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靜脈曲張臨床症狀是什麼?

靜脈曲張臨床症狀是什麼?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9-10 16:57:17

  現在社會的壓力非常的巨大,很多人都因為要養活家庭,供給生計,供小孩子讀書,所以他們不得不把時間賣在工作上,以至于一天休息的時間非常之小,那麼這也就導緻了很多人靜脈曲張疾病的原因。更多地特别是對女性來說,天冷的時候不注意保暖,導緻了這種疾病。那麼當我們碰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1.多見于從事站立的體力勞動者。久立後,患肢沉重、酸脹、麻木、困倦。

  2.站立位,大隐靜脈和(或)小隐靜脈隆起、擴張、彎曲或蜷曲成團,卧位時消失。小腿下部可有色素沉着、脫屑、濕疹及慢性潰瘍。

  3.下肢靜脈功能檢查

  ①大隐靜脈瓣膜及大隐靜脈與深靜脈間交通支瓣膜功能試驗。仰卧,患肢擡高,在大腿上1/3處紮止血帶。站立後,不放松止血帶,若在30秒内,見止血帶以下的靜脈迅速充盈,表明止血帶以下有交通支靜脈瓣膜功能不全;若放松止血帶後,見靜脈自上而下迅速充盈,即為大隐靜脈瓣膜功能不全。②小隐靜脈瓣膜及小隐靜脈與深靜脈間交通支瓣膜功能試驗。結果及意義與上述試驗相似。③瓣膜功能不全的交通支定位試驗。仰卧,患肢擡高,在大腿根部紮止血帶,先從足趾向上至腘窩縛纏第一根彈力繃帶,再自止血帶處向下,紮上第二根彈力繃帶。讓患者站立,一邊向下解開第一根彈力繃帶,一邊向下繼續縛纏第二根彈力繃帶,若在二根繃帶之間的間隙内,出現曲張靜脈,表示該處有瓣膜功能不全的交通支靜脈。④深靜脈通暢試驗。若曲張靜脈加重,示深靜脈阻塞張靜脈減輕或消失,示深靜脈通暢。

  1.臨床症狀 發病初期,因靜脈外膜感受刺激,病人多有酸脹不适和疼痛的感覺,其疼痛的性質多為鈍痛,同時有肢體沉重感,容易疲勞乏力。病人多在久立或午後感覺加重,而在平卧、肢體擡高或穿彈力襪時,則明顯減輕,有時可伴有小腿肌肉痙攣現象。部分病人則無明顯不适。病變後期則以靜脈曲張和其引起的并發症為主。受損的靜脈隆起、擴張、迂曲,尤以小腿大隐靜脈行程區域為重。病程較長者,在小腿,特别是踝部皮膚常出現營養性改變,包括皮膚萎縮,脫屑,瘙癢,色素沉着,皮膚和皮下組織硬結,甚至濕疹和潰瘍形成,有時可并發出血及血栓性靜脈炎。值得指出的是單純性淺靜脈曲張多不伴有水腫,即使存在也僅位于踝部、足背部,比較輕微。如合并有嚴重的下肢水腫,則應想到其他原因,如原發性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或深靜脈血栓形成等。

  2.體檢

  (1)叩擊試驗:在肥胖患者,尤其是膝部以上的大隐靜脈主幹,由于有較厚的皮下脂肪覆蓋,靜脈曲張情況往往不易被肉眼看到。此時,可沿大隐靜脈的行程作靜脈叩擊試驗以确定診斷。檢查時,醫生用右手叩擊膝部以下明顯曲張的靜脈,同時以左手輕輕觸壓腹股溝的大隐靜脈入口部,其沖擊感可傳導至左手時,即表示膝以上的大隐靜脈主幹已發生曲張。

  (2)靜脈瓣膜功能試驗(改良勃—托試驗,Brodie-Trendelenburg試驗):患者仰卧,擡高下肢,使曲張靜脈内血液排空,将止血帶纏縛于腹股溝下方,壓迫大隐靜脈,并以拇指于腘窩處壓迫小隐靜脈近端,然後囑病人站立,觀察淺靜脈的充盈程度和速度(圖1)并進行如下檢查:如放開止血帶(不放松拇指)時,靜脈頓時充盈,則表示大隐靜脈瓣關閉不全;如隻放松拇指(不放開止血帶),靜脈頓時充盈,則表示有小隐靜脈瓣膜失效。如果兩者均不放松,而排空的靜脈半分鐘内頓時充盈,則表示有深組和淺組靜脈間的交通靜脈瓣膜關閉不全。此時,将止血帶或拇指放松,靜脈的充盈程度如再行增加,即表示淺組靜脈和交通靜脈的瓣膜均失效。(3)交通靜脈瓣膜功能試驗(Pratt試驗):專門用于檢測交通靜脈瓣膜功能。病人仰卧,擡高下肢,使充盈淺靜脈空虛,在卵圓窩處紮止血帶,先從足趾向上至腘窩處縛纏第1根彈力繃帶,再自止血帶處向下紮第2根彈力繃帶,讓病人站立,一邊向下解開第1根彈力繃帶,一邊向下繼續纏縛第2根彈力繃帶(圖2),在2根繃帶之間的間隙内出現任何曲張靜脈,即意味着該處有功能不全的交通靜脈。這樣可以發現和标記任何瓣膜功能不全的交通靜脈。

  其實很多時候身體的疾病的發生都是因為我們平時不注意自己的飲食衛生,生活習慣或者是穿衣保暖工作。所以有些疾病要想被治好,唯一的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要注意自己生活習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