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我是一名男青年,身體強壯,閱曆也豐富。
編輯!我是一名男青年,身體強壯,閱曆也豐富。對社會上各種敲詐也有所耳聞,認為有能力識别和保護自己。但前幾天,我被兩名男子敲詐了。他們假裝被我撞傷,持刀威脅我賠償,我害怕受傷,抱着消财免災的心态,未敢反抗呼救。我現在恨自己大意,怯懦,覺得自己應變能力差,發現情形不對時,缺乏勇氣與手段保護自己。這些天我都心情郁悶,信心受到打擊,甚至懷疑自己的能力,我真是一個沒用的人嗎?以後遇到這類事,我該怎麼辦?
遼甯小龍!我是中科院心理所博士亢蓉。我來解答你的問題。
在心理學上,我們把這種狀态叫做創傷後應激反應。人們在遇到搶劫、強暴、羞恥、親人喪失等負性事件時,由于神經系統處于高度激活狀态,在行為和情緒上會有一系列變化,這些變化包括情緒低落、容易被激怒、容易哭泣、容易被驚吓等等,造成一些人際關系問題。
創傷事件是經常發生的,多數情況下,随着時間的流逝,這些症狀會慢慢消退。有時候創傷後應激反應持續的時間會比較長,甚至固着下來,造成很多行為和情緒問題,對當事人的生活形成影響。
搶劫發生得非常突然,事發當時,經常讓人來不及做任何反應。類似于我們突然聽到一聲巨響,人們自然的反應首先是怔住,然後才做出判斷,決定做出何種反應。這是由人類神經系統的功能特點造成的。處在“怔住”狀态時,我們的神經系統才能争取時間調集足夠的能量,為下一步的反應做準備。沒有受過訓練的普通人,遇到搶劫時,往往等反應過來,做什麼都晚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神經系統内聚集的能量無法被釋放出來,便保留在當時的記憶中。每次回憶起當時的情景,憤怒和哭泣可以幫助我們釋放一些能量。但是,多數人,特别是年輕的男子,總是假設自己可以做點什麼來避免同樣情景的重複。越是這樣想,無助感越會增強。一旦當事人把憤怒指向自己,持續的傷害就會發生。
因此,建議你:
1)找自己親近的人陪伴自己,回憶快樂的場景。
2)關注身體的感覺,不要反複回憶創傷事件。
當感覺身體處于緊張狀态時,停留并關注自己的感覺,之後,再回憶一個安全、舒适的場景,使身體放松下來,重複多次,就能釋放出身體内積累的緊張。
如果在創傷後半年,仍然感覺生活沒有回到原來的狀态,建議你找心理咨詢師,接受面對面的治療。他們可以幫助你很快恢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