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母嬰

 > 小兒急性胰腺炎 小兒急性胰腺炎的發病原因

小兒急性胰腺炎 小兒急性胰腺炎的發病原因

母嬰 更新时间:2025-09-24 15:56:13

  寶寶生病最着急的就是家長了,所以作為家長要好好了解一下寶寶可能會得的疾病,并且要做好預防措施,那麼小兒急性胰腺炎的發病原因有哪些呢?小兒急性胰腺炎治療方法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小兒急性胰腺炎的發病原因是什麼?

  小兒急性胰腺炎的發病原因複雜,有時候會突發性的患病,很難找出其病因。目前多考慮以下因素可引起小兒急性胰腺炎的發生:

  1、上消化道疾患或膽胰交界部位畸形,膽汁返流入胰腺,引起胰腺炎。

  2、小兒急性胰腺炎的發病可并發于系統性紅斑狼瘡、過敏性紫瘢、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症。

  3、細菌和病毒的感染也可能是小兒急性胰腺炎的發病原因:如急性流行性腮腺炎、肺炎、菌痢、扁桃腺炎等。

  4、小兒急性胰腺炎的發病原因包括藥物誘發:應用大量腎上腺激素、免疫抑制藥、嗎啡以及在治療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時均可引起急性胰腺炎。

  小兒急性胰腺炎的診斷方法

  1.胰澱粉酶測定

  由于胰腺組織炎症損傷,胰澱粉酶滲入腹腔,經腹膜吸收後進入血液循環,血澱粉酶明顯升高,同時尿澱粉酶也升高。急性胰腺炎的病人在發病後1—12h血澱粉酶開始升高,起病後2d達高峰,3—5d逐漸恢複正常。血清澱粉酶恢複正常越早,表示胰腺炎消退的越早;如血清澱粉酶持續不退或升高,意味出現并發症。當胰腺廣泛壞死時,血澱粉酶可能不升高,所以不能以血清澱粉酶的濃度判斷炎征的輕重。值得注意的是有10%—30%的病人血澱粉酶不升高,故血澱粉酶測定不能作為惟一标準:尿澱粉酶升高比血澱粉酶晚,但持續時間更長。尿澱粉酶的升高受腎髒分泌功能的影響,沒有血澱粉酶準确。

  2.B超檢查

  可以發現胰腺腫大,胰周積液,胰腺組織間聲減低,同時可檢查有無膽道畸形、膽總管囊腫或膽道結行,通過B超也可确定是否是小兒急性胰腺炎。

  3.CT檢查

  對重型病例受省價值,通過造影劑增強掃描,可以判斷胰腺壞死的嚴重程度和他鬧。胰腺彌漫件腫大,密度不均勻,邊界模糊,胰内或胰用積液,假性囊腫或膿腫形成。

  小兒急性胰腺炎局部并發症,主要有以下三大并發症:

  第一,胰腺膿腫

  胰腺膿腫一般出現在發病後2~3周,因胰腺及胰周組織壞死繼發細菌感染而形成膿腫,此時患者高熱不退,持續腹痛,上腹可扪及包塊。

  第二,假性囊腫

  假性囊腫多在病後3~4周形成,系胰腺組織經胰酶消化壞死後液化或膿腫内容物與胰管相通排出所緻,多位于胰腺體尾部,囊壁為壞死、肉芽及纖維組織而無上皮覆蓋。囊壁破裂或有裂隙,是産生胰源性腹水的主要原因。

  第三,門脈高壓

  少數胰腺炎患兒可因胰腺纖維化或假性囊腫擠壓脾靜脈形成血栓,而出現節段性門靜脈高壓等症狀。

  小兒急性胰腺炎的治療原則

  治療原則主要為禁食、止痛、解痙攣、防治感染。

  1、禁食

  當腹痛控制後,可逐漸給予流食。

  2、胃腸減壓

  重症病例應用,緩解緊張,減少消化液刺激。

  3、靜脈輸液

  不宜輸入高滲葡萄糖溶液,合并休克者抗休克治療,糾正水、電解質紊亂。

  4、抗感染

  對可疑細菌引起的本病及出血壞死性胰腺炎,給予有效的抗菌治療。

  5、抗酶治療

  早期緩慢靜滴抑肽酶(trasylol),每日1~5萬U,連續7~9日,可減輕休克,尿澱粉酶恢複正常後宜再給藥2~3日,注意過敏反應。

  結語:小兒急性胰腺炎是寶寶易得的疾病之一,作為父母要好好了解發病的原因與治療方法,要做好預防措施,那麼小兒急性胰腺炎發病原因有哪些呢?小兒急性胰腺炎治療方法有哪些呢?大家看了小編的介紹都知道了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母嬰资讯推荐

热门母嬰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