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少年性犯罪案件時有披露,少年們的團體犯罪令人心驚,而被害人表現出的麻木更令人瞠目。
近日青少年性犯罪案件時有披露,少年們的團體犯罪令人心驚,而被害人表現出的麻木更令人瞠目。
據報道,去年五月,一個13歲的女孩在一個月内被六個男孩輪奸三次,是女孩母親最終發現女兒兩個月未有行經才終止了悲劇。被問到為什麼不報案時,女孩竟然說:“對我又沒有什麼損害!”更讓人不解的是,當被問到當時有沒有進行反抗時,她說有,但是因為力氣敵不過他們,就幹脆算了。
無獨有偶,2000年7月11日下午2時左右,少女靜靜陪同女友到位于甘家口的一個商廈裡找女友的“哥哥”玩。在随後的1個小時内,8位稚氣未脫的少年竟殘忍地将靜靜強奸了。在整個作案過程中,8個人有施暴的,有旁觀的。孩子到底如何認識性問題和性犯罪?
“性”已是少年犯罪的第三動因
“性問題已成為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動機,僅次于為了錢和義氣而犯罪。”北京海澱區人民法院少年庭法官尚秀雲介紹,“暴力搶劫、盜竊、故意傷害、性犯罪已成為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方面。”權威數據表明,目前中國青少年的犯罪中30是性犯罪。
尚秀雲認為,孩子們的成長環境是造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尚秀雲向記者提供的一份專家調研報告顯示,少管所少年犯在“犯事”前有66的人經常出入電子遊藝廳,而8成以上的不良少年居所附近都有遊藝廳、歌舞廳等場所。報告還顯示,80以上的少年犯在“犯事”前都接觸過含有暴力和色情内容的書刊和音像制品。
尚秀雲建議,學校應重視青少年青春期性教育課,很多青少年就是由于對性的無知和好奇才開始越軌犯罪的。
孩子“性早熟”讓人憂心
“孩子成熟越來越早,除了生理上以外,在心理上也表現出從未有過的大膽。”北京市青少年心理與法律服務中心章永生說,“從幾所重點中學對初一學生的調查來看,呈現出‘性愛’公開化、低齡化和女追男的三大變化。而孩子們性觀念的變化更令人稱奇。比如有些男生可以大膽向女生發問,‘你希望自己是處女嗎’,結果并非人人答‘是’。”
北京市政協150位委員曾經曆時4個月完成了一份關于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的調查報告。在調研中發現,有48.8的中學生對婚前性行為持認可态度,其中有9.9的學生甚至認為。更有甚者,個别學生還把它作為一種金錢交易。32.8的學生認為,高二以後沒有異性朋友會被同學瞧不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