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花季少女為什麼輕易失身

花季少女為什麼輕易失身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8-27 20:16:21

  上海閘北區寶山路街道有一個“青蘋果俱樂部”,97名會員均為10至18歲的少女,她們都來自街道轄區内的貧困或單親家庭。

  上海閘北區寶山路街道有一個“青蘋果俱樂部”,97名會員均為10至18歲的少女,她們都來自街道轄區内的貧困或單親家庭。

  她們有的住在僅3平方米的屋子裡,有的上中學了還沒有一張自己的小床。

  因為貧困,因為家庭教育的缺失,她們大多封閉、孤獨,有的還過早涉足愛河,甚至早孕。

  當我們為這些少女得到有關部門的關心而感到欣慰時,一種别樣的思緒又掠過心頭,還有多少這樣的少女遊蕩于“被遺忘的角落”?

  單親家庭的先天缺陷

  寶山路街道位于上海的中北部,屬于老公房和棚戶較為密集的閘北老城區。

  寶山路街道計劃生育協會2005年在一次普查中發現,街道總共3。6萬戶家庭中,單親女孩家庭有129戶,其中随單親父親生活的女孩超過一半。

  佳佳就是這其中典型的一位。

  因為家庭拮據,佳佳的父親和一個來自農村的外來妹組成了家庭。那個外來妹很能幹,他們一起開一個水果鋪子,生活簡單而平靜。可到了佳佳9歲那年,有一天母親對佳佳說“我去店裡看看”之後,就再沒有回來過。後來佳佳有一次問父親:“媽媽為啥不要我們了?”父親歎口氣回答:“因為爸爸太窮了。”

  佳佳的父親從此像是變了一個人。他沉默寡言,經常一個人發呆。雖然相依為命的父女倆感情很深,但他們之間的交流卻越來越少。當佳佳長成亭亭玉立的少女後,她的性格也越來越内向,尤其是有了心事時,喜歡獨自一人呆在自己的房間裡。父親心裡着急,但不知道如何向女兒開口。佳佳直到18歲還沒有來例假,而且常常感到頭痛,以至有一天摔倒在地,被送到411醫院急救,父親方知女兒是患了腦垂體瘤。

  心有餘而力不足,這是單親父親在教養女兒時面臨的最大困惑。

  由于種種原因,這些單親父親獨自撫養孩子的能力很差,所以有一些女孩不得不被寄養在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親戚家裡,連僅有的父愛也得不到。

  小麗的媽媽在她12歲時因為心髒病去世了。後來爸爸有了新家,就把她送到了外婆家。除了偶爾會在周末接女兒出去吃頓飯,爸爸把更多的心思用在了新家上,小麗覺得自己成了被爸爸抛棄的沒有家的孩子。

  研究表明,在适應單親家庭生活時,父親的弱勢是顯而易見的。離婚後,不少男性照顧孩子的時間比較少,料理孩子生活的能力也比較差,尤其是單親父親和女兒之間,交流和溝通更加困難。此外,由于在意家庭生活失敗對他們“面子”的影響,單親父親還不願主動與别人溝通,尋求外界幫助,因此心理問題也很嚴重。

  3平方米就是她的全部世界

  如果沒有走進她們的家,你很難想像她們的生活窘境。

  雯雯的爸爸因患腦部腫瘤長期卧病在床,媽媽是一個沒有多少文化的外來嫂,靠幫别人家接送孩子賺取微薄的收入。這些收入加上民政局的“低保”補助,要替雯雯爸爸治病,要養家糊口,還要供雯雯上學,因此每個月還是不免捉襟見肘。

  家裡是普通的一室戶,所有面積加起來不過20平方米。房間裡隻有一張大床,已經讀中學的雯雯至今仍和父母擠在一張床上。唯一的桌子顯然承擔了多種用途,既用于吃飯、擺放雜物,又兼作雯雯的書桌。

  桌上擺着還沒有收掉的剩菜,是一碗稀粥和一碟鹹菜。雯雯媽媽說,這是他們家的午飯。為了省錢,雯雯媽媽每天都會買落市的蔬菜來燒,而肉是一個星期都吃不到一回的。

  像雯雯家這樣的情況,在“青蘋果俱樂部”的97名會員中,隻能算是平均水平。

  最讓人觸目驚心的,是曉潔和她那僅僅3平方米的生活空間。

  曉潔今年11歲,上小學五年級。母親生病去世後,父親很快有了新家,于是将她“扔”給了奶奶和叔叔。奶奶住的是一間破舊的老房子,一共才6平方米。中間一隔為二,一邊住着叔叔,一邊住着奶奶和曉潔。

  平方米的空間,放一張床就轉不過身來,而這就是曉潔的全部世界。

  除了上學,其餘的時間,她就待在這3平方米的空間裡。她不敢走出去,因為外面的世界似乎不屬于她。她很少有新衣服,也沒有零花錢,更不用說那些同學們熱衷的手機和電腦了。所以她沒有好朋友,隻有這小小的無言世界,能容納她的心語。

  一項針對單親家庭子女的調查顯示,50%的單親孩子有自卑心理,40%的孩子性格孤僻、感情脆弱。80%的單親家長認為他們的子女在性格上偏于内向,與人相處、交往的能力不強,而且朋友很少,有的孩子甚至比較悲觀。

  走進這些家庭,望着這些孩子失去光彩的眼神,現實的辛酸更比這些數字來得真切。

  在這些貧困家庭中,約有30%的家長沒有固定的職業和收入,家長的學曆基本在高中或以下,家庭月收入隻有幾百元,多數家長沒有自己的住房。子女生活保障較好的隻占10%左右,大多僅能勉強保障,有部分孩子甚至連基本的學習費用都缺乏。

  一位社會學家說過,在貧困或接近貧困的情況下,生活将成為一種被廣泛的社會所孤立的形式。

  就像曉潔,她無法靠自己的力量從3平方米的空間裡走出來,融入到社會中去。

  她們為什麼輕易“失身”

  16歲的小文已經是一年裡第二次打電話到少女意外懷孕求助熱線,請醫生為她做人流手術了。

  小文的父母在她12歲那年離異,她跟着爸爸生活。後來爸爸迷上了賭博,除了每月給她500元錢,就對她不聞不問了。初中畢業後,小文考上了一所職校。奶奶80多歲了,無力管教她,因此她成天跟着職校的一幫同學四處玩樂,認識了許多男朋友。去年,小文在網上結識了一個男生,并且和他發生了一夜情,沒想到就懷上了孩子。

  一開始她并不知道自己懷孕,隻是感覺自己變胖了。正好“青蘋果俱樂部”請來了411醫院少女門診的醫生為她們講解有關青春期的性知識,才使她如夢初醒。她按照醫生的指點打電話到少女意外懷孕求助熱線,被安排進行了人流手術。

  但小文并沒有因此吸取教訓,不久她又有了新的男朋友,并第二次懷孕。

  據上海首條少女意外懷孕求助熱線統計顯示,該熱線開辦2年多來,在被救助的1500多名懷孕少女中,貧困或單親家庭的女孩占了50%以上。

  那麼,為什麼這些女孩會如此輕易地将自己的貞操付出呢?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與過去那種偷偷摸摸地寫情書、傳禮物不同,這些少女在與異性的交往時不僅表現大膽毫無顧忌,而且其中不少女孩是主動“獻身”的。她們對自己的“失身”不但不感到羞愧,反而誤以為這是對人生價值、幸福觀、性道德的應有認識。

  究其原因,“環境因素”對這些少女起着不可忽視的作用。

  一是家庭環境。或貧困或單親的家庭境遇,使得一些家長本身自顧不暇,因此根本談不上對孩子進行青春期教育。據411醫院少女門診主任張峥嵘分析,在那些單親父親的家庭中,性的話題就是一種禁忌。從家長那裡,少女們的性疑惑得不到任何科學的解答,她們的生理知識往往是一片空白,因而無從談及性的自我保護意識。加上一些女孩由于長期得不到家庭的溫暖和關懷,因此将感情寄托于異性,導緻她們很輕易地為了“愛”而将貞操付出。

  二是學校環境。一項針對單親家庭子女的調查顯示,70%的單親孩子學習成績中等偏下。來自“青蘋果俱樂部”的初步統計也顯示,其中大約有50%的女孩就讀于各類職業高中、中專和技校。而據報道,“三校生”的早戀發生比例遠遠高于高中生,35%以上的職校一年級學生就有了戀愛對象。這種戀愛成風的不良現象,也使這些少女在性觀念和性道德方面出現了偏差,進而走上了歧途。

  失落的花季怎樣再度綻放

  走進“青蘋果俱樂部”,像是進了少女的閨房。

  房間的基調是青青的綠色,白色的桌椅活躍着氣氛,讓人感到親切和溫暖。

  自2005年7月開辦以來,俱樂部設立了“青蘋果愛心基金”,為30名單親女孩招募了“愛心媽媽”。除了精心策劃各種主題活動外,還教這些女孩專業的防身術與文明禮儀等,為她們設定學習目标和人生規劃。

  上海計劃生育宣教中心和411醫院聯合啟動的上海首輛“女孩教育大篷車”也來到了這裡,醫生們寓教于樂地引導青春期女孩在男女交往中學會關心、互助、尊重,學會自我保護,學會避免不合适的青春期性行為。并開設了少女性心理熱線65876866,随時為女孩們釋疑解惑。

  這些女孩子有了歡笑,也有了自尊。

  然而一種别樣的思緒又掠過心頭,還有多少這樣的少女遊蕩于“被遺忘的角落”?

  僅寶山路一個街道,就有單親女孩家庭129戶,貧困女孩家庭163戶。那麼放眼全市110多個街道,這樣的家庭又會有多少呢?

  對此,除了開展“青蘋果俱樂部”這樣的關懷行動以外,還有哪些做法可以嘗試呢?

  據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徐安琪介紹,在歐美國家和我國港台地區,一旦社區内有哪家成為單親家庭,就會有社會工作者主動上門關心,提供心理咨詢等,一些非政府機構也成立了單身自助組織,提供慈善方面的幫助和服務。在日本,甚至有一套針對單親家庭的就業、福利貸款等項目的規定。

  我們不妨借鑒這些做法,由政府機構或半官方的機構為單親或貧困家庭提供幫助。比如,建立社區網絡進行互助;設立熱線電話,提供信息、情感支持和輔導;提供非正式的平台,讓單身父親通過交流提高親子技巧,擴大自己的人際交往網絡等等。

  但願在社會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更多的“青蘋果”能重新綻放美好的花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