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開大學一學生課題組近日發布了調研報告,報告顯示當代大學生對性持謹慎态度。面對婚前性行為,近六成大學生選擇了“不能接受”或者“盡可能理性避免”的答案。
大學生對“性”相當謹慎
南開大學份調查由不同院系多名學生曆時一年時間完成。他們以天津地區大學生為調查對象,調查内容涉及性知識、性愛觀、同居、非婚性行為等話題。
當被問及“您在戀愛中能接受的最高程度的親密行為”時,選擇親吻、擁抱、等非直接行為的男性比重為54.41%,女性為74.49%。40%以上的被調查者認為,自己周邊的同輩個體已經有60%以上與異性有了行為,60%以上的被調查者認為,同輩個體中曾經與異性發生過性行為的比例在40%以下。對同性之間“任何過分的親昵行為都無法接受”的大學生占34%。
課題組認為,大學生群體對于“性”與“愛”關系的看法較為理性,大多數大學生對于“性”相當謹慎。
90%的大學生願意接受
記者采訪發現,不少大學生面臨的問題不是“性泛濫”,而是對性的無知和困惑。
南開大學心理健康指導中心主任袁辛曾指導學生對300名本科生和150名碩士生作了一次調查,結果發現,有的女生直到大學四年級,仍認為男女平躺在一張床上就會懷孕。
在南開大學問卷中,35%的被調查者說自己一半以上性知識來自于同學和朋友,40%來源于大衆傳媒,僅有8.6%的被調查者性知識主要來自于學校教育。
值得一提的是,超過90%的被調查者認為大學性知識教育有必要。有被調查者說:“學校應認識到不要讓大學生‘被迫’用非法手段了解性知識。隻要學校主動做,我們就會配合”。
學校缺乏系統的性教育課
雖然學生和老師對大學開展性教育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但到為止,很多高校在性教育上仍羞羞答答。
某知名高校一位姓高的女生告訴記者,學校基本沒進行過系統的性教育,多是組織大家看一場錄像,進行一兩次講座,這對于已經是成年人的大學生,太“小兒科”了。
袁辛認為,告訴學生們知道什麼,并不是鼓勵他們去做什麼。教授大學生健康性愛、受孕、、性病、艾滋病等生殖健康知識很有必要。
北京大學針對本科生開設了性教育公共選修課,此課程授課時間每周一小時,學生需一學期修完,主要講授性器官構造、發生性關系的過程、性行為保護措施等。一位姓李的學生告訴記者,每周來聽課的學生爆滿。
袁辛認為,性教育應是綜合、立體、積極的,既應該有針對所有學生的“必修課”,也應該有針對個别學生個别問題的“選修課”;既應有學校心理健康中心、衛生院、計劃生育辦公室等多方面參與,也應有專題講座、研讨班等多種形式。隻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學會正确處理生理及心理問題,建立正确的性觀念,達到性教育最終目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