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愛美之心人皆有,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擁有白皙的皮膚,畢竟外在形象有關于工作和社交,十分重要。
然而,有些朋友在照鏡子的時候會發現脖子腋下出現了一些小肉兒,看起來疙疙瘩瘩的,很影響美觀,這些小肉粒究竟是什麼東西?是不是身體出現了問題了?
這種小肉粒大多數從光滑的皮膚上凸起,就像憑空長出來的一塊肉,摸起來不痛不癢,沒有任何的感覺,而且通常會出現在人的後頸眼皮,耳朵上下,沒有不适感。
先了解一下皮膚:
肌膚是包住脊椎動物的軟層,屬于是一種器官,皮膚可以保護身體是身體的第1道防線,能夠抵擋外來有害物質的侵入。
皮膚屬于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可以對人體起到很強的保護作用,幫助減少外界對人體造成的傷害。
另外,皮膚上的皮脂腺分泌的成分還能保護皮膚的濕潤狀态,防止細菌等微生物進入皮膚表層,而且分泌的皮脂還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長。
另外皮膚是體内散發熱量的重要部位,可以通過皮膚血管收縮、立毛、減少排汗等形式來調節體溫,也可以通過輻射、對流、傳導、蒸發等物理方式來散發熱量。
有時候一些細心的人會發現自己的身體的皮膚上不知道什麼時候出現了一些小肉粒,怕這些小肉粒會不會出現病變,影響身體健康,這些小肉粒是什麼呢?一起了解一下`
脖子和腋下的“小肉粒”是什麼?
毛周角化症
毛周角化症是一種遺傳性疾病,主要就是毛囊口角化而出現了疾病問題.
毛周角化症平時生活中就叫雞皮膚,它其實還可以叫做毛發苔癬。
出現毛周角化症會影響到外觀,對婚姻,工作,社交等方面造成影響,如果有毛周角化症的問題沒有及時去除,也有可能導緻其他一些疾病出現,特别是一些本來就很容易過敏的人群,需要及時修複,才能夠避免惡化的情況出現。
跖疣
跖疣是發生在足底部的尋常疣。
古醫籍又稱之為牛程蹇,西醫稱為跖疣。
跖疣,又叫做“足瘊”、“牛程蹇”,主要是由人類乳頭瘤病毒感染引起的.
皮損起初為細小發亮的丘疹,随着時間的增長會增至黃豆大小或更大,因為收到身體壓力的影響跖疣會呈現出淡黃色和褐黃色胼胝樣斑塊或扁平丘疹,且表面粗糙
一般沒有自覺症狀,皮疹多的時候可以自覺疼痛,也可以有走路時的壓痛。
扁平疣
扁平疣又稱青年扁平疣,是一種由人類乳頭瘤病毒感染而引起的病毒性疾病。
扁平疣主要表現為米粒大小的丘疹,逐漸增大至豆粒大小,表面扁平、圓形或橢圓形,顔色呈現膚色,褐色或淡白色。
扁平疣比較容易發生在面部及手背,具有一定的傳染性。
絲狀疣
絲狀疣是由人類乳頭瘤病毒(HPV)感染所引起的傳染性疾病
絲狀疣常發生在頸、額和眼睑部位,為單個細軟的絲狀突起,正常皮色或棕灰色,外傷或皮膚破損也是感染人類乳頭狀瘤病毒的一個重要的因素。
當皮膚出現破損,HPV會通過破損處侵入表皮細胞,并在其内進行複制、增殖,導緻表皮增厚、角化過度,經數周或數月的增生即可産生肉眼可見的疣體。
絲狀疣一般沒有自覺症狀,但皮膚上可出現突起。
皮贅
皮贅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學名是軟纖維瘤,屬于皮膚的良性腫瘤。
皮贅常出現在脖子、腋窩等部位,數量較少。
皮贅一般沒有明顯症狀、不痛不癢,患者常常在洗澡、照鏡子時才發現皮贅,皮贅的發生主要與皮膚退化有關,一般30歲之後會逐漸出現皮贅;皮贅還具有一定的遺傳性,如果父母存在皮贅,那麼兒童出現皮贅的風險啊比較高。
小肉粒可以直接揪掉嗎?
有許多人在發現身上長出小肉粒之後,會忍不住的用手去摳,其實這樣的方式是不建議的。
有些小肉粒具有一定的細菌感染性,而且在人的手上有一些看不到的細菌和病毒,如果直接用手摳掉,會導緻細菌感染小肉粒,誘發發炎感染的情況,因此為了健康考慮,盡量不要摳掉小肉粒。
疣和HPV有什麼關系?
尋常疣是一種由HPV病毒(人乳頭瘤病毒),尤其是HPV-1、HPV-2、HPV-4、HPV-7等低危型病毒感染引起的常見皮膚病。
HPV是一種侵害皮膚黏膜的DNA病毒,不同亞型可引起不同的疾病,一般統稱為病毒疣。
感染HPV還可能引起長在頭面部、手背部的刺狀突起,即尋常疣,以及長在腳底部的黃褐色斑塊,即跖疣等,這些都存在一定傳染性,是由不同分型的HPV感染所引起。
另外,也存在少數疣不是由于HPV感染所導緻,比如常見的老年疣,是一種脂溢性角化症,主要是由于老化的皮膚角質形成的良性增生或者良性腫瘤,還有一種傳染性軟疣,也稱為水瘊子,是傳染性軟疣病毒感染所引起,與HPV感染沒有關系,因此需要鑒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