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新的研究發現,有好鬥、逃學等不良行為的“問題少女”,其應激性激素皮質醇的水平要比其同齡人為低。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有好鬥、逃學等不良行為的“問題少女”,其應激性激素皮質醇的水平要比其同齡人為低。
該項研究由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大學醫學院的凱思琳·芭爵博士領導,首次對行為異常少女的皮質醇水平進行了研究。皮質醇是由腎上腺分泌的應激性激素,當遇到意外刺激時,人或動物是“戰鬥或逃跑”?皮質醇是左右其決定的元素之一。以往的研究已顯示有暴力傾向男性的皮質醇水平比非暴力男性為低,從而引發研究者研究。
芭爵的研究小組把47位行為異常的少女與一組37位行為正常的少女進行了比較,前者血中的皮質醇水平明顯低于後者。研究發現,在青春期少女當中,行為異常是一個普遍的問題,在15至17歲的少女當中受影響的比例比例高達十分之一,這一系列行為問題包括破壞性及好鬥行為、說謊、偷竊等,行為異常給少女本人及社會都帶來危害。
根據美國國家精神衛生研究所的報告,大多數有行為異常的兒童或青少年可能因身處某些事件及情景而起異常反應,需要更多的研究以明确是否生物因素是導緻行為異常的一個因素。
研究者指出,為了找出低皮質醇水平與行為異常兩者何者為因、何者為果,需要預先在孩子幼年時檢測其皮質醇水平,然後随着孩子的長大對其皮質醇水平進行追蹤。研究還發現,低水平的皮質醇不僅與行為異常有關,而且在一些有精神創傷者及有自體免疫失調的病人身上也發現這種情況。
更多精彩文章:
女人原來也會有“偉哥情結”
畢業分手
職場“美人計” 害人又害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