俞以及内、外關等穴。有小腿酸脹者,可揉捏小腿三頭肌,點按委中、承山穴,提拿跟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