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中醫養生 有效易學的冬日養生小妙招

中醫養生 有效易學的冬日養生小妙招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8-30 11:20:05

  現在快節奏的工作和生活時常讓我們的身體和精神感到很疲憊,正因如此,我們更要做好日常的養生工作。但是提到養生,很多人卻又感到很迷茫,不知道具體怎樣做才算是科學有效,有利于身體健康。下面我就為大家介紹幾種适合冬季養生的中醫養生妙招,相信會帶給你想象不到的良性養生功效哦。

  《黃帝内經》中記載了很多的養生方法,并且到今天一直有很多的中醫學家在不斷的探索,多年經驗積累也總結出了最為有效的養生方法和養生禁忌,同時,也系統總結了四大養生類型以及針對十二時辰的不同的養生小妙招。

  飲食養生

  合理飲食可以調養精氣,糾正髒腑陰陽之偏,防治疾病,延年益壽。中醫養生理論認為,飲食要以“五谷為養,五果為助,無蓄為益,五菜為充”,還要重視五味調和。否則,會因營養失衡、體質偏頗、五髒六俯功能失調而緻病。

  靜神養生

  靜神養生在傳統中醫養生學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人認為,神是生命活動的主宰,保持神氣清靜,心理平衡,可以保養天真元氣,使五髒安和,有助于預防疾病、增進健康和延年益壽。反之,則會導緻情志内傷,如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以至誘發種種身心疾患。

  修身養生

  所謂的修生養生,簡單的來說也就是保持健康愉快的心情,内心要善良豁達,不為小事生氣糾結,在日常生活中應排除各種妄念,多說好話、多行善事。

  調氣養生

  和西醫不同,中醫認為,當你攝入的營養失衡、生病、過度勞累、情緒起伏過大時候,會導緻體内元氣虛、陷、滞、逆,進而導緻身體病變。所以,中醫主張通過調養元氣來祛病。

  中醫十二時辰養生法

  中醫專家認為,四季的變換是一個完整的循環,有一套相應的養生理論,一天24小時也不例外。我們應該順應時辰變化,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而達到良好的養生效果。

  亥時(晚9~11時),為三焦經當令

  “亥”字在古文中是生命重新孕育的意思,所以你要想讓身體有一個好的起點,就要從此刻擁有好的睡眠開始。對老年人而言,可能存在睡眠困難問題,但不管采取什麼方式,盡量在晚上11點半前進入睡眠狀态。

  子時(子夜11~淩晨1時),膽經當令

  中醫認為,膽經是人體内其他器官的功能支撐體,我們要保證足夠的睡眠來确保膽經的正常健康。而子時這段時間正是中醫養生中特别強調的膽經休養時間。

  醜時(淩晨1時~3時)為肝經當令

  靜心養氣是最好的保肝方法。要特别指出的是,某些年輕一族如在這個時間喝酒,将會對肝造成極大的損傷。

  寅時(淩晨3時~5時),肺經當令

  按照中醫理論,寅時是人體陽氣的開始,也是人體氣血從靜變為動的開始,必須要有深度睡眠,最怕有人打擾。

  卯時(早晨5~7時),大腸經當令

  早起不貪睡,晨起首先活動四肢筋骨,打太極拳,叩齒摩面或雙手扣後腦,做“鳴天鼓”。

  辰時(上午7~9時),胃經當令

  活動後喝一杯開水,用木梳梳發百遍,然後洗漱。早餐應該清淡,要吃飽。飯後可以百步走,但不宜做強度鍛煉。

  巳時(上午9~11時),脾經當令

  開窗通風後,可從事腦力活動,但要注意勞逸結合,讓眼睛得到及時的休息。

  午時(上午11時~午後1時),心經當令

  這是午餐時間,除要營養豐富,葷素搭配外,建議可以喝點湯,菜要少鹽。酒可喝但不能醉。飯後宜睡半小時,不要過多。

  未時(午後1~3時),小腸經當令

  午睡後可做少量和緩的運動,喝一杯茶。

  申時(午後3~5時),膀胱經當令

  這是最好的學習時間,記憶力和判斷力都很活躍。除用腦學習外,要注意多喝水。

  酉時(午後5~7時),腎經當令

  這是腎虛者補腎的最好時機。晚飯宜吃少、清淡,可以喝點粥。

  戌時(晚7~9時),心包經當令

  準備睡眠,睡前要靜心養氣,用冷水洗臉、溫水刷牙、熱水洗腳,睡宜采取右側卧位。

  總之,這種養生法的核心就是順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規律,重點睡好子午覺,以此達到養生的目的。

  冬日中醫養生禁忌

  忌在冬天減肥

  事實上,無論是節食、運動或者藥物利尿的減肥方法,都是在短時間内消耗大量的熱量而減肥。這在中醫屬于“洩”的範疇,不适于在冬天裡進行。

  忌過量熬夜

  冬天裡黑夜時間長,白天時間短。人們也應順應自然,增加睡眠時間,方可補養元陰元陽。事實上,冬天熬夜的傷害比平常更大,最好盡量不要晚睡。

  忌“冷”健

  冬泳、冷水浴,聽起來似乎很健康。事實上,無論是冬泳或是洗冷水澡,看似一種鍛煉身體的方式,其實身體要耗費很多的陽氣去抵禦寒冷。如果長期采取“冷”健身的方式,反而有害健康。忌做出汗太多的運動

  運動有益身體,但如果從養生的角度上看,在冬天裡不要做太過激烈、出汗太多的運動。中醫認為,汗液屬于“津液”範疇,劇烈運動後,毛孔開張,陽氣随汗液外洩,易造成“氣津兩傷”的格局。冬季以“封藏”為本,是需要“保存實力”的季節,陽氣外洩,津液損傷,容易出現易疲乏、易感冒、頭暈、手足冰涼的症狀。

  忌無病亂補

  無病亂補,既增加開支,又害自身。如服用魚肝油過量可引起中毒,長期服用葡萄糖會引起發胖、血中膽固醇增多、易誘發心血管疾病。所以進補一定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缺什麼,補什麼”才能事半功倍。

  忌凡補必肉

  動物性食品無疑是補品中的良劑,它不僅有較高的營養,且味美可口。但肉類不易消化吸取,若久吃多吃,對胃腸功能已減退的老年人來說,經常不堪重負,而肉類消化過程中的某些“副産品”,如過多的脂類、糖類等物質,又往往是心腦血管病、癌症等老年常見病、多發病的病因。現代營養學以為,新奇的水果和蔬菜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是人體必不可少的營養物質。

  結語:中醫養生的曆史悠久,淵源極深。小編隻是給大家介紹幾種比較常用的有效的中醫養生方法,有興趣的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和喜好進行選擇,如果按照上述方法堅持一段時間,一定會獲得不錯的效果的餓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