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恐怖症就是這樣一種心理異常,它包括以下情形:不必要地過分擔心自己會得艾滋病,或者毫無根據地懷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患者同時伴有一些情緒異常和行為異常,嚴重影響其學習、工作、生活及社會交往。
引子,随着艾滋病的迅猛發展,有許許多多的人患上了艾滋病恐怖症。恐懼,是人類的一種本能的情緒反應,适度的恐懼對人類的生存是有利的,但不必要的、過分的恐懼卻是有害的,是一種心理異常。艾滋病恐怖症就是這樣一種心理異常,它包括以下情形,或者毫無根據地懷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患者同時伴有一些情緒異常和行為異常,嚴重影響其學習、工作、生活及社會交往。自己明明知道自己的擔憂似乎沒必要、似乎有些“過”了,但就是怕“萬一”。陷入自己和自己鬥的怪圈,活似自己挖坑一下下将自己活埋,其痛苦程度可想而知。下面這個痊愈的案例值得大家深思。
艾滋的确診過程是怎樣的
30歲的*先生來自**,在到我這裡咨詢之前,四處求醫。他很有才華,卻被自己折磨到了閉門不出的地步。反複多年,接受過各類治療,久病成醫,他自己都成“心理學專家”了。可他卻是“什麼都知道,什麼都不做”、“說起來什麼都懂,一實踐就退卻”的典型逃避者。三四年來的痛苦和折磨隻有他自己能夠體會:“我的主要症狀是疾病恐怖,說穿了是愛滋病恐怖,不知道為什麼這種恐怖象鬼魅一樣如影随形,死死地纏住我,不肯罷休。我象身不由己地被捆在一架向絕望深淵駛去的高速列車,又如雙手緊緊抓住一塊燒紅的烙鐵,盡管烤得皮開肉綻卻死活不肯松手。我始終不肯明白,為什麼我的這種恐怖心理費勁力氣卻不能擺脫,我也經過種種嘗試,或多或少有所緩和,卻總不能徹底擺脫。我也知道自己的個性悲劇是主要原因,但深層的精神因素到底是什麼?我怎麼了?”
他自幼身體虛弱,有姐弟多個,他排行最小,父母寵愛。膽子小,自理能力差,生活瑣事父母代替多。依賴性強,愛學習,在校學習成績好。四年前,一次和朋友在歌廳玩時和小姐發生了一次性關系,幾天後感冒服用抗菌素過敏,下身發炎紅腫,出了一些小疹子,心理緊張,懷疑那次性關系導緻自己得了愛滋病。以後一直恐懼,半年内到市衛生監督中心檢查多次,都沒有問題,但每次檢查後都不放心,又懷疑在檢查的過程中受到傳染,所以反複檢查,還是消除不了恐懼心理。
患病一年後,他到北京一醫院專家門診,建議他反複念誦“不可能”(意思是不可能得愛滋病),專家說,隻要堅持就會收效。回家後,由于無毅力,信心不足,再加上病魔作怪,工作上有壓力,病情未見好轉。後又在北京住院治療兩個月,出院時有所好轉,但回去一段時間有不行了。尤其是皮膚不慎劃破,稍微有些出血,或看到其他人手破有血,就緊張害怕。
現在逐漸發展到飲食、起居和生活用品都怕細菌傳染,反複洗手,不住地吐口水。不能正常生活和工作,家門也不願出,怕和外人接觸。喜歡一個人躺在家裡,有時甚至連水也不敢喝,藥也不敢吃,什麼事也不能幹了。
心理疏導療法将“病”看作為一棵樹,它分為根、幹、枝葉三個部分。樹的枝葉就是患者平時感覺和表現的衆多症狀;樹的主幹就是個“怕”字,樹的根部則代表患者的個性缺陷。我們來分析一下這棵樹的成長過程。一粒種子在土壤中經過适當的溫度、濕度和各種營養成分的作用而産生物理、化學的變化,進而萌芽生根,成長發育。這個土壤就是每個人所處的社會和自然環境。在長期不适當的教育培養下,或許還有父母遺傳基因的作用,使得成長起來的人的個性過于忠厚老實、嚴謹拘泥、認真刻闆、膽小怕事,屬于過強型或過弱型。這種人往往虛榮心和自尊心過強.自信心卻過差,倫理道德觀念過強,對己、對人要求過高,而自身依賴性又過強。這種顯而易見的弱點,使得他在人生的曆程中。在不可避免的困難、挫折或刺激面前,束手無策,不堪一擊,從而發生心理障礙,滋生出千奇百怪的“怕”字,進而表現出五花八門的症狀。――艾滋病恐怖症患者發病的原因不在于艾滋病本身,而在于其“過頭”的個性,如過分要求完美、凡事要求百分之百、過分敏感、悲觀、多疑等等。
那麼,面對這樣一棵樹,我們該怎麼辦呢?将它連根拔掉,還是換掉它的土壤和營養?患者個性的“根”,一般少則紮根十幾年,多則幾十年,長期培養造就的性格可謂根深蒂固,怎麼可能在朝夕之間拔掉呢?欲将根之所處土壤和營養成分換掉,就意味着要改變多年安身立命的自然和社會環境,顯然也是不現實的。因此,比較現實可取的辦法應該是,即砍掉樹幹、去掉“怕”字,使衆多的枝葉枯死,各種症狀消失,然後再進一步挖根,改造個性。
在我們的建議下,他參加了集體心理疏導治療班,經過連續7天的疏導治療,他對疾病和自己個性的認識在逐漸提高。下面是他寫的反饋材料部分摘要:
“關于我這個大樹,我來這裡當然想徹底砍掉,挖去這個病理興奮竈,你的假說我也非常認同、接受。根幹分離,去掉“怕”字,說易行難,我怎麼能不怕呢?恐怕隻能是忍受一時之苦,求得終生的安穩了。我最苦惱的就是做不到這一點,腦海裡時時刻刻仍處于高度戒備狀态,弦繃得太緊。日常吃飯、上廁所、外出都提高警惕,越不放松越覺得受到威脅,不安、恐懼。當就拿這兩天來說,感覺還是處處受制,擔心很多。吃飯怕不幹淨,洗漱怕不衛生,怕破、怕流血、怕感染,處處硬着頭皮。我也決心不管不顧,可一遇到困難就又軟了下來,我還是缺乏應對的辦法。看來還還是那句老話,“自古華山一條路”,硬闖吧。”
“面對這棵大樹,如何快刀斬亂麻地去砍掉怕字,抓住哪一條主線呢?我覺得應該是敏感多疑和膽小怕事,如何下手,你集體治療班上講的恐懼垃圾、恐懼細菌的病員害怕的對象和我的大體一緻,表現也有相似的地方。他們是在克服恐懼、勇于實踐的過程中,不斷澄清認識,不斷轉化、深化認識,分清是非真假,最終達到痊愈的目的。我也要像他們一樣,必須勇于實踐,敢于冒險,做自己以前不願意做、忌諱做、恐懼做的事情,在實踐中逐步克服恐懼,戰勝自我。”
“我目前的問題是逃避,不敢實踐。一實踐就退縮。實際上,多年以來,就是‘光說不做’導緻了我越來越怕,越來越嚴重。今天是集體治療的最後一天了,經過昨天的初步實踐,感覺有不少的收獲。但後來仍有一些逃避讓我耿耿于懷,我決心今天做到堅決不逃避,否則,重蹈覆轍,我就沒有希望了。為做好實踐,我早上專門到馬路邊的小攤子上吃了稀飯、煎餅,吃時我仍怕不衛生,尤其是煎餅,裡面各類菜較多,有的看似不太幹淨,讓我有些恐懼。所以,心裡一直犯嘀咕,也很難受,我是硬着頭皮吃下去的。但吃過後,過了近一個小時,我的緊張感才慢慢消失,感覺輕松了不少。我在以前是從來不敢在小攤點吃飯的,怕不衛生。我目前的心裡很矛盾,一方面,想抓住最後的機會,拼搏一下;另一方面,又擔心,這次治療不好,就完了。但我還是鼓足勇氣,少想多做。以前我最怕看到别人或自己出血,中午在病友的陪伴下,我還有意到附近的省中醫院外科門診去實踐了一下。看到一個頭部受傷的病人,流血很多,我心裡緊張得直發抖,想逃開。但在妻子的支持下,我堅持住了,并提示自己“不能再逃避,否則死路一條。”慢慢地,心情稍有好轉。後又看到一手臂淌血的病人,雖然依然緊張,但比前一次放松了不少。在那裡我堅持看了一個小時,我感覺就好象過了十天,但我堅持住了,沒有逃避。從醫院出來後,我有一種從未有過的輕松感和舒暢感,好象一下卸掉了多年沉重的包袱一般,無比輕松。我想這是我取得的初步勝利。直到現在,我才體會到“習以治驚”的真正内涵。今後,我就要象今天這樣,不逃避,去戰勝一個一個恐懼。我有信心,我一定能在這次把症狀消滅掉。
學習了心理疏導療法的相關知識,經過近一年多的認識、實踐、領悟,他逐漸走出了艾滋病恐怖症這個自我囚禁的監獄,症狀基本消失,接近痊愈。這是約一年後的反饋:
“一年來,我堅持‘習以治驚’的治療原則,并大力進行個性改造。雖然不能說最優化,但可以說是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從南京回來後,按照黃老師講座中所要求的,不要閑着,我就立即要求上班。通過一段時間适應,後來基本能夠完成日常的工作。對愛滋病的恐懼越來越少了,偶爾出現時,我能夠有意轉移并控制它,不至于再次出現逃避行為。因此,愛滋病基本對我不再構成幹擾了。直到現在,心情一直比較輕松。經過這次反複,我深深認識到魯教授所講的“症狀的消失隻是萬裡長征的第一步,個性改造才是人生的永遠的主題”的真正含義。自己目前隻是取得了症狀消失的小勝利。要想在工作和生活等各方面取得最優化,處處達到自我滿意,隻有不斷加強個性改造,這才是永恒的主題。我想,我會努力的......”
推薦閱讀>>>蚊子叮一口,會傳染艾滋嗎?
關注艾滋病 關愛生命>>>39健康網艾滋病頻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