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面包子是北方人經常吃到的一種面食,發面包子不但好吃而且還有很高的營養價值,所以發面包子深受人們的喜愛,經常吃發面包子是可以給我們帶來很好的養生功效和保健的作用,所以我們可以多吃一些發面包子,那麼吃發面包子具體有哪些方面的好處呢?
我們要知道發面包子的營養價值,就應該知道發面包子的構成成分,知道發面包子是怎麼做出來的,這樣才有利于我們更加深入的了解發面包子。
我們都聽說過,北方人愛吃面的說法。這裡要說的就是愛吃面食的天津人,到了冬天,他們家家戶戶就開始張羅饅頭、餃子之類的面食。有些面食制作之前需要發面,每一位主婦都有自己擅長的發面方法,但是怎麼樣發面對健康更好,恐怕就極少有人了解了。發面時究竟是用老面好,還是用酵母更好?今天,就請營養師為大家詳解“發面的秘密”。
傳統發面破壞營養
發面看似簡單,其實也是有學問的,方法對了全家受益,方法要是錯了,可能不知不覺就會傷害到家人。怎樣發面更好,還是要先從傳統的發面方式說起。
傳統的發面方式是用老面發面,即上次做了面團後,取下一小塊放在幹燥處保存,下次發面的時候,就把老面化開放進面團裡,以此發酵。老面的主要作用成分是酵母,但都是“野生”的酵母,即空氣中的酵母菌,此外還含有一些雜菌,如乳酸菌、大腸杆菌等。由于老面中的酵母菌含量很少,質量也不佳,因此一般用老面發面需要四五個小時以上,冬天甚至要一到兩天才行,時間很難掌握,稍微不注意,面團就酸了。因此,才有了加入堿或小蘇打“中和”的程序。在面團裡加堿或小蘇打雖然能中和酸的味道,但也容易使做出的包子、饅頭等味道不好,顔色發黃,吃起來有一股鹹堿味,更重要的是,堿會嚴重破壞面粉中的B族維生素。也就是說,用老方法發面,再用堿或小蘇打中和,不僅費勁、效果差,還會損害面粉中原有的營養。
酵母發面解毒護肝
現代人發明了酵母發面,很多人就覺得老式的傳統發面不好,紛紛采用酵母發面,但用酵母發面的同時又暗自琢磨:買來的酵母到底是什麼東西,酵母裡含有怎樣的化學成分,吃了對我們人體會不會有害?
其實,酵母是一種天然的、有營養的生物體,是一種可食用的、營養豐富的單細胞微生物,營養學上稱酵母為“取之不盡的營養源”。日常常見的酵母分為鮮酵母和幹酵母兩種。由于酵母的純度較高,不像老面夾雜有大量的乳酸菌等,所以沒有微生物産酸的過程,用它發面,面團發起後不會變酸,也無需用堿中和,避免了因加堿而影響人體對無機鹽的吸收和利用,也能避免面粉中的B族維生素遭到破壞。
同時,酵母本身的營養極其豐富,用它發面能提高面食的營養價值。酵母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含量幾乎占酵母幹物質的一半,且人體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充足,尤其是谷物中較缺乏的賴氨酸含量較多;另一方面,酵母中還含有大量的維生素B1、維生素B2及尼克酸。有實驗證明,每1公斤幹酵母所含的蛋白質相當于5公斤大米或兩公斤大豆的蛋白質含量。因此,用酵母發面做出的饅頭、面包中所含的營養成分比不用發面的大餅、面條要高出3-4倍,蛋白質增加近兩倍,這也是為什麼經常聽到營養科醫生說饅頭比面條的營養價值要高的緣故。
此外,發酵後的酵母還是一種很強的疫力,可以保護肝髒,有一定的解毒作用。酵母裡的硒、鉻等礦物質能抗衰老、抗腫瘤、預防動脈硬化,并提高人體的免疫力。發酵後,面粉裡的一種可影響鈣、鎂、鐵等元素吸收的植酸可被分解,從而提高人體對這些營養物質的吸收和利用。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麼是發面包子,我們知道發面包子是北方人喜歡吃的一種面食,發面包子不但好吃而且還有非常高的營養價值呢,經常吃發面包子是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健功效,上文詳細介紹了發面包子的營養價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