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有節
老人不渴也要定時喝水,不斷補充髒腑津液。晨起洗漱後,及時飲上一杯白開水,止渴“立竿見影”,細胞“脫水”緩解,胃腸道的毒素也得以消除,對心血管病也有積極的預防作用。老人切忌暴飲,每次以不超過200~300毫升為宜,尤其是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的老人,更不宜一次飲過多的水。
飲食以“每餐少一口,可活九十九”為準則控制飲食,同時注重葷素搭配,以清淡為佳,定時定量,多吃蔬菜和水果,既保持大便通暢,又助于身體健康。吃水果的最佳時間應是午飯後1小時左右。老人脾胃虛弱,消化功能減退,吃飯應細嚼慢咽,食用一些軟質食物和溫暖食物,如晚餐吃稀粥,有利于消化吸收;平常少食冷拌菜肴,以避免胃腸不适。
睡眠适度
一般來說,老人每天睡眠時間以8~10個小時為宜。按照自然規律以及人體生理特點,春夏養陽,應早睡早起;秋冬養陰,應早卧晚起。中午适當小憩一會,有利于恢複體力。另外,老人卧室應保持空氣流通,冷暖适中;卧床軟硬适宜,枕頭高低适度,有利于消除疲勞,保證高質量睡眠。睡眠時保持右側弓形的姿勢,以減輕心髒負擔,促進新陳代謝,以利于人體長壽。
精神愉悅
老人一生,經曆的困難挫折不計其數,大起大落有之,小病小災有之,家庭變故有之,親屬離世有之。面對外界的刺激而産生不良情緒時,老人要善于控制和調節,凡事要想得開,經常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态,忘記年齡,忘記病痛,忘記恩怨,平心靜氣對待一切事物,健康而幸福地生活。
科學家研究表明,道德高尚的人能分泌出乙酰膽堿等有益的激素,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促進人體健康長壽。反之,如果一個人利欲熏心、患得患失,會使自身免疫功能調節失去平衡,産生多種心身疾病,最終減少壽命。正氣存内、胸懷寬廣,是非不幹,心曠神怡,就是這個道理。老人常做好事,不計較名利,保持心情愉快,自然吃得香、睡得好,從而延年益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