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雨水節氣 雨水節氣的氣候如何變化

雨水節氣 雨水節氣的氣候如何變化

民俗 更新时间:2025-08-26 11:02:18

  進入二十四節氣中的雨水節氣,雨水節氣不僅僅代表着雨水的增多,同時寒流依舊對大地戀戀不舍,冷暖交替現象嚴重。那麼雨水節氣的溫度究竟有何變化呢?不要着急,接下來就跟着小編一起去文章中看一看吧!

  今年的雨水節氣從2月18日開始,到3月5日結束。太陽的直射點也由南半球逐漸向赤道靠近了,這時的北半球,日照時數和強度都在增加,氣溫回升較快,來自海洋的暖濕空氣開始活躍,并漸漸向北挺進。

  與此同時,冷空氣在減弱的趨勢中并不甘示弱,與暖空氣頻繁地進行着較量,既不甘退出主導的地位,也不肯收去餘寒。

  這時的大氣環流處于調整階段,全國各地的氣候特點,總的趨勢是由冬末的寒冷向初春的溫暖過渡。

  黃河中下遊地區(華北地區)

  如果說這些地區,“立春”是春天的第一樂章“奏鳴曲”:春意萌發、春寒料峭。雨水之後,便進入了春天的第二樂章“變奏曲”:氣溫回升、乍寒乍暖。雨水期間“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一幅春初的風景。

  這時冷暖空氣的交鋒,帶來的已經不是氣溫驟降、雪花飛舞,而是春風春雨的降臨。此時這一地區的平均氣溫都已經升到0℃以上,甚至白天極端最高氣溫可達到20多℃,已經沒有了降雪的條件,即便先人們以第一場春雨命名“雨水”,也是恰如其分的。

  雨水時節,小麥進入了返青階段,這時的小麥對水分的要求較高。

  而此時的雨量又是全年最少的時段。從《1971~2000年中國地面氣候資料》中,我們統計了2月份石家莊、太原、北京的平均降雨量分别隻有7.4、5.2和4.9毫米,真可謂“春雨貴如油”。

  西北、東北地區

  雨水節氣期間,我國的西北、東北依然沒有走出冬天的範疇。

  從2月份的平均氣溫來看:蘭州、西甯、烏魯木齊、沈陽的月平均氣溫分别是-1.0℃、-3.9℃、-9.7℃和-6.9℃,可見這些地方還沒有擺脫冬季的寒冷,天氣仍以寒為主,降水也以雪為主。

  西南、江南地區

  雨水期間,除了雲南南部地區已是春色滿園以外,西南、江南的大多數地方還是一幅早春的景象:日光溫暖、早晚濕寒,田野青青、春江水暖。

  按照四季的劃分标準:連續5天,每日日平均氣溫都在≥10℃-≤22℃時,春天便開始了。一般來說,這些地方真正意義上的"春天"要在3月下旬,也就是一個月以後的"春分"時節才能到來。

  但也有特殊的情況,如2004年的武漢在2月10日、長沙2月11日、南昌2月11日、南京2月13日就進入真正的春季了,時間足足提前了1個月。

  華南地區

  雨水節氣期間,華南地區是春意盎然,百花盛開。

  華南地區下列城市2月份的多年平均氣溫是:廣州14.5℃、南甯14.1℃、海南島海口18.7℃;上述城市2月份平均降水量分别是:69.4毫米、42.6毫米、35.0毫米。雖說雨量比黃河中下遊地區多出好幾倍,但這裡氣溫高、蒸發量大,還是缺水。

  尤其是華南南部和海南島的局部地區,這一時期的雨量仍比較少,往往會出現春旱。若受強冷空氣影響,平均氣溫低于10℃的話,對早稻育秧、育苗十分不利。

  “雨水”謹防“倒春寒”

  立春過後,雨水臨近,養生專家稱,由于春季氣候濕潤,利于細菌繁殖,加之市民生活中疏忽大意,很容易讓疾病有機可乘。

  專家建議,這個時段應多吃一些健脾胃的食物;居室内應及時除塵通風,以減少和抑制病菌的存活和繁殖;适當做戶外活動,呼吸新鮮空氣,以改善心肺功能,使身體适應春季多變的氣候。

  防“倒春寒”招病

  盡管已經過了立春,但濕暖的天氣很容易招來感冒、頭痛、鼻炎等疾病。這些常見的春寒病對患有高血壓、心髒病的人威脅極大。它可使高血壓病人發生腦中風,誘發心絞痛或心肌梗塞。

  氣象醫學家解釋,暖冬氣候使得大地水分蒸發快,氣候變得異常幹燥,人體容易出現口幹舌燥、嗓子疼、流鼻血、眼發澀、皮膚幹燥和發癢等症狀,加之幹燥的氣候會大大削弱人體上呼吸道的防禦功能,從而誘發各種呼吸道疾病,如流感、肺炎、哮喘等。

  忽冷忽熱的氣候還易使兒童遭受“倒春寒”之苦,感染百日咳、麻疹、猩紅熱等疾病。

  養生專家提醒,雨水期間要注意“倒春寒”現象。雨水之後空氣中水分增加,導緻氣溫不僅偏低,而且寒中有濕。

  這種濕寒的氣候對人體内髒和關節有一定的影響。因此,市民應該注意身體保健,避免在這個時候招病。

  需要提醒的是,市民不要過早減去外衣,應多捂一段時間,以緩慢調整身體的陰陽平衡,适應新的氣候條件。

  由于春氣湧動,身體偏熱的人容易出汗,這時候脫衣服容易着涼,不減衣服悶熱難受。養生專家建議,體熱的市民出門在外可多帶一件輕便的衣服,避免着涼。“因為春季體熱外洩,濕寒交換于内,容易傷骨關節緻病。尤其是一些年輕人,自恃身體好,卻不知道這些疾病會一直潛伏體内,年老時聚積爆發。”

  對于年老體弱者,春季不宜用冷水。按中國五行學說,水對應腎,腎主骨。盡管養生道上有種說法,稱常年用冷水洗臉可以起到保健的作用。

  但在雨水時節,年老體弱者若用冷水洗臉、洗手,濕寒很容易侵入關節,加之沒有充足的陽氣驅寒于外,濕寒滞留在手上,就容易酸痛,重則變形,濕寒滞留在頭上就容易出現疼痛等症狀。

  另外,在春季時期,濕冷猶存,洗頭後應該及時用風筒吹幹。

  否則,水濕留于發際再變涼,很容易使濕寒聚于頭,由表及裡深入顱内,導緻頭痛。尤其是洗完頭就趕着出去,毛發未幹又被冷風吹過,很容易出現“偏頭風”的症狀。

  結語:立春過後雨水也就随之而來,我們在了解雨水節氣的氣候變化的同時,也要注意對自己的身體保養。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解了關于雨水的氣候變化和注意事項,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