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情感

 > 關注感染者的心理健康

關注感染者的心理健康

情感 更新时间:2025-09-16 15:37:41

  吳明曾是一個對未來充滿憧憬的小夥子。愛情、事業雙豐收的他,曾固執地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但如今他卻像一株在風雨中殘喘的小草,艾滋病像一把利刃,無情地摧殘着他的身心。“醫生,我還不想死,我該怎麼辦?”他像是在尋找最後一絲希望,此前他已自殺過三次。

  剛二十幾歲吳明就做了一家外企部門經理,還有一個漂亮的女朋友紅深深愛着他。在他們準備操辦婚事時,吳明因車禍住院,在醫院輸血時感染上了艾滋病。消息傳出後,吳明的生活完全被打亂了。公司的同事都遠離了他,不久主管領導借故将他辭退。父母每天以淚洗面,曾是他生命中最大支柱的女朋友紅,也默默離開了他。絕望中他曾以死來回報這個世界帶給他的不平,他年邁的老母親拉着他的手哭着說:“孩子,你走,我也跟你去。”

  近年來,艾滋病的泛濫,給社會家庭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患者本人更像是跌人痛苦的深淵,身心飽受折磨的同時,也由于受到社會的歧視,恐懼、悲觀、抑郁、絕望等各種負性情緒接踵而來,一些人甚至為此輕生。目前,對感染者的心理幹預做得不夠,由于歧視仍在,感染者不能大方求治,有時即使去看醫生,也可能因為醫生尚未改變的觀念而接受不到适當的心理治療。很多感染者隻能自己默默承受痛苦,或是去網上交流。

  一般地,感染者可分為四種心理狀态、悲觀絕望型、幻想型、樂觀型。其中以緊張恐懼型占多數。感染者得知真相後會強烈否認自己感染艾滋病,也不相信醫生的診斷,四處求醫,到處檢查。當事實不可避免時,心理壓力迅速增加,會産生強烈的心理應激反應,做出沖動之舉。比如吳明就一個月沒有出門,整天哭泣,因絕望而自殺。這些感染者特别需要他人的關懷與支持,幫助他們沖出負性情緒的包圍。首先是理解,然後讓他知道逃避對身心是沒有一點好處的,還會加重病情。也可鼓勵感染者向所信賴的親友或醫生傾訴内心的積郁,使之能夠得到較好的精神疏導。過了應激期,感染者會慢慢接受現狀,逐漸恢複正常人的生活狀态。年輕的感染者有時會一時無法接受現實,拒絕任何治療,甚至輕生,此時可對症服用藥物,或采用中醫理療。平時飲食可以多吃燕麥,因其含有豐富的纖維素和維生素B,能促進人體消化功能,維生素B還有穩定情緒的作用。

  悲觀絕望型多見于性格内向的人,驟然經曆這樣的不幸,苦痛無法排解,特别在歧視仍很嚴重時,個别人會出現報複他人的行為。有媒體報道,一個因性傳播而感染的年輕人,産生了自暴自棄的念頭,多次找賣淫女進行性行為,可謂害人害己。這些感染者最需要家人的關愛了,家人如果能理解和關愛他,他的痛苦就會削減大半,作為醫生就需要告訴家人有關艾滋病的科學知識,消除普通人對艾滋病的恐慌,化解家人與感染者的隔閡。醫生對感染者的心理支持也相當重要,讓他們知道艾滋病是一種慢性疾病,有平均8年左右的潛伏期,在這期間人體抵抗力與病毒會不斷抗争,感染者和正常人一樣工作和生活,而保持愉快坦然的心情也是一劑良藥。如果有機會,也可讓樂觀的感染者去接觸他們,進行一些集體活動,打開封閉的心門,讓生命發出更強的光芒。

  處于幻想狀态的感染者常自以為病情不嚴重,不積極治療,甚至抱着僥幸的心理,以為是誤診,所以醫生應告訴感染者要相信檢測結果,HIV和其他病原體一樣會傷害人體,應該認真對待,同時更要避免高危行為,防止把傷害帶給其他人。樂觀型感染者心理承受力比較強,能很快走出灰色情緒,正确對待疾病,積極配合治療,很多人也會投入到抗擊艾滋病的戰鬥中,幫助更多受艾滋病影響的人。

  醫學早已證明,良好的情緒對疾病的康複是非常有益的,對艾滋病的病情控制也是很重要的。艾滋病對人類是一場災難,對個人是一種苦痛,但如果能積極面對,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對,以科學的精神去診治,情形就會大大不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情感资讯推荐

热门情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