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我國“英年早逝”的悲劇大都發生在40~55歲年齡段的中年男人身上。英年早逝者91%是因為後天自身因素。以下九種死亡提醒中年男人要關注健康,不要太累了,要及時刹車。不要象小沈陽說的那樣:人死了,錢沒花了。累死(資料圖)
1.累死。
學名叫“過勞死”。著名畫家陳逸飛去世,終年59歲,引發一片惋惜之聲。與中國人目前72歲的平均壽命相比,他走得太早了。陳逸飛一向以敬業著稱,據陳逸飛的好友透露,陳逸飛去世前除了忙于電影以外,他旗下的逸飛集團正忙着搬家,集團内部也正在進行人事大變動和改組,另外,陳逸飛的公司也在做上市的準備,這都讓他忙得夠嗆。
一項針對城市中年男性健康狀況調查顯示,有66%的人失眠、多夢、不易入睡;經常腰酸背痛者占到62%;一幹活就喊累的占58%;爬樓時感到吃力或記憶力明顯減退的有57%;皮膚幹燥、面色晦暗、脾氣暴躁、焦急者為48%。
2.猝死。
學名叫心源性猝死。著名特形演員古月、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侯耀文皆因心髒病猝死。
3.抑郁症自殺死。
張國榮(香港歌星)死因:跳樓自殺身亡。他是患了嚴重的抑郁症,受病情影響而死。抑郁症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它不能說明你心胸狹窄,也不能說明你品質低劣或意志薄弱。在抑郁症患者的名單中,有很多曆史名人:亞伯拉罕林肯(美國第16任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美國第32任總統)、文生梵高(荷蘭後期印象派畫家)、文斯頓邱吉爾(英國首相)、瑪麗蓮夢露(美國影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