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身處這個世界,最不能回避的就是關系。無論是哲學家還是心理學家都會思考有關“關系”的話題。
當我們無法建立關系、關系中誤解和被誤解、以及遭遇關系的沖突和斷裂的時候,這些常常成為我們痛苦的源頭。
然而,關系似乎并不是我們理想中的那樣觸手可及。關系不是能夠直接被感受到的,它是通過人們的行為,比如:觸摸、親吻、閑談、吼叫、攻擊、身體距離的遠近等等被我們推斷出來的。
與此同時,談及關系,就不得不強調關系的“雙向性”,早期,從兒童心理學家那裡的研究中常常忽略掉這一點,他們将兒童的社會化看做是從父母到孩子的一個單向過程。由此發展出的衍生物,也在成人後的關系中做出單向性的诠釋。
例如:在夫妻間的關系中,一般情況下會隻說因為某一方做了什麼,導緻另一方受到傷害。然而,我們現在必須清楚,哪怕是涉及到剛出生的嬰兒關系時,也是雙向性的。如果你注意觀察,就會發現當我們抱起一個新生兒時,一定會被新生兒的表情,哪怕是細微到一個“努嘴”、“眨眼”勾引出相應的情緒或情感反應,并給予回應。
因此,當我們談及與關系相關的話題時,不全盤否定自己,也不推卸所有責任,才是解決關系問題的重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