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下呼吸道感染預防與控制措施是什麼

下呼吸道感染預防與控制措施是什麼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9-08 12:41:55

  在春季,很多朋友會出現呼吸道感染的情況,這大多數都是由于室内空氣不流通,收到病毒的侵襲導緻的,下呼吸道感染是屬于一種比較常見的感染性疾病,治療的方法也有很多,其實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也是可以預防這類疾病的,這樣就可以避免疾病給我們帶來的困擾了,那麼下呼吸道感染預防與控制措施是什麼呢?

  一、減少或清除口咽部胃腸道病原菌的定植與吸入

  1、改進營養支持:治療方法盡可能采用胃腸内營養,小腸喂養可最大限度減少細菌通過腸粘膜向外移行,并維持正常腸道菌群平衡。

  2、控制胃内容物返流:使病人采用半卧位,尤其是機械通氣的病人采用此姿勢是減少胃内容物吸入下呼吸道的簡單而有效的方法。

  3、合理使用藥物:合理使用抗菌藥物抗菌藥物的使用可引起口咽部菌群失調,因此應合理使用,以維持正常的菌群狀态。

  二、切斷傳播途徑

  1、消毒洗手:洗手醫務人員在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呼吸道插管或氣管切開病人後應洗手。

  2、器械消毒:醫療器械的消毒與滅菌呼吸機管道、濕化瓶、霧化液等呼吸道治療設備的污染是醫院獲得性肺炎發生的一個重要傳播途徑。因此,應定期對呼吸機管道及濕化瓶等進行更換消毒,用于霧化的液體一定要嚴格無菌。

  3、隔離:隔離措施對病人及病原體攜帶者應采取适當的隔離措施,對MRSA、銅綠假單胞菌感染病人及攜帶者積極治療的同時,予以隔離。對耐萬古黴素腸球菌感染的病人或攜帶者必須隔離。對高危病人如器官移植、粒細胞缺乏症等嚴重免疫功能低下者應采取保護性隔離措施。

  三、多鍛煉、提高免疫力

  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可采用多種方式提高病人機體免疫功能。

  四、護理工作中的預防控制措施

  1、保持環境衛生:堅持病室通風換氣,濕式清掃,不在室内及走廊内抖被單等。

  2、幫助:鼓勵、指導并協助術後病人勤咳、深咳、深呼吸、采取體位引流及叩背手法助病人排痰;控制影響病人術後咳嗽、深呼吸引起的疼痛。

  3、注意衛生:在接觸兩個病人之間,在處理呼吸道分泌物和污染物品後及接觸另一病人、物品和周圍環境表面前;在接觸人體污染和清潔部位之間,應更換手套和洗手。

  4、消毒處理:直接接觸下呼吸道粘膜的物品必須滅菌或用高效消毒法處理。使用中的氧氣濕化瓶每天消毒,内盛無菌液體每天更換。備用的濕化瓶每周消毒幹燥保存。

  5、正規操作:對于氣管切開病人,切開部位及其周圍應保持清潔幹燥;在切開部位的一切操作均應采用無菌技術;吸痰時原則上吸痰管隻能提拉一次。

  6、不交叉傳染:有呼吸道感染的醫護人員不應直接護理高危病人。

  看了上面的介紹,相信大家現在應該知道下呼吸道感染預防與控制措施是什麼了,我們在平時預防下呼吸道感染一定要在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下,不要去人口密集的地方,這樣是很容易傳染的,平時做一些戶外運動,幫助我們增強身體的抵抗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