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隐睾的認識

隐睾的認識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9-13 01:05:22

  概述:睾丸和附睾的下降對于睾丸的正常發育和生精是非常重要的。XY遺傳基因是男性性征、睾丸形成的重要基因。内分泌、遺傳及物理機械因素可影響睾丸的正常下降。

  病因學

  在胚胎發育過程中睾丸的正常下降過程受到内分泌激素和物理機械因素的影響。睾丸下降分為二個階段,第一階段包括胚胎期分化、睾丸形成及從泌尿生殖嵴移到腹股溝,第二階段即睾丸從腹股溝移至陰囊中,第二階段主要是由激素控制。影響睾丸下降的物理機械因素有:①睾丸系帶有提睾肌的牽引作用。②腹内壓力推壓睾丸理降至陰囊中。③正常的附睾發育也是睾丸下降的因素。内分泌因素主要是指影響睾丸下降的分泌軸即下丘腦——垂體——睾丸軸異常而産生隐睾,此外睾丸支持細胞所分泌的苗勒氏管抑制物(MIS)及男性激素睾丸酮、雙氫睾丸酮也影響睾丸下降,在Kallmann綜合征的病人缺乏下丘腦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GnRH(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常發生隐睾。Gendel發出隐睾病人的LH(Luteinizing Hormone)血清水平低于正常人。Walsh等症實有5d-脫氫酶缺乏的病人睾丸酮不能有效地轉化為雙氫睾丸酮,也足以影響睾丸下降而産生隐睾。總之睾丸下降是一個非常複雜的胚胎發育過程,受到内分泌、遺傳及物理機械因素的影響,這些綜合因素的異常均可以引起隐睾的發生。

  病理改變

  隐睾的異常位置停留時間較長,所居位置越高,睾丸的損害越大,在1.5~2歲以後睾丸的組織學改變主要有曲細精管變小,生精少,小管周圍組織增強(Cooper,Mengel)。間質細胞增加或減少而支持細胞增加。Hadyiselimovic等在對隐睾作了電子顯微鏡研究之後發現隐睾病人的睾丸變化包括:①細胞内線粒體破壞;②細胞漿和内質網中缺乏核糖體;③精細胞和支持細胞中膠原纖維增加。而且如果是單側隐睾,對側正常下降至陰囊的睾丸可能也有病理性改變。

  隐睾的分類:

  隐睾的分類方法從發病原因、隐睾的位置和隐睾的性質有沒的分類方法。

  (1)末端器官發育不良,睾丸小于正常并有少量生殖細胞,常伴有異常管道結構。

  (2)異位睾丸,睾丸下降通過腹股溝管但是降入陰囊以外的位置。

  (3)異常促性腺激素刺激,包括内分泌異常綜合征可産生隐睾。

  (4)機械因素(如腹股溝管閉鎖)。

  (5)腹内壓力異常(如Prune Belly綜合征),睾丸不下降。

  Hinman及Hopp也提出其他的分類方法。

  一般認為,如下的分類方法在臨床上更為實用:

  (1)可回縮的睾丸。

  (2)真性隐睾:

  ①腹内高位隐睾;

  ②腹股溝隐睾;

  ③陰囊高位隐睾;

  ④滑動性隐睾。

  (3)異位睾丸。

  (4)無睾畸形(單側、雙側無睾畸形)。

  可回縮的睾丸是指睾丸提睾肌過于活動,睾丸可回縮至陰囊以上位置,但夜間休息及檢查中用手可将睾丸置于陰囊中,這種病人在青春期以後睾丸位置、大小正常,生育力同正常人。異位睾丸指睾丸位于陰囊以外恥骨上方、大腿股部、會陰部、陰莖概根部及橫位異位,應作手術糾正。無睾畸形多由妊娠期間子宮内精索扭轉産生。

  隐睾伴有的異常:

  隐睾可以是一個單發的疾病,也可以伴有其他的泌尿生殖系統異常及伴有其他的内分泌疾病和遺傳疾病。

  Felton報告658例隐睾病人,2.5%伴有較大的泌尿系統異常,主要有單側重複腎,腎異位,腎萎縮,腎積水,馬蹄腎,輸尿管重複畸形及腎盂、輸尿管連接處狹窄。隐睾病人也可伴有尿道下裂和先天性後尿道瓣膜。

  隐睾常伴有輸精管和附睾畸形(Marshall)。Windholtz描叙了四種睾丸和附睾的異常:①先天性睾畸形伴有附睾和輸精管下降;②隐睾伴有下降的附睾和輸精管;睾丸和附睾分離;③輸精管、睾丸及附睾均在陰囊中,呈分離狀;④睾丸與附睾相連,但管道分離。Scorer指出附睾可能變長,部分或者完全閉鎖,也可能完全與睾丸分離。在妊娠期間使用乙烯雌酚(DES)的婦女在妊娠時可以産生隐睾和附睾缺如。隐睾和輸精管缺如還常發生于囊性纖維化的病人。

  常染色體和性染色體的異常均可引起隐睾的發生。常見的伴有隐睾發生的遺傳内分泌綜合征有:

  (1)Kallmann綜合征:是X一鍊隐性遺傳疾病,促性腺激素分泌激素低下,性功能低下,常伴有隐睾。

  (2)Klinefelter綜合征(小睾丸綜合征):病人表現無睾症體型,男性乳腺發育,隐睾且睾丸小而質地硬,睾丸曲精管透明樣變和纖維化,不能生精。

  (3)Noonan綜合征(男性Turner氏綜合征):病人常有面部異常,心血管異常,泌尿系統異常和隐睾(70%)。

  (4)其他還有Prader-Willi綜合征、Down綜合征、Aarkog綜合征等其他遺傳、内分泌綜合征常常伴有隐睾的發生。

  真性和假性二性畸形的病人往往有複雜的遺傳和内分泌異常,如病人伴有隐睾,須先做詳細的遺傳和内分泌學檢查,再作進一步治療。

  診斷

  如果隐睾位于腹股溝管内及腹内高位或者睾丸缺如,臨床檢查常常摸不到睾丸。Levitt統計臨床體檢摸不到的隐睾約占全部隐睾的20%。對于這些病人常常先作HCG刺激試驗,即注射HCG1500IU,隔日1次,共3次,注射前後檢查血清中睾丸酮水平,如果注射後血清睾丸酮水平升高,表示有功能性睾丸組織存在,如果注射後血清睾丸酮水平不變,常表示沒有功能性睾丸組織存在。

  對于臨床摸不到的隐睾,常常需要采用特殊的診斷方法來做隐睾的定位檢查。B型超聲波檢查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這種檢查無損傷且可以同時檢查病人有無腎積水、畸形、結石等泌尿系統病變,對于腹股溝管内的隐睾有相當高的診斷率,但對于腹内隐睾的診斷率還不夠高。選擇性精索内靜脈造影是一個曾經廣泛采用的方法,可從造影劑注入後的精索内靜脈末端形态來診斷隐睾的位置或者睾丸缺如,但常常由于靜脈瓣影響了精索内靜脈顯影,而且對2歲以下的兒童操作很困難。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CTScan)和核磁共振(MRI)近年來也用于腹内隐睾的定位診斷,均有相當高的準确性,Wolverson報告20例病人作CT檢查,準确率達96%;Fritzche報告12例病人共15個隐睾經MRI證實14個隐睾,1例高位誤診。這二種檢查的缺點是在年幼的兒童檢查比較困難而且費用很高。

  腹腔鏡近年來已廣泛的用于腹内隐睾的診斷和治療。腹腔鏡應用範圍廣泛,可用于各種年齡的病人及1歲以下兒童,操作方法簡單而且時間短,診斷率可達88%至100%,可以确定隐睾的位置或者睾丸缺如。在腹腔鏡檢查中常可先在腹膜後沿睾丸血管解剖位置找睾丸血管,沿精索血管可找到位于腹内或者腹股溝内環處睾丸,如果沿血管見到血管盲端可以确定是睾丸缺如,如果盲端有結節應切除并送病理檢查。Diamond總結在腹腔鏡檢查臨床摸不到的隐睾有三種結果:①在腹股溝内環以上看到精索血管和輸精管盲端,缺乏睾丸;②正常精索進入腹股溝管内環;③腹内睾丸。後者均需作手術探查。如果檢查中隻看到輸精管進入腹股溝管而沒有看到精索血管也應作剖腹探查。檢查中如果觀察到高位腹内隐睾及很長的輸精管,可作分期睾丸固定術第一期手術,即分離、鉗夾并切斷精索血管,留待以後作第二期睾丸固定術。如果術中發現睾丸發育不正常宜于作分期睾丸固定術,應經腹腔鏡作睾丸切除術。

  并發症

  隐睾的并發症:

  隐睾與不孕症。隐睾由于組織病理學的改變,沒有正常的生精功能,隐睾的位置越高,在陰囊以上的位置時間越長,睾丸曲細精管的損害越大。Mengel經用普通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觀察,隐睾病人睾丸在2歲以前就有曲細精管和間質細胞的病理學改變及明顯的生精損害。Hecker檢查正常成人及單側隐睾病人經睾丸固定術以後的精子濃度,前者明顯高于後者,表明單側隐睾病人有雙側隐睾損害。雙側隐睾病人未經治療,不孕症可達100%,如早期治療生生育力可達40%。而單側隐睾早期治療後生育力可達60%。病人在2歲以前進行治療有助于改進精原細胞的發育,增加精原細胞數量及以後的生精。單側和雙側隐睾病人盡管早期治療,成年以後生精能力仍低于正常。

  隐睾與睾丸扭轉,由于隐睾病人睾丸與系帶之間常有發育異常,故易發生睾丸扭轉。進入青春期後由于睾丸體積增大發生機會更多。Rigter報告64%的成人隐睾扭轉是由于睾丸發生惡性變,以至睾丸重量及睾丸重力軸改變而發生。治療原則是睾丸固定術或者需要時做睾丸切除術。

  隐睾與惡性變:

  隐睾病人在青春期後有很高的惡性變發生率。隐睾發生惡性變的發生率是正常人的25至48倍(Whiter及Welvar)大約10%的睾丸腫瘤發生于隐睾。由于隐睾的組織學異常,所以早期手術并不能防止隐睾發生惡性變,而單側隐睾的病人,對側已降至陰囊正常位置的睾丸組織學亦有異常,所以亦有較高的惡性變發生率。Johnson在單側隐睾惡性變的病人中發現有五分之一的惡性變發生在非隐睾一側睾丸中,而雙側隐睾的病人,如果一側發生惡性變,另側睾丸有15%的機會也發生惡性變。

  隐睾的位置與惡性變有明顯的關系,腹内隐睾惡性變發生率四倍于腹股溝隐睾,而雙側腹内隐睾,如一側發生惡性變,另一側睾丸有30%的機會亦發生惡性變。

  Skakkebaek在隐睾病人活檢中發現原位癌引起了對隐睾惡性變的新認識,其發生率在30%。

  總之,為了觀察隐睾的變化及早期發現惡性變,應早期施行睾丸固定術,特别是腹内隐睾應早期移入陰囊,如不能移入陰囊中應做睾丸切除術。隐睾發生惡性變後,多為精原細胞瘤,應及時做睾丸根治性切除術及後腹膜區放射治療。

  治療措施

  隐睾的治療是使處于不正常位置的睾丸至正常位置。隐睾的治療主要是基于以下幾個主要理由:①由于隐睾處于不正常的位置損害了睾丸的正常生精能力,睾丸下降後可以增加生精;②由于隐睾的惡性變發生率較高,應将睾丸置入陰囊以便早期發現病變;③解除兒童及家長的心理壓力因素。隐睾的治療時間是2歲以内,治療的主要方法有激素治療和睾丸固定術。

  激素治療是指使用促性激素或者促性激素釋放激素來調整下丘腦——垂體——睾丸内分泌軸而促使隐睾下降。HCG(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治療,HCG的治療方法是指使用3000IU至40000IU注射量,在數天至數周時間内注射,目前常用的是:1至6歲使用HCG250IU,每周2次共5周;1至6歲使用500IU,每周2次共5周;6歲以後使用100IU,每周2次共5周的治療方案。隐睾的下降率對雙側隐睾在30%~50%左右,而對單側隐睾在15%~30%左右。下丘腦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GnRH,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或者LHRH,(Luteinizing Hormone Releasing Hormone)是近年來應用較多的治療激素,常采用鼻腔噴霧吸入法,每次每側鼻腔為200μg,每日3次共四周,成功率在10%~60%的範圍内。Rajfer認為成功率差别很大是由于有些作者将可回縮的隐睾計算在内,這種隐睾激素治療的成功率很高。

  睾丸固定術是隐睾的主要治療療法,在手術治療的同時還可以治療合并的腹股溝疝,手術治療的原則是采用适當的下腹部切口,手術中充分遊離精索,修補疝囊及固定睾丸于陰囊中,标準的睾丸固定是作腹股溝斜切口,修補疝囊并遊離睾丸及精索,再将睾丸置入陰囊中并固定,術中注意固定睾丸後精索無張力,保證睾丸血運。

  部分腹内高位隐睾病人輸精管較長且彎曲在腹股溝管中,可作切斷精索血管、下移睾丸的手術(Fowler-Stephen手術),亦可作分期手術,即第一期切斷精索血管,第二期移下睾丸。

  少數病人則因高位腹内隐睾需作睾丸自體移植手術,即切斷精索血管,将精索内動脈和靜脈與腹壁下深動脈和靜脈吻合及置睾丸于陰囊中,這種手術方法需要顯微外科技術。

  單側和雙側隐睾經手術治療後,特别是早期手術治療後均有助于改進精原細胞的發育,增加精原細胞的數量及青春期後的生精。Lipshulty在一組單側隐睾病人手術治療随訪中報告,青春期前手術者在青春期後62%有生育能力,未手術者僅有46%的生育能力。

  手術治療時間與青春期後生育也有密切關系。Ludwing報道一組病人,1~2歲之間手術者成年以後87.7%,有正常生育能力,3~4歲之間手術者57.1%有正常生育能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