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小雪節氣 帶你了解這個節氣的四大習俗

小雪節氣 帶你了解這個節氣的四大習俗

民俗 更新时间:2025-08-20 23:53:03

  11月22日是小雪節氣,這是冬季開始的标志。進入小雪節氣,就意味着氣溫會逐漸降低,降水狀态也會由雨變成了雪。那麼有關于小雪節氣的知識你知道多少呢?小雪節氣的習俗又有哪些呢?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番。

  随着氣溫的逐漸降低,我國大多數地區都能感受到冬季的寒冷,而這種天氣很容易影響人們的心情。而這個天氣也是加工臘肉的好時候。在民間有這樣的傳統習俗“冬臘風腌,蓄以禦冬”。那麼你知道小雪節氣有哪些傳統的習俗嗎?

  小雪節氣的四大習俗

  1、腌臘肉

  小雪節氣後,一些農家開始動手做香腸、臘肉,等到春節時正好享受美食。杭州人往往會趁着這個節氣開始腌制醬鴨、臘肉。

  為什麼大家都喜歡在小雪這個節氣開始腌臘肉、醬東西呢?專家解釋,如果天氣熱,臘肉、醬貨很容易變壞發臭。小雪過後,氣溫基本就呈直線向下的狀态,不太會反彈等。當年,這些東西做好後,剛好就到了快過年的時候,可以拿出來當做年貨,慢慢地便成了風俗。

  很久以前就有加工臘肉這個傳統習慣,每每到了這個時候,家家戶戶就會開始殺豬宰羊,隻留下一些過年要用到的肉,其它的全部放上一些食鹽,然後配上适量的大茴、花椒、八角、桂皮、丁香等香料,最後放入缸中腌制。

  七到十五天後,用棕葉繩索串挂起來,滴幹水,進行加工制作。選用柏樹枝、甘蔗皮、椿樹皮或柴草火慢慢熏烤,然後挂起來用煙火慢慢熏幹而成。或挂于燒柴火的竈頭頂上,或吊于燒柴火的烤火爐上空,利用煙火慢慢熏幹。

  西部地區林茂草豐,幾乎家家都燒柴草做飯或取暖,是熏制臘肉的有利條件。即使城裡人,雖不殺豬宰羊,但每到冬臘月,也要在那市場上挑那上好的白條肉,或肥或瘦,買上一些,回家如法腌制,熏上幾塊臘肉,品品臘味。如自家不燒柴火,便托鄉下親友熏上幾塊。

  2、吃糍粑

  在南方某些地方,還有農曆十月吃糍粑的習俗。古時,糍粑是南方地區傳統的節日祭品,最早是農民用來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語“十月朝,糍粑祿祿燒”,就是指的祭祀事件。

  糍粑由糯米蒸熟再通過特質石材凹槽沖打而成,手工打糍粑很費力,但是做出來的糍粑柔軟細膩,味道極佳。有純糯米做的,也有小米做的,也有糯米與小米拌和做的,還有玉米與糯米拌和打成的。

  除此之外,我們還會用糯米根粘米磨成粉狀,然後放入木雕模内,配上有一些花紋圖案,俗稱“脫粑”。糍粑的配制是非常消耗人力的,它需要好幾個人才能制作完成。

  農諺所說的“十月朝,糍粑碌碌燒”。這裡“碌碌燒”是非常形象的客家語言,“碌”,是像車辘那樣滾動,意思指用筷子卷起糯米粉團,像車辘那樣前後上下左右,四周滾動粘上芝麻花生沙糖;“燒”,即是熱氣騰騰。吃糍粑一要熱,二要玩,三要鬥(比較),才過瘾,才能體味“十月朝,糍粑碌碌燒”的農家樂趣。

  3、曬魚幹

  小雪時台灣中南部海邊的漁民們會開始曬魚幹、儲存乾糧。烏魚群會在小雪前後來到台灣海峽,另外還有旗魚、沙魚等。台灣俗諺:十月豆,肥到不見頭,是指在嘉義縣布袋一帶,到了農曆十月可以捕到“豆仔魚”。

  說到曬魚幹,一般要選大魚,因為小魚一曬沒多少肉,買回魚後,把魚去鱗,若魚身較大,應在脊背骨下及另一邊的肉厚處,分别開片,使鹵水易于滲透,然後将魚身剖腹,去掉内髒。将魚清理幹淨後,一般不拿水清洗,那樣魚容易壞,如果想洗,洗後必須把水瀝幹、擦幹。

  然後将鹽、花椒、大料、陳皮、小茴香放入鍋中炒至微黃,均勻抹在魚的内外兩側,調料多少依自己口味而定,抹完後,便可以将其平放在一個相對較大的容器裡面,在陰涼處進行晾置。

  四到五天後,将容器内的魚上下翻個,以便調料均勻吸收。如此再過四五天,便可将魚挂在陰涼通風處,想讓魚幹到什麼程度都行。一般兩三個月後便可取下來,剁成段,用保鮮膜包起來放入冰箱。

  4、吃刨湯

  小雪前後,土家族群衆又開始了一年一度的“殺年豬,迎新年”民俗活動,給寒冷的冬天增添了熱烈的氣氛。吃“刨湯”,是土家族的風俗習慣;在“殺年豬,迎新年”民俗活動中,用熱氣尚存的上等新鮮豬肉,精心烹饪而成的美食稱為“刨湯”。

  土家人所說的“泡湯肉”,指的是剛剛宰殺的豬,經過開水退掉了毛,雖說已經是死豬了,但是,人們要乘着豬肉還沒有完全冷卻,也就是還沒變成僵硬的肉塊前,還是熱呼呼,軟綿綿的勁兒,即烹制做成各種美味的鮮肉大餐,就叫“刨湯肉”。也有人說這叫“吃活肉”或者“吃活食”,也許,這也是土着民族那種喜歡捕獲鮮活獵物的天性吧。

  這刨湯,是宰年豬時用豬内雜,如肺、水油及部分肥肉、腦髓等剁細後拌以糯米飯、豬血及少量辣蓼、花椒等香料調成醬狀,加上适量的鹽粉,再灌進洗淨的小腸,然後放入鍋中煮制而成。刨湯裡再添些生豬血、豬骨頭、肥肉、瘦肉、蘿蔔、白菜之類,用山泉水合鍋而煮,做成刨湯火鍋。三分豬血七分水,待到火鍋水沸時,刨湯那鮮美香濃緻極的真味就出來了。

  小雪節氣的詩詞

  《小雪》(左河水)

  太行初雪帶寒風,一路凋零下贛中。

  菊萎東籬梅暗動,方知大地轉陽升。

  《小雪》(戴叔倫)

  花雪随風不厭看,更多還肯失林巒。

  愁人正在書窗下,一片飛來一片寒。

  《夜泊荊溪》(陳羽)

  小雪已晴蘆葉暗,長波乍急鶴聲嘶。

  孤舟一夜宿流水,眼看山頭月落溪。

  《初寒》(陸遊)

  久雨重陽後,清寒小雪前。

  拾薪椎髻仆,賣菜掘頭船。

  薄米全家粥,空床故物氈。

  《小雪》(唐·李鹹用)

  散漫陰風裡,天涯不可收。

  壓松猶未得,撲石暫能留。

  閣靜萦吟思,途長拂旅愁。

  崆峒山北面,早想玉成丘。

  身猶付一歃,名字更須傳?

  結語: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介紹的有關于小雪節氣的相關内容,通過文中的介紹,相信大家對于小雪節氣的習俗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此外,文中還提到了有關于小雪節氣的詩詞,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朗誦下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