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情感

 > 同居是張床 圍城是道牆

同居是張床 圍城是道牆

情感 更新时间:2025-08-25 23:32:09

  有不少的白領,甯願選擇繼續同居,而不願意結婚,他們被人們稱為“懼婚族”。究其不願結婚的原因,心理專家指出,“懼婚族”不願意結婚,其父母的影響是個重要的因素。

  懼婚族:隻要同居不要婚姻

  在這群自稱為“懼婚族”的白領當中,他們有的是因為童年的傷害不願意結婚,有的是因為不想長大不願意結婚,看着今年不斷結婚的同齡好友,他們甯願繼續選擇同居生活,而不是走入婚姻的殿堂。

  與男友相戀了5年的方小姐說,她不想結婚,雖然她和男友的感情很穩定,也已經和男友一起買了房子,但是一結婚就得面臨很多責任和義務,特别是有小孩子以後還得為小孩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小姐說,她很享受現在的生活狀态,暫時還不想作出改變。

  在調查采訪中發現,不願意結婚的原因很多,但是有相當一部分人是害怕承擔責任,而這部分人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獨生子女。這部分人的生活條件比較優越,有較好的職業和收入,有較高的消費能力,他們大多不願意讓結婚來改變自己現有的生活狀态。

  此外,記者還了解到,因為有一方不願意結婚,不少白領走進心理咨詢中心,希望心理醫生能幫助他們解決這些問題。

  據心理專家介紹,在前來咨詢的白領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是因為害怕結婚或是因為對方不願意結婚而進行的咨詢。心理醫生統計,不願意結婚的原因有多種,有些是受到童年時候的傷害,也有些是因為父母的影響,更多一部分則是因為是獨生子女不願意承擔責任,不想長大。

  童年時父母吵架 子女長大後不敢結婚

  講述人:阿明 年齡:32歲

  阿明和女友同居5年了,彼此一直不談結婚。對朋友們的疑問,他總是說:同居與結婚有什麼不同嗎?一張結婚證有多大意義?

  阿明說,他最初與女友是在工作場合相識,他們都有着父母經常吵架的童年,都是在忽視、不安和創傷中長大的。在情感道路上,兩個人相互支持,也算在患難之中見真情。幾年後,彼此都能完全安定下來,工作也很如意,5年裡兩個人賺錢、旅遊、探親訪友,格外充實,兩個人出雙入對俨然是一對恩愛夫妻。

  阿明說,兩人也談及婚姻這個問題,彼此都認為父母婚姻模式都不能讓他們對婚姻存有安全感,所以他們在選擇婚姻時會更慎重。阿明說他不想改變什麼,也包括婚姻。

  心理分析:阿明在童年時期,經常在父母吵架中度過,在忽視、不安、創傷的環境中長大,難免對婚姻産生一種恐懼感,同時阿明的女友也有同樣的童年經曆,他們都無法在彼此愛中治療對方的童年傷痛,同時變成了強化對婚姻恐懼的觀念。他們不願意複制父母的婚姻模式,從而讓他們徘徊在婚姻圍城的邊緣。

  1 2 下一頁

  不想長大 害怕承擔婚姻的責任

  講述人:阿慧 年齡:29歲

  慧大學畢業五年了,同學的喜酒喝了一次又一次,被問及自己和男友強何時給家人一個交待時,她總說還早還早,等大夥的腰包再鼓一些的時候。現在,許多朋友都有了自己的家庭了,她還是老樣子,和男友強同居3年,仍舊沒把結婚提上日程。

  慧說,她和男友在同學當中收入算是不錯的,眼看同學們一一買房結婚,自己卻不想給自己增添沉重的負擔,他們甯願在父母家吃飯,省下開支一起外出旅遊。

  慧告訴記者,雖然很多同學結婚有了孩子,自己有時也挺羨慕的,但是慧覺得自己還需要父母的照顧,再多一個孩子,都不知道誰照顧誰了,而且兩個人就這樣不是挺好的嗎?看着一些有了孩子的同學忙亂的樣子,慧覺得還是好好享受目前的生活比較好。幸好,男友的觀點和她一樣,因此不用擔心什麼了。

  心理分析:現代社會,人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對個人自由和精神健康成為年輕人社會生活的主要追求,愛情至上随之變成了婚姻的主導動機,同時人們對同居問題大多持寬容态度,所以同居現象越來越普遍,這使得以往年輕一代對婚姻的期待心理相當程度地減弱。年輕人由于同居而對婚姻失去新鮮感,反而對婚後責任産生了更多考慮,由此便表現出對結婚的害怕、逃避。

  隻享受戀愛甜蜜 不要一成不變的家庭生活

  講述人:張偉 年齡:35歲

  今年35歲的張偉是個典型的“懼婚族”,每段戀情他都是全情投入,但隻要女友提出結婚的要求,張偉就會毫不猶豫地拒絕,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女友一個個離開了他,但張偉卻表示自己從沒有對自己的這種做法後悔過。

  張偉曾交過一個“完美女朋友”,之所以說她完美,并不是說她長得有多漂亮,而是因為女友有包容和諒解之心,兩人的感情很好,相敬如賓,是朋友眼中的一對“神仙眷侶”。談了2年戀愛,到了談婚論嫁時,女友也多次催促張偉趕緊辦兩人的婚事,但張偉仍不答應結婚,女友最後傷心地離去。“把一個孩子從屎尿堆中拉扯大,要過這樣的日子,我甯願不要婚姻。”張偉說自己懼怕婚姻所帶來的副作用。

  心理分析:他有理想化母親的傾向,女友很完美,他把理想母親印象投射在他尋找完美女友身上,每個人都不可能是完美的,所以他不願意結婚,他希望找到一個和他的理想母親一樣的女友,才肯步入婚姻圍城。也可能他對童年時期母親對其态度,就拼命想找一個完美女友,女友不要像媽媽那樣等等,這叫反向認同。

  隻要房子不要老公

  講述人:阿麗 年齡: 28歲

  阿麗是個能幹的女孩子,不久前,剛剛自己買了一套房子,但是阿麗卻說自己要房子不要老公,她對結婚沒有期望。阿麗和她的前男友由學生時代開始談戀愛,戀愛了七年,但是在畢業後兩個人回到了家鄉的小鎮上,被父親發現了,父親反對兩人在一起,一度氣得心髒病發。母親偷偷和阿麗說,如果她要和男友結婚,就要離開家裡,不要再回來了。阿麗是父親最寵愛的女兒,父親是她最崇拜和尊敬的人,最後,阿麗選擇了父親,和前男友分手,但是她也離開了老家,到外地工作。

  一年後,阿麗開始了新的戀情,新男友是她公司的同事,但是每次阿麗和新男友在一起,總是忘不了前男友,她覺得新男友并不如前男友那麼愛她,阿麗說,兩人雖然現在在一起,但是卻都沒有結婚的打算,她覺得自己肯定不會嫁給這個男友的,甚至不會嫁人。不過阿麗有一個想法,她想生個孩子,然後自己一個人把孩子養大。

  心理分析:從阿麗對第一段感情的選擇看出,阿麗順從父親對她感情控制,放棄原來男友,離開家鄉,這是她對權威父親一種間接性反抗, 她有可能意識到父親對她情感控制,已經會影響到她戀愛,她對原男友的感情,同時是她對權威父親的反抗象征,這個反抗願望未能得逞,從而在其内心當中形成情結,所以她現在感覺隻會深愛着原來的男友,也是導緻她現在不結婚的現狀。

  編輯推薦:同居是不是來自性誘惑

  你有遭遇情感問題的困擾嗎?TOM女性專家在線解答情愛私話

  上一頁 1 2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情感资讯推荐

热门情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