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世界範圍内,每隔兩分鐘就有一位女性因為宮頸癌而去世,而我國每年有13萬個新發宮頸癌病例,約3萬名婦女死于宮頸癌。記者從昨天召開的第24屆國際人乳頭瘤病毒學術會議以及臨床治療講座上了解到,人乳頭瘤病毒(HPV)是引發宮頸癌的元兇,而注射宮頸癌疫苗是目前醫學界公認的預防宮頸癌的最有效的方法。
75%婦女會受到HPV感染
據統計,宮頸癌是目前世界上導緻女性死亡的第二大癌症。全球每年約有50萬人被診斷為宮頸癌,每年約有30萬人因此喪生,預計到2050年,每年将有超過100萬子宮頸癌新發病例。
根據研究,HPV是引發宮頸癌的元兇,其中HPV16型和18型是引發婦女子宮腫瘤的最主要的類别,感染該病毒至少會引發全世界70%以上的宮頸癌病例,HPV已成為威脅女性朋友健康乃至生命的“隐形殺手”。專家介紹,所有性活躍的女性和男性中至少有一半在其一生中的某個時刻感染生殖器HPV。高達75%有性生活的婦女在一生中會受到人乳頭瘤病毒的感染,持續感染的風險随着年齡的增長而提高。該病毒在感染後一般會自愈,但其中幾種病毒可導緻癌變。
據大會上公布的一份最新完成的調查研究顯示,在中國婦女子宮頸癌中,85%也是由HPV 16型和18型引發的,這一調查結果的數據明顯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據悉,該研究由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腫瘤研究所流行病學研究室主任、中國癌症基金會國際合作部主任喬友林教授主持,調查覆蓋了中國7個地區19家醫院的1244名子宮頸癌病例。
HPV檢測可篩查宮頸癌
喬友林介紹,宮頸癌是一種發生于子宮頸鱗柱細胞交界處的惡性腫瘤,其“元兇”人乳頭瘤病毒(HPV)通過在子宮頸上皮内的自我複制從而逃脫人類的免疫系統的監視,引發癌症。“從婦女感染HPV到發展為宮頸癌前病變乃自子宮頸浸潤癌大約需要10年或數十年的時間,所以,對宮頸癌前病變的早期診斷和治療是當前減少宮頸癌發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用人乳頭瘤病毒(HPV)檢測方法篩查宮頸癌是目前最主要的篩查手段。HPV檢測取材方便,隻需陰道分泌物即可。标本可由受檢者采用陰道拭子自采法完成,不需婦科檢查。在大人群篩查工作中,可以免去婦科及脫落細胞學檢查。由于這種方法檢測陽性率高,有利于子宮頸癌的早防早治,并便于對高風險人群進行随診,觀察其動态的發展。更為重要的是,經過HPV的篩查,有3/4的受檢者可被篩掉,而其陽性病例較好地涵蓋了宮頸癌的風險人群。
疫苗有望在中國内地上市
喬友林介紹,在西方很多國家,由于對無症狀健康婦女開展了以細胞學和HPV DNA檢查為主要手段的宮頸癌篩查,使宮頸癌的發病率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是由于各種原因,宮頸癌篩查在我國的普及程度還很不理想,中國每年約有3萬婦女死于宮頸癌,在我國中西部農村,由于缺乏資金和醫療技術,宮頸癌是婦女主要的衛生問題之一;我國城市婦女由于缺乏有組織的篩查計劃和醫學知識,也面臨宮頸癌嚴重威脅,“因此,在我國用疫苗對宮頸癌的預防就顯得尤為重要,疫苗應該成為預防宮頸癌的重要措施。”喬友林表示。
據悉,目前世界上已經研究出了宮頸癌疫苗,該疫苗能在病毒的感染和複制部位,産生高效能的抗體,最大限度地預防最常見的人乳頭瘤病毒緻癌型所引發的子宮頸癌與癌前病變。據悉,目前該疫苗已經獲準在27個歐盟國家、墨西哥、澳大利亞、菲律賓、新西蘭和中國澳門等國家和地區上市。目前,在中國地區的臨床試驗報告已經遞交給有關部門,争取疫苗能盡快在中國内地上市。
怎樣預防宮頸癌?
為預防宮頸癌,下列人群每隔2~3年應做一次婦科防癌檢查:18歲以前性交、結婚者;性生活紊亂,性交頻繁以及性病患者;早婚多次生育者;有宮頸炎症和糜爛者;性交後陰道出血,絕經以後陰道有分泌物,尤其是血性分泌物者;45歲以上,沒有任何症狀者,也應定期做常規檢查。
自我預防宮頸癌的方法有:
1.不淫亂。
2.提倡晚婚晚育、計劃生育,避免對子宮頸的損傷。
3.注意衛生,保持下身清潔。
4.男子包皮過長應做環切,經常用水清除包皮垢,保持陰部清潔。
5.如因其他原因做子宮切除者,術前應做子宮刮片檢查。
6.積極治療慢性炎症,處理癌前病變。
另外,預防宮頸癌要忌食煙酒,避免生冷、油膩食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