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母嬰

 > 兒童生長發育

兒童生長發育

母嬰 更新时间:2025-08-22 08:52:00

  每一個寶寶都是帶着上帝的祝福來到這個世界的,但是從嬰幼兒到長大成人确是一個很慢長過程。寶寶從離開母親開始,他就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來到世上,對這世界上的一切都會感覺到陌生,特别是處于嬰幼兒時期的孩子,因為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有限,在這個時間更加需要我們特殊的照顧。

  在這個時候作為寶寶的父母更應該關心自己的小孩的成長,但是很多父母都是初為人父人母,他們都不是很清楚孩子怎樣才算得上是正常的,下面,針對兒童生長發育問題我們來詳細的了解一下。

  1、小兒生長發育概述:

  小兒生長發育是指小兒時期特有的生理現象,也是不同于成人有基本特點。生長是指小兒形體的增長,主要反映為量的變化;發育表示各種功能的進步生長,主要反映為質的變化。小兒生長發育的特點是:具有全人類共同的規律性,表現有種族、地區、民族或個體差異。

  2、生理常數的臨床意義:

  生理常數是健康小兒生長發育規律的總結,是衡量小兒健康狀況的标準。具體常用小兒生理常數如下:

  ⑴體重:體重是作為衡量小兒生長發育和營養狀況的指标。小兒出生時正常體重約為3kg左右,出生後的前半年平均每月增長0.7kg,出生後的後半年平均每月增長0.5kg,1周歲後平均每年增長2kg。常用推算體重的公式有:小兒6個月者,體重(kg)=3+0.7×月齡;7至12個月者,體重(kg)=7+0.5×(月齡-6);1歲以上者,體重(kg)=8+2×年齡。體重是臨床給藥、輸液的根據,體重增長過快多見于肥胖症、巨人症,體重低于标準15%以上者,多見于營養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及内分泌疾病。

  ⑵身高:身高是反映骨骼發育的重要指标之一。出生時正常身高約50cm,第一年增長約25cm,第二年增長約10cm,2周歲至青春期平均增長約7cm,青春期身高為學齡期的2倍,增長約接續2-3年。公式“身高(cm)=70+7×年齡”是推算2至12歲兒童身高的參考公式。身高低于正常30%以上者,多見于侏儒症、克汀病、營養不良。

  ⑶頭圍:頭圍是反映腦和顱骨發育程度的指标,頭圍過小見于小頭畸形;頭圍過大見于腦積水等引起。

  ⑷胸圍:胸圍主要反映胸廓、胸背肌肉、皮下脂肪及肺的發育程度。新生兒正常胸圍約32cm,1歲達44cm,接近頭圍,2歲後胸圍漸大于頭圍。胸圍過小見于營養不良,胸廓畸形見于佝偻病、肺氣腫及心髒病。

  ⑸囟門:囟門主要反映顱骨發育的情況。正常時前囟閉合時間在出生後12-18個月,後囟閉合時間在出生後2-4個月。囟門閉合過早,常見于小頭畸形;囟門閉合過晚常見于佝偻病、呆小病或腦積水;前囟飽滿常見于顱内壓增高,是嬰兒腦膜炎、腦炎的重要體征,囟門凹陷常見于脫水及極度消瘦。

  ⑹牙齒:乳牙正常20顆,2-2.5歲出齊,恒牙正常32顆,6歲左右開始萌出,并逐漸替換乳牙。2歲以内乳牙數計數公式:乳牙數=月齡-4(或6)。如果出牙時間推遲或出牙順序混亂,常見于佝偻病、營養不良、先天愚型、牙質發黃或損壞(經常服用四環素)。

  ⑺智能發育:智能發育是指神經心理發育,包括感知、運動、語言、性格等方面的逐步發育過程。

  ⑻動作發育:動作發育直接與肌肉的發育,尤甚與中樞神經系統的發育有密切關系。

  ⑼發育順序:正常小兒發育是由上到下、由不協調到協調、由粗到細地進行的。

  ⑽語言發育:語言的發育與神經發育有密切的關系,還順有正常的聽力和發音器官。語言發育的順序分為發音、咿呀作語、單語單句及成語四個階段。

  ⑾性格發育:性格發育是在社會生活和教育條件的影響下,經過不斷的量變和質變而發展起來的。

  以上就是判斷兒童正常生長發育标準,我們可以看得到,其實兒童生長發育的标準很多,而且每一種的判斷方法都不同。但需要提醒的是,因為孩子處于生長發育時期在一個時間段内一個或兩個标準達不到要求也不需要過于擔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母嬰资讯推荐

热门母嬰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