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母嬰

 > 小兒腸套疊的病理生理及分型

小兒腸套疊的病理生理及分型

母嬰 更新时间:2025-08-22 08:46:58

  任何疾病都是有着它的病理和因素,因此在治療前,患者也都是需要做一些身體健康,和對疾病的認識,這樣才會知道,該選擇什麼樣的治療方法最佳,那對腸套疊的病理生理及分型是什麼呢,很多人也都不是很了解,這樣的疾病分為不同,尤其在分型上,也都是有着不同區别,所以在治療前,一定要對這樣的疾病進行多方面了解。

  那腸套疊的病理生理及分型都有什麼呢,下面就詳細的介紹下,不過在治療這樣疾病的時候,患者也都是要積極的配合醫生們治療,尤其是在飲食和作息上,都是要進行合理安排。

  腸套疊的病理生理及分型:

  腸套疊在縱斷面上一般分為三層:外層為腸套疊鞘部或外筒,套入部為内筒和中筒。腸套疊套入最遠處為頭部或頂端,腸管從外面套入處為頸部。腸套疊多為順行性套疊,與腸蠕動方向一緻,腸套疊發生後,套入部随着腸蠕動不斷推進,該段腸管及其腸系膜也一并套入鞘内,頸部緊束使之不能自動退出。由于鞘層腸管持續痙攣,緻使套入部腸管發生循環障礙,初期靜脈回流受阻,組織充血水腫,靜脈擴張,黏膜細胞分泌大量黏液,進入腸腔内,與血液及糞質混合呈果醬樣膠凍狀排出。進一步發展,導緻腸壁水腫、靜脈回流障礙加重,使動脈受累,供血不足,最終發生腸壁壞死。

  根據套入部最近端和鞘部最遠端腸段部位将腸套疊分為以下類型:

  1.小腸型包括空腸套入空腸型、回腸套入回腸型和空腸套入回腸型。

  2.回盲型以回盲瓣為起套點。

  3.回結型以回腸末端為起套點,闌尾不套入鞘内,此型最多,約占70%~80%。

  4.結腸型。

  5.複雜型或複套型常見為回回結型,約占腸套疊的10%~15%。

  6.多發型在腸管不同區域内有分開的兩個、三個或更多的腸套疊。

  腸套疊的危害:腸套疊的診斷具有時間性,延誤診斷及治療,常造成嚴重的後遺症。寶寶發生腸套疊以後,要立即送醫院治療。否則,便會贻誤病情,被套疊部分的腸壁血液循環受到阻礙,使腸壁發生環死、穿孔,導緻腹膜炎,甚至死亡。

  腸套疊是小兒常見的腹部急症之一,是指某段腸管凹陷入其遠端的腸管,像收起單眼望遠鏡一樣。發生的年齡大都在5個月至1歲半,百分之八十的病例都在1歲以内,尤以5個月至9個月大最常發生,男嬰比女嬰多。有些季節性的發作-例如春天的發作-可能與某些病毒的有關。

  通過以上的介紹,對腸套疊的病理生理及分型也都是有着一些了解,因此在出現這樣疾病的時候,都是要及時的送到醫院進行治療,這樣對患者各方面,才會有很好的幫助,不會危害到患者身體各方面,同時治療起來也都簡單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母嬰资讯推荐

热门母嬰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