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春季養生全方位提醒

春季養生全方位提醒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8-22 00:30:31

  春季從立春開始,曆經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共6個節氣,止于立夏前一天,春季陽氣生發、大地回春、萬象更新、生機盎然,是一年中最好的季節。然而,春天不但是流感、流腦等各種傳染病的高發季節,而且冠心病、膽結石、肝炎、精神性疾病也常常容易在春天複發。俗話說“一年之計在于春”,因此,我們一定要做好春季的養生保健,為一年的健康打下基礎。

  乍暖還寒慎減裝

  早春之時,寒溫交替,天氣反複無常,往往早晨還是陽光明媚、春風送暖,到下午或者晚上卻又寒風乍起,寒流突襲,氣溫驟降,甚至飄來陣陣雪花,春天可謂是 “乍暖還寒時,最難将息”。由于人們在冬季怕冷,大部分時間都在居室内度過,對外界的适應能力下降,難以抵擋初春忽冷忽熱的多變氣候,此外春天又是各種病菌、微生物繁殖、複蘇的季節,各種傳染病很容易流行。

  從古至今,善于養生的醫學家們都十分重視“春捂”的養生之道。民間常常流傳着 “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還有梨花雪”、“吃了端午粽,再把棉衣送”的俗語。如果過早地脫去棉衣,寒氣會乘虛而入,寒則傷肺,加上人體的皮膚已經開始變得疏松,對寒邪的抵禦能力有所減弱,所以易患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氣管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還有一些嚴重危害人們健康的流腦、麻疹、腮腺炎、猩紅熱等多種傳染病也易在這個季節流行。這些疾病雖與細菌、病毒有關,但若防範及時,“春捂”得法,體質強健,則将會減少發病的機會。因此在早春從棉衣換到毛衣或者夾衣不要匆忙,要根據天氣的變化,一件一件地減,此外被褥也不應該馬上減薄,以符合“春捂”的養生之道。

  起居有常防春困

  “春眠不覺曉”,春天的覺似乎總也睡不夠,白天也時常覺得昏昏欲睡、精神不振,這就是“春困”現象。在生機盎然的大好春光裡,為什麼會春困呢?這是因為春天氣溫回升,皮膚和肌肉微血管處于遲緩舒張的狀态,血流緩慢,體表血液供應量增加,流入大腦的血液就相應減少,中樞神經系統興奮性刺激信息減弱,抑制性功能相對增強,于是就出現了“春困”現象。

  為了不讓“春困”影響我們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我們還是應該努力克服“春困”。一、做到起居有常。每日宜早卧早起,保證一定的睡眠時間,還要注意居室空氣的新鮮流通。二、加強鍛煉。每天起床後堅持到公園、田野進行早鍛煉,持之以恒可精神飽滿、神清氣爽。三、平衡飲食。多吃一些富含優質蛋白的食物,以滿足春季因人體代謝旺盛而蛋白質需求的增加。多吃一些新鮮蔬菜和水果也可有效預防“春困”,這是因為“春困”與機體處于偏酸環境和維生素攝入不足有關,而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既可中和體内酸性産物,又可補充維生素。

  踏青旅遊助春興

  陽春三月,風和日麗,萬物更新,生機勃勃。在這春光明媚的好時節,遠離都市的喧嚣,投身到大自然的懷抱,或踏青郊野,或登山遠眺,或信步觀賞都是人生樂事。春天的空氣十分清新,空氣中負離子的含量極多,最适宜進行空氣浴、日光浴,既可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又可振奮精神。更多地接觸陽光和新鮮空氣,使呼吸、循環系統得到鍛煉,改善心肺功能;調節中樞神經系統,提高思維能力;促進胃腸蠕動,增進食欲,改善消化功能;使腿部力量增加,筋骨變得更加靈健。

  遠離鮮花防過敏

  春天是大多數花粉的散落時期,有些人一接觸到鮮花就發生花粉過敏,輕者會出現眼癢、鼻塞、流涕等症狀,嚴重者可誘發支氣管哮喘、過敏性皮炎、喉頭水腫、荨麻疹、神經血管性水腫等病症。

  現代免疫學認為:正常人體都有一種生理的保護性免疫反應,就是當外來物質(抗原)侵人人體時,人體通過免疫淋巴細胞可産生免疫球蛋白(抗體),将抗原中和或消化掉。對過敏體質的人來說,免疫反應超出了應有的程度和範圍,就會傷害機體的一些正常細胞、組織或器官,引起局部甚至全身性的某些功能失調,發生過敏病。目前對各種過敏症還沒有根治的辦法,隻能是對症治療。因此,有過敏體質的人,在春遊時一定要穿長袖衣褲、鞋襪,可戴擋風鏡和口罩,并盡可能避開鮮花開放的地方,一旦發生花粉過敏要及時就診,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抗過敏的藥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