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是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組成一個名字叫“家庭”的股份合作公司,這個男人和女人要共同承擔家庭在社會上的風險,共同享受其帶來的快樂。
婚姻是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組成一個名字叫“家庭”的股份合作公司,這個男人和女人要共同承擔家庭在社會上的風險,共同享受其帶來的快樂。然而,近幾年正值獨生子女結婚高峰期,由于一些主觀和客觀原因,使得婚姻風險系數不斷提高,“家庭”運營難度大大增加,更使不少婚姻從“一生一世的守望”變成了朝不保夕的夢境。“閃離”幾乎成了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
從我接觸到的大量案例來看,“閃離”最大的誘因,就是對婚姻不了解和雙方在婚姻生活中都以自我為中心。曾有一個25歲的女孩,和男友認識一個月後結婚,而一個月後又離婚了。她委屈地說:“沒想到結婚這麼乏味。過去我能自由地泡吧、唱歌、玩刺激遊戲,現在卻要整天呆在家裡。”再問她既然沒有心理準備,為什麼就匆忙嫁人時,她一臉無辜:“隻是因為當了一次伴娘,發現做新娘特别好玩。”
性生活不和諧,也是青年人“閃離”的誘因之一。“原以為結婚後,能有機會和妻子好好親熱親熱。可她總推說工作忙,蜜月的時候都還在開電話會議。和她說吧,又責備我不善解人意、太自私。連最基本的夫妻義務都不能保障,這個婚結了還有什麼意思?”一位年輕丈夫告訴我。性其實是愛的升華,隻有兩個人心神合一,才可能獲得完美的性愛,而性愛又可以促進情感的進一步交融。
巴爾紮克曾說過:“在人類所有的智慧中,關于婚姻的知識懂得最晚。所以,有關婚姻的知識是需要學習的。”其實,真正幸福的婚姻,除了充滿激情、有生理性的吸引外,還需要個性的吻合和價值觀接近。而雙方的價值觀和個性需要在戀愛中慢慢了解。
最容易出現“閃離”的時間,是結婚初期。為避免這種情況,年輕夫婦需調整以下兩方面。
一、調整對婚姻的期望值。要通過各種途徑學習婚姻知識。婚姻是一個慢慢把激情演變成親情的人生過程。在婚姻中,愛的初衷、信念沒變,但場景和形式變了。主要活動場所從林蔭小道、咖啡館、電影院變成以廚房、卧室。行動代替了語言,完全自然的放松代替了在對方面前維持最佳狀态的緊張;安安穩穩的生活代替了風花雪月的浪漫。理解了婚姻的實質,對婚姻失望的情緒就會減輕。
二、在婚姻中要降低“我”的地位,提升“我們”的地位。兩個人能相愛,或多或少有相同的地方,就像兩個圈會有重疊的部分,結婚後,雙方在個性、價值觀以及由此引出的生活習慣、行為方式、消費觀念等方面,都應放棄一些原有的内容,讓重疊的部分越來越大,這樣“我們”的地位就提升了,生活在一起就會相對輕松。因為,人不能控制也不能改變對方,我們可以改變的隻有自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