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發現,有些心髒有問題的人在做局部性肌肉活動時,盡管運動量并不比全身性活動量大,但卻更容易誘發心髒病的發作,應引起充分的重視。
原來,機體血液的供應是本着“多勞多得”這一原則的。所以,身體某部肌肉活動量越大,該部肌肉血管擴張的程度往往就越大,獲得的血液也就越多。衆所周知,人體内流動的血量是一定的,而為了供應活動肌肉不斷增多的需血量,不活動肌肉的血管就必然要收縮。人在做全身性肌肉活動時,雖然血壓在運動開始後會有輕微的升高,但随後由于全身肌肉血管舒張就會恢複至原來水平,這樣的活動既沒有加重心髒的負擔,又達到了鍛煉的目的。而人在做局部性肌肉活動(比如上肢或下肢的運動)時,活動部分的肌肉血管會舒張,大部分不活動的肌肉血管則收縮,從而引起血壓顯著升高,必然加重心髒負擔。
一般而言,在同樣輸出量的情況之下,人在單獨進行上肢活動時的血壓比單獨進行下肢活動時要高,單獨進行下肢活動時的血壓比全身活動時要高。再加之心腦功能本來就弱的情況,所以病人極易發生心肌梗死。
為此,專家提醒,老年朋友和心髒病人在進行室内活動時,不宜進行上肢肌肉的鍛煉,比如使用啞鈴、拉力器等進行鍛煉。而應适當進行一些既輕松愉快又不至于增加心髒負擔的全身性活動,例如跳交誼舞、做廣播體操、打太極拳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