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其它:戀獸癖、戀屍癖、戀童癖、摩擦淫癖和自虐淫等。 [病程與預後] 一旦形成,不易徹底糾正。但至更年期以後有可能漸趨緩和。 [治療] 目前尚缺乏根本性防治措施,以精神治療為主,常用方法有領悟、疏導等心理
性心理障礙(Psychosexual disoders)又稱性變态(Sexual perversion)、性欲倒錯(Para-philias),性歪曲(Sexual deviation)。是以異常行為作為滿足個人性沖動的主要方式的一種心理障礙,其共同特征是對常人不引起性興奮的某些物體或情境,對患者都有強烈的性興奮作用,而在不同程度上幹擾了正常的性行為方式。當已歪曲的性沖動付諸行動時多導緻違紀,一般是有完全責任能力或限定責任能力。性心理障礙在我國較少見,除同性戀、施虐狂或受虐狂等類型外,主要見于男性。
[病因與發病機理]
未明,可能的相關因素有以下幾點:
一、遺傳因素,但各型間缺乏特定的和一緻的人格,如露陰癖最多見于具有抑制性特征的内向性人格的人。雙生子調查資料支持同性戀的發生有遺傳素質基礎;家族性易性癖病例的發現也提示其發生與遺傳因素有一定關系。
二、軀體因素,一般在青春期開始明顯,随年齡增長至更年期,性心理障礙的行為亦趨向緩和。關于胎兒的激素影響與性心理發展關系的研究發現,而出生前雄激素的缺乏,則會發生同性戀行為。Hirschfield認為性腺内分泌不平衡是同性戀的原因。
三、環境因素,兒童期是性心理發育的重要階段,家庭及周圍環境的影響往往招緻嚴懲的後果。與社會經濟地位及文化程度有一定聯系。
四、性心理障礙的病理心理本質:Freud認為變态的性活動是他們幼年性經曆的再現和延續。因此,在成人表現出強烈的幼年兒童式性活動就是性心理障礙的病理心理本質。怕羞、膽怯拘謹及缺少排解心理困境和應變能力的個性,創傷性心理誘因等都是發病的條件。
[臨床表現]
一、同性戀(Homosexuality)指在能找到異性對象的情況下以同性作為性愛對象,對異性表示拒絕或冷淡。男女均可發生。一部份同性戀者随年齡增長可逐漸轉向異性戀。
二、露陰癖(Exhibitionoism)在陌生女性面前出其不意的露出生殖器,以取得性的滿足,伴有或不伴有手淫,但無進一步性活動的要求。均為男性。
三、窺陰癖(Voyeurism)在暗中窺視異體裸體或性活動,以取得性的滿足,伴有當場手淫或事後回憶窺視景象時手淫。常于15歲前開始,成年後确診。均為男性。
四、易性癖(Transsexualism),持續存在改變本身生理性别特征以達到轉換性别的強烈願望,其性愛傾向為純粹同性戀。
五、戀物癖:(Fetishism)指以獲取異性貼身衣物,而非異性本身,取得性的滿足。有時采取偷竊手段來取得這些東西。幾乎僅見于男性。
六、異裝癖(Transvestism),通過穿着女性裝飾可引起性興奮或性滿足。
七、施虐癖與受虐癖(Sadism and Masochism)。受虐癖則以承受這種折磨為滿足。有時這兩種情況可在同一人身上出現。
八、其它、戀屍癖、戀童癖、摩擦淫癖和自虐淫等。
[病程與預後]
一旦形成,不易徹底糾正。但至更年期以後有可能漸趨緩和。
[治療]
目前尚缺乏根本性防治措施,以精神治療為主,常用方法有領悟、疏導等心理治療、厭惡治療。有人同時采用厭惡療法與内隐緻敏法治療,并鼓勵其正常的異性戀行為,取得較好效果。在患者主動配合下,行為治療可改變患者的變态性行為。藥物治療僅起對症治療或輔助精神治療的作用。電抽搐與精神外科治療,收效甚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