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老年人日常健康問題解答

老年人日常健康問題解答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8-27 01:45:56

  目錄

  第一章:老人拉肚子亦會誘發中風

  第二章:老人眼幹按膝蓋

  第三章:老人低體溫可緻殘緻死

  第四章:老年健忘原因被找到

  人到老年身體個器官功能的逐漸衰退,生活上總是會遇到一些問題。那麼,老年人身體健康存在哪些問題呢?如何解決老年人日常健康問題?下面就來和小編一起盤點老人養生之道,揭秘老年人如何保持身體健康。

  老人拉肚子亦會誘發中風

  從上周開始,68歲的楊大伯不知道吃壞了什麼東西,一直拉肚子,每天次數倒也不多,所以楊大伯也沒放在心上。可是在昨天下午上了次廁所後,楊大伯就感覺左邊胳膊沒有力氣,說話也口齒不清,家人見狀,連忙将他送到醫院,經檢查後發現腦部血管大面積梗死,原來是因急性胃腸炎腹瀉脫水嚴重而緻腦中風。

  相信很多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年人都知道,排便時不能用力,以防腹腔壓力升高而出現血壓升高,導緻中風,然而他們也許還不知道,腹瀉也會誘發中風。這主要是由于,一方面老年人機體衰老,很多都存在腦動脈硬化,并且有的動脈管腔還存在斑塊,血液循環本來就不那麼暢通,所以一旦腹瀉,很容易引起中風;另一方面嚴重腹瀉時,人體大量水分喪失,身體處于脫水狀态,這就使得人體血容量減少、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緩慢,此時就容易發生血栓性疾病。尤其是在冬季,老年人要特别注意,70%以上的中風患者發病在秋末和冬季,所以醫學專家把中風又稱之為“冬季神經科的流行病”。那麼,冬季又該如何防治腹瀉,謹防中風呢?

  老年人在冬季應該合理安排日常膳食。

  冬季氣候寒冷,一定要注意不吃較涼的食物,以溫熱為宜;還要注意飲食衛生,把好“病從口入”這一關。若一旦出現腹瀉,千萬不要掉以輕心,應該及時到醫院治療,以防出現中風等嚴重并發症。除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止瀉等藥物外,為減緩不同程度的脫水症狀,還應給老人多喝淡鹽開水、各類瓜汁(含鉀鹽和水溶性維生素c)和菜湯等,以補充損失的水分和無機鹽,維持體内水電解質平衡,但要少飲豆漿、牛奶等産氣飲品,以免刺激胃腸,加重症狀。此外在脫水嚴重的時候,還應該随時監測老年人的血壓波動情況,若血壓過低說明體内血容量減少,要及時就醫,防範中風發生。

  老人眼幹按膝蓋

  據統計,65歲以上人群中有75%患有幹眼症。這與随年齡增大淚液減少、易使眼睛受刺激有關,多伴有燒灼感、癢感、羞明畏光、紅腫疼痛、視物模糊等。中醫認為,幹眼症是老人肝經血虛、感受風熱引起,按摩膝蓋内側的曲泉穴有較好的治療作用。曲泉穴位足厥陰肝經合穴,具有補肝養血、疏解風熱的作用。以大拇指垂直按壓同側曲泉穴,兩手同時進行,并同時做眨眼運動,每次5-10分鐘,每日早晚各一次。

  老年人引發的幹眼原因大緻有以下幾種:

  1.長時間處于空調環境或直盯電腦,這種情況會導緻眼表淚膜蒸發過快從而引發幹眼。建議改變一下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通過一些淚液的替代品——人工淚液即可以解決。

  2. 老年人長期使用眼藥水點眼或全身服用某些藥物。藥物裡面不僅含有治療成分,還不可避免含有一些防腐劑及有害成分,因此對沒有明确疾病的老年人不建議使用任何藥物,服藥和停藥都應遵循醫囑。

  3.有的老年人是因為睑闆腺分泌腺體的功能下降,也就是醫學上所說的睑闆腺功能障礙引發的幹眼,可以通過睑闆腺按摩來解除。

  4. 有的老年人是因為上了年紀,不僅皮膚松弛,眼睛的結膜組織也松弛,即醫學上講的結膜松弛症導緻了淚膜不能均勻塗布眼表從而造成的幹眼,可以通過小手術把松弛的結膜切除來達到治療幹眼的目的。

  5. 比較嚴重的一類是伴有引發幹眼的全身疾病的老年人,這種患者往往患有免疫系統疾病。其治療不僅要針對全身原發疾病,給予免疫抑制劑和抗炎治療,同時也要通過人工淚液,佩帶矽膠眼鏡以及封閉排出淚液的淚小點等方法減輕眼表眼幹症狀,保證眼睛表面淚膜的持續存在。

  老人低體溫可緻殘緻死

  【案例】75歲的曾大爺近日出現怕冷、手腳發涼症狀,他自我診斷為“風寒”,自煎姜湯口服未見效,故告知子女。子女認為“低體溫利于長壽”,故未做任何處理。半個月後曾大爺上述症狀加重,雙腳不能走動,觸之無反應,故子女急送某醫院求診。醫生診斷為血液循環不良所緻的雙腳缺血性壞死,需要截肢。曾大爺和子女們後悔莫及。

  【醫生點評】老年人,特别是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常有畏寒、四肢發冷,腋下體溫在35℃-36℃之間,口腔溫度低于34.4℃,則可以診斷為低體溫。有的人認為,低體溫特别是老年人低體溫無關緊要,甚至可以降低機體代謝率,有利于長壽。其實,這是不對的。老年人低體溫嚴重時可緻殘(如本例)、緻死。

  低體溫的症狀,在循環系統方面可表現為周圍血管收縮、低血壓、心律失常,嚴重時可誘發心室纖維顫動(室顫)——這也是導緻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在消化系統方面可表現為胃腸蠕動減慢、胃擴張和腸麻痹等;在呼吸系統方面可表現為呼吸無力、呼吸困難甚至肺不張等;在神經系統方面可表現為反應遲鈍、意識不清,較嚴重的可表現為瞳孔散大、對光反射消失、瀕死狀态,或發生驚厥、抽搐、癫痫發作等。

  一般來說,老年人低體溫是由于年老體衰、低代謝率、新陳代謝減慢引起,對于營養不良或長期卧床的老年人時有發生,這是不可逆的生理現象。老年人患感染性疾病時可出現發熱,也可出現低體溫(機體反應差所緻)。但發熱較易被察覺,能及時得到糾正,如果低體溫不能被及時察覺,後果輕則影響生命質量,重則可緻殘(四肢末端因缺血缺氧壞死截肢)、緻死(因心室顫動緻心跳驟停),這對于患有心腦血管疾病者尤其危險。

  如何防治老年人低體溫

  注意保暖

  當室内或周圍環境溫度低于18℃而又未采取保暖措施(如開放暖氣、生火取暖、電熱毯取暖等)時,則容易發生低體溫,故應設法使居室或環境溫度高于18℃,及時增減衣物,注意保暖。

  攝入足夠熱量

  飲食如無明顯禁忌,應攝入均衡的蛋白質(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有瘦肉、魚類、乳類和蛋類等)、碳水化合物(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有谷類、面粉類和糖類等)、多種維生素(如維生素A、B1、B2、B6、B12、C、D和E等)和微量元素(如鋅、鐵、磷、鎂、鈉、硒、鉀和鈣等)。

  增加體力活動

  缺乏體力活動可使心跳、呼吸減慢,思維遲緩,對低溫環境反應也遲鈍,血液循環減慢,身體——尤其是肢體易出現供血不足而導緻低體溫,故低體溫的老年人應适當增加體力活動,以促進血液循環,使肢體溫暖起來。

  勿服三環類抗抑郁藥(如多慮平)

  三環類抗抑郁藥可削弱體溫調節中樞的功能,使體溫調定點下降到正常以下而呈低體溫狀态,故老年人低體溫者應盡量不用此藥,或者改用類似作用的其他藥物。此外,口服抗組胺類藥(如撲爾敏、非那根、苯海拉明等)也可導緻低體溫。

  如經上述處理1-3天未見明顯效果,應立即到醫院就診(醫生會酌情給予複溫治療),以免長時間低體溫導緻身體出現器質性損害,甚至危及生命。

  老年健忘原因被找到

  美國耶魯大學科研人員發現,相比年輕人,中老年人大腦的神經網絡連接更為脆弱,活動也不那麼頻繁。随着年紀變大,人變得越來越容易忘事或者難以集中注意力,一些認知功能也難以完成。雖然很長時間以來大家都認為這種缺失與年齡有關,但至今不知道造成這種認知缺失的生物原因。

  研人員認為,衰老會導緻一種被稱為cAM p的分子過度積累,它可能導緻神經信号變弱。使用某些化學成分封鎖或者禁止這類分子的活動就可以逆轉神經細胞的信号連接方式,改善它們的功能。

  研究人員認為,一種用于治療高血壓的藥物能夠禁止cAM p分子的活動,修複工作記憶,但任何藥物都有待進一步的臨床驗證方可使用。

  總結: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總是遇到眼幹、拉肚子、低溫等困擾,這些老年人常見的問題要得到及時有效的解決,否則隻會帶來生命危險。以上小編為您盤點的解決老年人日常問題方法趕緊來嘗試下吧。(文章原載于《益壽文摘》,刊号:2012年2月号,作者:俞勝、蘇全新、陳金偉、言康,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作文庫知識百科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将在第一時間删除内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