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揭示女人這樣做可以養護子宮

揭示女人這樣做可以養護子宮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8-16 19:15:34

  子宮是女性生殖器官的一部分,位于盆腔的中部,三對韌帶将其穩穩的固住,形狀看上像個倒置的梨,上部較寬的是宮體,宮體上端突出處為宮底,宮底兩側叫宮角,分别與兩條輸卵管相通,下部較窄、呈橢圓形的是子宮頸。子宮帶給女性的恩惠是獨一無二的,它是女性從稚嫩邁向成熟的标志,是精子到達輸卵管的通道,是孕育生命的溫床和搖籃,是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的第一個家園,也是女人美麗的源泉,而且在性愛時還會有複雜的反應,帶給女性奇妙的感受。女性的内分泌平衡以及生理功能,保持青春與魅力等等都離不開子宮,同時子宮也是一個特别嬌氣和脆弱的“是非之地”,易患子宮炎症、宮頸糜爛、子宮肌瘤、子宮内膜增生、子宮内膜癌、宮頸癌等疾病,所以子宮的養護勢在必行。

  女性子宮在10歲左右開始較快發育,子宮内膜在卵巢激素的作用下發生周期性變化,并脫落形成月經。18歲時子宮發育達成人水平,小鴨梨大小,長約7-8厘米,底部寬4-5厘米,厚2-3厘米,重約40-50克,宮腔容量為5毫升。孕娠期為适應胎兒的發育,子宮會随着胎兒的增長不停的增大,到足月妊娠時,子宮長約35厘米,寬約25厘米,厚約22厘米,重約1000克,可容納胎兒、羊水等5000毫升左右的内容物。分娩7-10天後,宮頸内口會關閉,4周左右恢複到正常大小。絕經後子宮開始萎縮變小,恢複到青春期前的大小,同時也迎來了女性的多事之秋——更年期。

  [子宮的養護秘訣]

  (一)清潔、性生活、孕産。

  (1)重視日常清潔,防止疾病感染。

  日常生活重視對外陰的護理、保持外陰的清潔幹燥,防止病原體進入子宮腔内,導緻子宮内膜感染,從而引發子宮内膜炎及肌瘤的發生;盡量選用流動的清水洗滌,以保持陰部的自然環境;不使用不潔、不合格的衛生紙、衛生護墊和衛生巾,不要每天使用衛生護墊,頻繁使用潔陰濕巾,經期及時更換衛生巾。盡量避免使用陰道沖洗液或在陰道内置入腐蝕性藥品,以免破壞陰道内的菌群及組織,從而引起宮頸炎。特别是兒童期,要保證子宮的良好發育,警防兒童外陰炎、陰道炎的侵襲,一旦發現婦科疾患必須及時治療,将其消滅在萌芽狀态。

  (2)保持健康、規律、和諧的性生活。

  性生活時需要消耗很多能量,身體新陳代謝會加快,體内的廢物将大量排出體外;性生活還可以加速下腹部生殖器官的血液循環,從而保證子宮的衛生。而性生活不規律或很少有性生活會造成子宮内血液循環不暢從而産生淤血,有可能發展為子宮肌瘤和子宮囊腫等疾病。紊亂、不潔和放縱的性生活會給子宮帶來不良影響,特别是性生活不潔,會讓病原體經陰道進入子宮腔内,導緻子宮内膜感染,從而引起宮頸炎、宮頸糜爛、子宮肌瘤等疾病。

  (3)做好避孕措施,減少人工流産的機會。

  進入青春期後子宮與外界的聯系擴大,此時更需做好防護措施,不宜過早的接觸性生活,過早婚育,這樣會使子宮不堪重負而患相關疾病。應做好懷孕計劃和避孕措施,避免不必要的人工流産和傷害。女人一生流産不要超過3次,一年内流産不超過兩次,短時間内反複人工流産都會對子宮造成嚴重的摧殘,增加女性患子宮肌瘤的概率。而且通常醫生在做人流手術時不能看見宮腔,是屬于“盲操作”,而且手術時器械進入方向與子宮曲度不一緻,或用力過猛等容易造成子宮損傷,甚至穿孔。

  (4)用心呵護孕娠期,做好産後維護。

  孕娠期應嚴格控制性生活,尤其是孕早期和孕末期應嚴禁性生活,以防宮内感染及流産、早産現象的發生。定期做産前檢查,一旦發現異常現象立即就醫。盡量選擇自然生産,剖腹産隻能作為産婦和嬰兒的病理因素的補救,不要圖省事進行剖腹産。剖腹産容易導緻子宮異常出血,而且手術中可能會對膀胱、輸卵管造成損傷,另外手術後易出現盆腔炎、月經不調、下腹隐痛等現象。生育後要科學坐月子,保證充分、合理的休息,保持大便通暢,防止便秘,不要進行重體力勞動,以防止子宮脫垂現象的發生,因為經常下蹲或幹重活,會增加腹壓,從而導緻子宮脫垂。

  (二)三餐分配要合理,營養要均衡。

  (1)注意食物多樣、營養均衡,防止挑食、偏食及暴飲暴食。

  采用低脂飲食,多吃奶類蛋類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主食中增加粗雜糧的攝入,如豆類、薯類等。研究證明以豆類及豆制品等富含植物雌激素的食物為主要食物的女性,患子宮癌的機率比其他女性低。因為大豆中的大豆異黃酮(植物雌激素),對人體的激素有雙向調節的作用。在人體雌激素水平不足的時候能彌補雌激素的不足;在雌激素水平較高時可降低雌激素水平,即所謂“遇低而補,遇高而抗”。多吃蔬果及菌藻類食物,研究證明,每天食用至少4份蔬菜和水果的女性與每天食用不到一份的女性相比,患子宮纖維瘤的風險降低了10%,但食用過多反而降低并不明顯。常吃營養豐富的幹果及堅果類食物:如花生、瓜子、芝麻、紅棗、杏仁、核桃、開心果等,不過要注意量的控制,每天一小把即可。特别是兒童期,為了保證子宮的良好發育,更應注意營養的合理搭配。絕經期女性可适當的補充鈣劑及維生素制劑。

  (2)盡量避免油膩、生冷、辛辣刺激性強的食物,減少甜飲料及甜食的攝入。

  高脂肪食物特别是動物脂肪,進入人體後會促進女性雌激素的分泌,給子宮造成刺激,影響子宮的正常修複,從而引發子宮肌瘤。頻繁吃餅幹、蛋糕、糖果等甜食會增加患子宮癌的風險。傳統醫學認為,生冷寒涼的食物進入體内會消耗陽氣,導緻寒邪内生,引起宮寒。攝入糖過多,人體會分泌大量的胰島素,刺激子宮内膜細胞生長,還會提高雌激素水平,增加患子宮癌的風險。研究發現每天糖攝入總量超過35克(相當于7茶匙),導緻子宮癌發病率增加36%。盡量避免食用用激素飼料喂養的家禽、畜肉類及魚類,少吃反季蔬果;不酗酒、不抽煙。切記不要盲目減肥,不管是節食減肥還是藥物減肥都會對女性的身體造成很大的傷害,導緻子宮疾病的發生,正确的方法是通過鍛煉身體、合理飲食來健康減肥。

  (三)調整情緒和睡眠、适當的運動。

  (1)保持良好地心情、保證充足的睡眠。

  據調查,抑郁女性多發子宮肌瘤,所女性朋友一定要學會及時調整心态,不要大喜、大悲、大怒及抑郁,特别是絕經期女性更需保持愉悅的心情。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調整生物鐘,保證充足的睡眠,盡量避免熬夜,熬夜之後也要注意休息。長期熬夜,睡眠不足,會損傷體内的免疫細胞,導緻内分泌失調,從而引發子宮疾病。

  (2)堅持規律、适度的體育鍛煉,保持健康體重,防止過于肥胖。

  研究發現,進行體育鍛煉(如快走、慢跑、練瑜伽)和做家務能将子宮内膜癌的發病率降低40%。如果能在鵝卵石上走效果更佳,因為卵石可刺激足底的經絡和穴位,疏通經脈、調暢氣血、改善血液循環。肥胖者是子宮内膜癌的高危人群,近70%的早期患者為肥胖女性。可能與血液中雌激素持續處于較高水平有關,脂肪過多會增加雌激素儲存,而存在脂肪細胞内的雌激素可不斷釋放進入血流,并且持續作用于子宮内膜。特别是絕經後肥胖的女性因為不再有孕激素分泌。體内長期處于高雌激素水平,子宮内膜會受到無孕激素拮抗的高水平雌激素持續影響,很容易刺激内膜增生甚至癌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