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師範學院
唐山師範學院
2006―2007學年第2學期
課程名稱:歌曲寫作
授課專業:音樂學
授課班級:04本06接本
主講教師:楊勝利
所屬系别:音樂系
教研室:理論教研室
教材名稱:歌曲寫作與小樂隊配器
出版社:高教出版社(2002版)
2007年2月18日
唐山師範學院課程教案(首頁)
系别:音樂系教研室:理論教研室
必修課(√)限選課()任選課()
課程所屬專業
2004本2005接本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具備對于不同風格歌曲的理論分析能力以及各類作品的寫作能力。擴大理論知識面,使他們具有複合型音樂人才的能力。在教學中要突出師範性特點。
教學重點:對于實際作品的理論分析;對于不同結構歌詞的駕馭;二段曲體與三段曲體的寫作;歌曲結構附屬部分的使用;歌曲的旋律線條;歌曲的節奏節拍。歌曲的題材體裁。
教學難點:對于具體作品的理論分析能力以及各類作品的寫作能力
教材:《歌曲寫作與小樂隊配器》
參考書:馬輝編著《歌曲寫作教程》(華樂出版社)
朱敬修主編《歌曲旋律學》(遼甯教育出版社)
秦西弦編著《作曲技法淺談》(人民音樂出版社)
王冠群編著《通俗歌曲創作十講》(長春出版社)
郭兆勝編著《歌曲名作賞析》(白花文藝出版社)
唐山師範學院課程教案
授課題目(或主題):歌曲結構的從屬部分―引子、尾聲、連接
第1周第1、2節
教學目标或要求:
使學生理解歌曲結構從屬部分的結構意義。熟悉優秀的中外歌曲中成功的使用從屬結構的範例。
并具有相應的創作能力和對實際作品的分析能力。準确區分引子、尾聲、連接的不同藝術特點。
教學重點與難點:
引子―具有概括全曲的風格特點的結構功能;尾聲―具有穩定地結束全曲的結構功能,連接―具有承上啟下的結構功能
教學要點及教學進程:
派生性引子,并置性引子,綜合性引子的使用方法。能得心應手的處理不同歌曲的引子。
同時還能夠得心應手的處理不同結構的歌詞。
1、引子、尾聲、連接的概念定義。
2、引子、尾聲、連接的區别與聯系。
3、引子、尾聲、連接在中外名作中的運用。
4、關于引子、尾聲、連接的藝術處理。
教學手段與方法:
1、理論講述2、音響聽辯
3、作品實例剖析4、實際作曲演練
思考題(讨論題)及作業:
(1)引子、尾聲、連接的定義是什麼?
(2)引子、尾聲、連接的主要标志是什麼?
(3)引子、尾聲、連接适于表現怎樣的歌曲内容?
(4)進一步分析作品中引子、尾聲、連接的基本表現手段和具體運用技法。
(5)寫作歌曲中的引子、尾聲、連接
參考文獻(含參考書、有關資料出處、相關課程網站網址等):
馬輝編著《歌曲寫作教程》(華樂出版社)
朱敬修主編《歌曲旋律學》(遼甯教育出版社)
秦西弦編著《作曲技法淺談》(人民音樂出版社)
王冠群編著《通俗歌曲創作十講》(長春出版社)
郭兆勝編著《歌曲名作賞析》(白花文藝出版社)
唐山師範學院課程教案
授課題目(或主題):歌曲結構的從屬部分―前奏、間奏、尾奏
第2周第3、4節
教學目标或要求:
使學生理解歌曲結構從屬部分的結構意義。熟悉典型的中外名作成功的使用從屬結構的範例。
并具有相應的創作能力和對實際作品的分析能力。準确區分前奏、間奏、尾奏的不同藝術特點。
教學重點與難點:
前奏―具有概括全曲的風格特點的結構功能;尾奏―具有穩定地結束全曲的結構功能,間奏―具有承上啟下的結構功能
教學要點及教學進程:
派生性前奏,并置性前奏,綜合性前奏的使用方法。能得心應手的處理不同歌曲的前奏。
1、前奏、間奏、尾奏的概念定義。
2、無旋律因素的前奏。
3、有旋律因素的前奏。
4、處于樂句之間的間奏,處于樂段之間的間奏。
5、器樂化的尾奏。
教學手段與方法:
1、理論講述2、音響聽辯
3、作品實例剖析4、實際作曲演練
思考題(讨論題)及作業:
(1)前奏、間奏、尾奏的定義是什麼?
(2)前奏、間奏、尾奏的主要标志是什麼?
(3)前奏、間奏、尾奏的适于體現怎樣的内容?
(4)進一步分析具體作品中的前奏、間奏、尾奏中的不同運用手法。
(5)寫作歌曲中的前奏、間奏、尾奏
參考文獻(含參考書、有關資料出處、相關課程網站網址等):
馬輝編著《歌曲寫作教程》(華樂出版社)
朱敬修主編《歌曲旋律學》(遼甯教育出版社)
秦西弦編著《作曲技法淺談》(人民音樂出版社)
王冠群編著《通俗歌曲創作十講》(長春出版社)
郭兆勝編著《歌曲名作賞析》(白花文藝出版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