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袁世凱與元宵的故事

袁世凱與元宵的故事

民俗 更新时间:2025-08-29 23:16:33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複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

  中國民間有過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各類果料等,食用時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們把這種食物叫“浮圓子”,後來又叫“湯團”或“湯圓”,這些名稱與“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征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别的親人,寄托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

  據傳,袁世凱在篡奪了辛亥革命成果後想複辟登基當皇帝,但又怕人民反對,終日提心吊膽。一天,他聽到街上賣元宵的人拉長了聲調在喊:“元——宵。”他覺得“元宵”乃“袁消”諧音,這不是要消滅他袁世凱嗎?他坐立不安,十分惱火地悍然下令:從1913年的正月十五起,元宵這種食品隻能稱“湯圓”或“粉果”,但他如此避諱,到頭來,元宵仍然流傳不衰,而他自己卻“袁消”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