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慌氣短一般都出現在身體較弱的朋友或者老年人身上,尤其以冬夏季更為明顯,過度勞累,體力活動過少,循環系統缺乏适當鍛煉,以緻稍有活動或少許勞累即不能适應,都會導緻此病。心慌在我們醫學上又稱心悸,心悸是心髒強有力的、很快的、不規則的搏動。在這裡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下當出現心慌氣短的情況的時候我們應該怎麼辦。
如果是體魄比較健壯的朋友,那麼一般情況不太會出現心慌氣短的現象,隻有在運動強度過大的時候,可能會出現生理性的心慌氣短,這時候不用擔心,隻要休息一陣,然後适當減少運動強度,等身體再度适應該強度之後就沒事了。
有些朋友比較容易緊張,心理承受能力相對較差,遇到突發的緊急事情時也很可能出現心慌氣短的情況,這時候需要盡快平複心裡的緊張,最好先找東西發洩,比如打沙包之類,把緊張都發洩出來,然後建議找一個安靜的環境,做一下修身養心的一些鍛煉,比如瑜伽,聽一些平複心境的輕音樂,眼中的建議咨詢心理醫生。
還有一些就是因為本身體質弱,容易引起心慌氣短,本人見過最多的就是貧血以及低血糖的的朋友,比較容易出現心慌氣短,還有一些老年人,由于心髒本身不好,也容易出現心慌氣短,這個必須要及時到醫院進行診斷,然後在平時适當地增加一點強度不大的運動鍛煉。
心慌氣短是自覺心中跳動不安的一種症狀,俗稱“心慌”、“心跳”,即心悸。中醫又稱之為“驚悸”“怔忡”。因驚而悸謂之驚悸,驚悸時作時止,病情較輕;無所觸動而悸謂之怔忡,怔忡發作無時,病情較重。心動悸以心悸為主要特征。心系、腦系疾病常見心悸,肺系疾病、虛勞類疾病、瘿氣等病中亦常出現心悸。可見之于冠心病、高血壓、風心病、肺心病、心功能不全、各種心律失常、心髒神經官能症等多種功能性或器質性心髒病以及貧血、甲亢之人。
如果不是因為上面所述的原因或是運動、情緒的影響,心悸持續了好多天,若還有呼吸困難或其他現象,就要檢查病因對症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