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要内容:有本書中譯名字叫做《如果男人有月經?》,乍看之下,封面書名會讓人誤以為是講生物科技的内容,其實主要是反思男女性别,在社會化過程中,男人如何看待女性的生理周期?進而丢出一個逆反的純問号命題。 資料圖片。(來源:39健康網) 有本書中
簡要内容《如果男人有月經?》,乍看之下,封面書名會讓人誤以為是講生物科技的内容,其實主要是反思男女性别,在社會化過程中,男人如何看待女性的生理周期?進而丢出一個逆反的純問号命題。
資料圖片。(來源:39健康網)
有本書中譯名字叫做《如果男人有月經?》,乍看之下,封面書名會讓人誤以為是講生物科技的内容,其實主要是反思男女性别,在社會化過程中,男人如何看待女性的生理周期?進而丢出一個逆反的純問号命題。
以前有個說法是,從晾曬的女人内褲下走過是會倒黴的;而在有些宗教的寺廟中,規定女性生理期間不得進去,或者得在下身圍塊布免得亵渎神明,不禁想到“如果男人有月經”成立的話,這些說法和規定是不是還存在?
一種自然的生理現象被賦予貶抑的意涵,未必是男權社會的刻意作為,但所隐含的控制意識,無形中造就男優女劣的反差,再反應在一些約定俗成的刻闆觀念上,譬如女性懷孕期不适于行房,有的宗教甚至規定不準做人流,以及導因于生理周期的情緒幹擾,就把女人界定為情緒性動物,這些都讓男人利于控制女人,可以在兩性關系上取得主導位置。
當然,在今天這個“野蠻女友”的年代,談這些顯得有點過時了,但刨根挖底看,老傳統的認知是一時改不了的,這會兒說,隻要女人鬧個憋扭,不是『大姨媽來了』,就是『更年期到了』的諷喻說法,連小男生都能]]上口,說還不打緊,問題是潛意識裡認定女人是非理性的時候,許多張揚的男人行徑就會被合理化。
例如『戰争是實驗戰略和戰術的最佳機會,女人說“會死人哪!”,哪裡不死人呀?』男人如是說,還有,『我不過是逢場作戲,這女人就歇斯底裡成那樣!』,這兩種發言方式都不可能輪到女人說理的,女人卻又往往成為“受害者”。
男人如此理解女性身體還算事小,到婦科門診看看,因為男人不戴套甚至使用暴力,而導緻女人得性病或意外懷孕的案例不在少數,男女交“歡”的負面結果大多由女人承擔,過去女性總是默默承受,包括不斷做人流,而婦科癌症有些也和長期感染有關系,然而現今進步多少嗎?其實女人自己心裡最清楚。
當我們仍津津于兩性健康教育已列入課程時,男生女生看到的卻隻是各不相關的器官而已,但最關鍵在于如何理解和尊重女性身體,這是我們男性養成教育中極缺乏的,那些來自于黃小書或A片的文字影象,反而成了真刀實槍的“教材”。
因此,如果我們同意兩性平權需要進階,那就不隻是同工同酬而已,男人學習重新看待女人的身體,大可不必從有月經開始,隻要在理解和尊重這兩個層面上,如同自己姐妹般疼惜女人的身體,又怎會生輕侮或狹樂之心呢?這點毫無學問可言,大家卻無知的厲害,我們能不深思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